美国军队兵源枯竭:年轻人为何拒绝参军?
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杰克逊堡,美国陆军正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体素质不达标,甚至连最基本的体能测试都无法通过。在“未来士兵”训练课程上,数百名超重的年轻男女排队准备进行体能训练,面对的是一群严厉的军士教官。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有组织的健身训练,结果令人失望。当被要求跑半英里时,许多人气喘吁吁,甚至有些人干脆放弃改为步行。一些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行,每周的体重测量中,几十名年轻人脱下衬衫,显露出他们仍需努力的身材。
当教官要求这些年轻人做五个俯卧撑时,许多人呻吟挣扎,无法完成任务。一些人的脸涨得通红,甚至几乎支撑不起自己。军士长肯尼迪·罗宾逊对一名手臂颤抖的应征者大声呵斥:“你以为连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了还能参军?”那人回答:“是的,长官!”这一幕在几年前或许难以想象,但现在却已成为现实。
“未来士兵”项目成立于2022年,旨在帮助那些身体素质不达标但有意愿参军的年轻人进入军队。该项目不仅督促年轻人减重,还帮助他们通过武装部队的能力测试——即使这意味着降低长期以来的标准。这是美国军方面对自五十多年前废除征兵制以来最大征兵短缺问题时采取的一系列特殊应对措施之一。
2022年和2023年,美国陆军的征兵目标未能达成,缺口接近25%——每年约少招1.5万人。去年,陆军勉强达标,但这是在目标人数削减1万余人的情况下实现的。海军的情况同样糟糕:2023年未能完成招募目标,而2024年虽然勉强完成,但靠降低标准招收了一批新兵;近一半的应征者在能力测试中表现低于平均水平。陆军预备役自2016年以来从未达标,人员短缺到不得不由现役军官接管预备役单位。一名负责这项事务的美国官员直言:“我们招不到足够的人。”
二战结束时,美国军队的现役人数为1200万。而如今,即便美国人口已增长逾一倍,且女性也可参军,军队总兵力仍仅有130万。前国务院高级官员劳伦斯·威尔克森领导着一个研究美军挑战的工作组,他表示:“美国军队已经缩小了30年,但其全球承诺却未改变。”美军在50多个国家设有基地,并在大约80个国家定期部署特种作战部队。威尔克森警告道:“现在的问题是,这支军队是否还能支撑美国的全球承诺。”
这一切,始于50年前的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的教训:强制征兵制的终结
在越南战争最激烈的时期,征兵制度仍然存在,军队中的现役士兵总数约为350万人。尽管军队规模庞大,但它并未真正代表整个国家的横截面。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生可以获得服役豁免,而这一政策通常使白人和富裕阶层受益。因此,在战斗中阵亡或受伤的士兵往往来自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条件较差的社区。
在战场上,美国士兵们因不得不打一场艰难而不受欢迎的战争而心生怨恨,军队内部的动荡不断蔓延。在战争的最后几年,士兵逃兵、部队拒绝执行任务、甚至发生了“炸营”事件——即士兵袭击自己的指挥官。种族紧张关系加剧,海洛因成瘾问题泛滥。1971年,罗伯特·海因尔上校在《武装部队杂志》上写道:“从所有可能的指标来看,我们在越南的军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随着征兵制度在政治上越来越难以维持,尼克松总统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由前国防部长托马斯·盖茨领导,以研究美国是否可以在不强制征兵的情况下维持国防。该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可以做到,并写道:“志愿军队不会危及国家安全,我们相信它将对军队和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从某些方面来看,这项实验基本上是成功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即便战局长期僵持,逃兵和军事法庭审判的情况依然很少。得克萨斯州安吉洛州立大学的威廉·A·泰勒教授表示:“士兵参军是因为他们自己愿意。”
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代价。一些在盖茨委员会作证的人担心,全志愿军制可能会削弱公民服役国家的传统责任感。泰勒指出:“当时就有人担心军队会逐渐脱离美国社会。”
尽管军队仍然是少数几个仍受公众广泛尊重的机构之一——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60%的受访者认为军队对社会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年轻人参军的意愿却在下降。2021年,五角大楼发现,仅有9%的年轻美国人表示有参军意愿,这是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你不会相信我收到的那些问题,”一位曾在海军陆战队担任三年征兵官的军官告诉我。“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海军陆战队是什么。他们以为我们是某种警察部队。”
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引发了一波爱国情绪,使年轻人愿意投身军队。美国随后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接着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迅速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然而,随着这些战争的持续,公众情绪开始恶化。驻扎在当地的士兵既缺乏战备,也缺乏足够的装备,他们执行的任务往往模糊不清。
这些战争的代价由极少数人承担。不到300万美国人——不到总人口的1%——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服役。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们被反复派往战区,而大多数美国人却对此无动于衷。康奈尔大学政府学教授道格拉斯·克里纳的研究发现,美国最贫困地区的战斗阵亡人数远高于最富裕地区。“在那些缺乏机会的社区里,人们更容易送命,”克里纳说。而在二战期间,这种差距并不存在。
去年夏天,第一营第八海军陆战队的“勇士连”成员在休斯敦郊外的度假胜地举行了他们离开伊拉克后的首次聚会。2004年,“勇士连”率领攻打费卢杰,这是战争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该部队遭受了惨重伤亡。该连队的一名成员克里斯蒂安·多明格斯称,幸存者们在重聚时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痛苦。“我所有的战友都背负着深深的内疚感,”他说。“大家不再亲近了,都是因为内疚。太多优秀的人死去了。” 多明格斯表示,他的许多战友在战后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中一些人转向了止痛药、酒精,甚至毒品。
许多退伍军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两场战争最终毫无意义,而当战争结束后,美国基本上就把他们遗忘了。成千上万的军人遭受了严重的创伤或脑损伤。去年元旦,一名名叫马修·艾伦·里维尔斯伯格的特种部队士兵在拉斯维加斯引爆了一辆特斯拉Cybertruck,他似乎也是其中一员。他在被找到的手机上留下了一条信息:“各位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和所有美国人——是时候醒来了!我们被软弱无能的领导者所统治,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财富。”
他们的遭遇被广泛宣传,导致美国年轻人对参军充满了恐惧,而他们现在的身体素质,也距离美军的标准甚远。
体能下降,年轻人无法胜任军旅生活
美军的体能标准曾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之一,但今天的年轻人早已无法适应这样的要求。在“未来士兵”训练项目中,教官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许多应征者从小缺乏体育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远远落后于过去几代的士兵。很多人甚至连最基础的跑步、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都难以完成。训练场上,年轻人的惨状比比皆是:有人跑不到一半就倒地大口喘气,有人勉强完成几个俯卧撑后四肢无力趴在地上,还有人因体重过重,在进行障碍训练时连爬上绳索都做不到。
在未来士兵训练营中,一名军官说:“很多来到这里的人一生中从未吃过健康食品,也没有定期锻炼过。”
如今,美国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已跌至历史最低点。数据显示,17至24岁的美国人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不符合参军条件,主要原因包括肥胖、无法通过基础能力测试、健康问题或犯罪记录等。五角大楼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应征者连基本的数学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过关。美军内部的一项报告指出,一些新兵在入伍后甚至需要接受额外的基础体能训练,以便勉强跟上最低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美军不得不降低标准,例如减少体能测试的严格程度,甚至允许某些曾被排除在外的疾病患者入伍。例如,海军的最高入伍年龄已提升至41岁,并试行允许患有哮喘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人参军。陆军放宽了对纹身的限制,甚至在考虑是否允许入伍前检测出大麻阳性的应征者服役。这些举措凸显了美军在征兵方面的绝望,军方甚至考虑缩短基础训练时间,以便尽快补充兵员。
除了体能下降,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变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电子娱乐,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导致儿童肥胖率飙升,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他们成年。五角大楼的一项健康评估报告警告称,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美国将在未来十年面临更严重的兵员危机,因为未来的适龄青年将更加缺乏身体素质和基本战斗能力。
如今,美国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已跌至历史最低点。数据显示,17至24岁的美国人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不符合参军条件,主要原因包括肥胖、无法通过基础能力测试、健康问题或犯罪记录等。五角大楼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应征者连基本的数学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过关。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美军不得不降低标准,例如减少体能测试的严格程度,甚至允许某些曾被排除在外的疾病患者入伍。例如,海军的最高入伍年龄已提升至41岁,并试行允许患有哮喘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人参军。陆军放宽了对纹身的限制,甚至在考虑是否允许入伍前检测出大麻阳性的应征者服役。
除开身体素质外,阻碍年轻人入伍的还有经济因素。
经济压力减弱军队的吸引力
二战结束时,美国军队的现役人数达1200万,而如今,即便美国人口增长了一倍,且女性可参军,军队总兵力仍仅有130万。过去,经济衰退往往能促进征兵,因为军队提供稳定的薪水和福利。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随着美国经济回暖,年轻人更容易找到私营企业的工作,而军队的吸引力相对下降。
近年来,美国的劳动市场持续强劲,科技、金融和医疗行业的高薪岗位比比皆是。与之相比,军队的起薪虽然有保障,但工作条件极端恶劣,战斗岗位的危险性更是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远程办公、高薪且无需承担生命风险的职业,而不是投身军旅,忍受严格的纪律、长时间的海外部署和战斗伤害的风险。
目前,陆军为首次参军者提供最高5万美元的签约奖金,而某些特定技术岗位的海军新兵甚至能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和贷款免除。尽管如此,这些金钱激励并未能扭转年轻人对军旅生活的冷淡态度。相比于在战场上服役,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科技行业、服务业或其他更轻松的职业。
此外,军队的长期职业发展前景也不如私营企业吸引人。军队的晋升体系严格,许多士兵服役多年后仍难以获得理想的升迁机会,而离开军队后适应民间就业市场又是一大挑战。许多退伍军人发现,他们的军旅经历并不能轻易转化为民用职业技能,导致他们在退伍后需要从头开始接受培训,竞争力远不如同期进入私营企业的同龄人。
综合来看,军队所能提供的稳定薪水和福利,已经不足以弥补现代年轻人对职业发展、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更高期望。这种趋势使得美国军方在未来的征兵工作中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目前,陆军为首次参军者提供最高5万美元的签约奖金,而某些特定技术岗位的海军新兵甚至能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和贷款免除。然而,这些金钱激励并未能扭转年轻人对军旅生活的冷淡态度。相比于在战场上服役,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科技行业、服务业或其他更轻松的职业。
全球战略压力下的兵力短缺
美军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征兵问题,还要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局势。近年来,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的军事合作加强,美国的盟友正越来越担心美军是否仍有能力履行全球防务承诺。
目前,美国的现役军人总数仅为130万人,而在冷战高峰期,这一数字曾达到300万。如今,随着兵员短缺加剧,五角大楼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优先部署有限的部队。以太平洋战区为例,目前驻扎在亚太地区的美军总数约为8.5万人,而假想敌解放军的现役军队规模超过200万。
美军高层承认,兵力短缺已严重影响军事准备和作战能力。例如,美国海军计划将战舰数量增加到350艘,以确保能够维持全球部署,但目前仅有不到300艘现役舰艇,且面临严重的维护和人手短缺问题。去年,五角大楼因船员不足,被迫让17艘负责全球补给任务的战舰停航维修,导致全球战备能力进一步下降。此外,海军飞行员短缺问题也尤为严重,目前缺口超过1000人,严重影响舰载机作战能力。
在欧洲,美军驻德部队在2021年后缩减至3.5万人,难以满足北约在乌克兰战争后的安全需求。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前线的兵力已经超过40万人,并持续动员更多后备军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呼吁美国提供更多军事支持,但在兵员紧张的情况下,美军已经无力派遣更多部队前往欧洲。
由于兵力短缺,美军在多个战区已经开始减少兵力部署。例如,在中东,五角大楼去年宣布减少驻伊拉克美军的规模,从2500人减少至约1500人,同时在叙利亚的驻军人数也大幅缩减。而在非洲,美军因人手不足,不得不放弃部分反恐任务,导致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国(ISIS)在一些地区重新活跃。
此外,美国海军的人手短缺已达到危机级别。冷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550艘作战舰艇,如今这一数字已减少近半。海军计划扩充至350艘舰艇,但现实是,美国缺乏足够的水手来操作这些战舰。最近,海军被迫让17艘负责运送燃料和物资的支援舰暂时停航进行长期维修,原因是维护人员和船员短缺。
随着全球战略压力不断增加,美军的兵力短缺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
未来美军的选择:恢复征兵制?
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下去,美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恢复某种形式的义务兵役制。目前,美国的军事战略基于“同时取胜两场战争”的原则,但现实却是,军队规模已不足以支撑这一战略。
一些国防专家建议,美国可以采取类似以色列或韩国的制度,强制所有适龄男性服兵役,以缓解兵力短缺。然而,在美国社会,强制征兵已成为政治禁忌,大多数政客都不愿提及这个话题。
兵源缺乏,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可谓是无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