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票房破纪录,新华社妙用英文拟声词:hiss...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87亿,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新华社英文报道妙用拟声词“hiss(蛇发出嘶嘶声)”:hiss-torical
由蛇年联想到“hiss”,由“hiss+historical”组合“hiss-torical”,很有趣的文字游戏,让平淡的文字带上嘶嘶响声,令人印象深刻。
由“hiss-torical”想到英国《经济学人》一句英文,同样是借“蛇”发挥:
In the year of the snake, tread warily. (The Economist)
这句话写得很有画面感,“tread warily”意思是“walk carefully or cautiously”,令人想到在丛林中小心走路以防蛇出没,表达蛇年须谨慎行事之意。
“借题发挥”,巧妙构词,是新闻写作用词的一大特点。(参见《译路行远》)
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蛇年一到,动词“slither(蛇滑行)”“coil(盘绕)”在外媒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CNN这则标题:
“slither”本义是“(蛇)滑行”,用其引申义表达“迎蛇年”,用得丝滑又生动。不过,明年马年到来时,再用“slither into the Year of the Horse”就不伦不类了,千万不能死记硬背。
实践中,不少英文稿子是直接照着中文稿子翻译而来,而非因地制宜、巧妙构思之后的创意写作,虽无错但很无趣,距讲故事之道还相去甚远。
春节期间,DeepSeek在国内大火,《经济学人》也发表系列评论文章(本号读者接触DeepSeek大概会早一些,参见1月6日文章)。其中,1月29日评论文章小标题《圣经》风满满,引人深思。看看《经济学人》如何“借题发挥”:
"Seek and ye shall find"源自《马太福音》,意思是"上下求索,终有所获"(ye是古英语,等于you)。
Ask, and it shall be given you; seek, and
ye shall find; knock, and it shall be opened unto you. (Matthew 7:7)
由DeepSeek想到《圣经》名言"Seek
and ye shall find",文思巧妙,切题应景又颇具哲思。
《经济学人》文章认为,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创新路径让人们看到,AI模型原来是可以又好又快又便宜的(cheap, fast and good)。这一创新路径(无论是否有争议)都将刺激AI行业进一步创新求索,推动AI更广泛普及应用,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用户。
蛇年,DeepSeek迎来了大爆发,也祝愿各位读者蛇年慎行致远,上下求索,终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