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核心内容梳理【走出去智库】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目前对后两国延缓一个月执行)。2月4日,中国宣布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法律专家、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认为,根据2024年1至11月美国进出口数据,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分列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不论特朗普方面实施本次关税措施的真实和深层原因是否如其所称是基于非法移民和毒品、违禁药品入境问题,在客观上,本次加征关税国别与对美贸易额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特朗普借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对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实施征税,更大可能是另有他图。
美国加征关税有哪些影响?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 刊发大成DENTONS和美瑞MMM联合贸易救济律师团队孙磊、诸葛辰辉和李远行的文章,供关注中美贸易的读者参阅。
要点
1、如果本次措施最终确认付诸实施,不仅将对中国国内对美贸易企业产生显著影响,对于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展生产制造和对美贸易的中资企业也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2、本次对华征税措施除涵盖中国大陆产品外,还将包括中国香港产品。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在对华全面加征关税措施中,同时将中国香港原产产品作为对华关税措施的组成部分。
3、如果美方通过本次加征贸易战,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身目的(从现在来看,至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方面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话,还可能进一步助长特朗普阵营在后续通过贸易战实现美国和特朗普阵营目的的意愿。
正文
文/
孙 磊 高级合伙人
诸葛辰辉 高级顾问
李 远 行 律师
大成DENTONS和美瑞MMM联合贸易救济律师团队
美国时间(下同)2025年2月1日,白宫宣布特朗普政府根据《国际紧急状况经济权力法》(IEEPA)授权,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出口产品,分别采取加征关税措施。2025年2月3日,经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以及加拿大现任总理特鲁多磋商后,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征税措施暂时推迟一个月(2025年3月4日)实施,对华征税措施目前暂未变更。
大成DENTONS和美瑞MMM联合贸易救济律师团队在白宫文告内容和有关公开信息基础上,对本次白宫新闻公告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如下:
一、2024年2月1日宣布的加征关税措施情况
二、2024年2月3日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方面初步谈判进展情况
三、美方意图及影响分析
1. 加征关税的意图分析
2. 加征关税措施的直接经贸影响
(1) 在本次加征关税措施实施前,对美出口的中国原产[1]产品中已有多数产品根据美国对华知产和创新政策301措施被额外加征关税。此外,中国还是美国对全球钢、铝232措施的受影响国之一。
(2) 相比之下,墨西哥和加拿大因与美国间存在北美自贸协定而长期与美国存在普遍关税优惠,并且在钢、铝232征税方面也享受相应免征待遇。
(3) 如果本次措施确认生效,除对美出口的中国产品被进一步加征10%关税外,对美出口的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也将被加征10%(加拿大能源和能源资源类产品)或25%(其他加拿大、墨西哥原产产品)的关税。
(4) 如果本次措施最终确认付诸实施,不仅将对中国国内对美贸易企业产生显著影响,对于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展生产制造和对美贸易的中资企业也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5) 就目前而言,在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相继达成初步协议并延迟实施既定关税措施后,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关税风险得以暂时缓解。但是,鉴于美方目前并未宣布终止本次征税措施,也并未就(如果)征税措施恢复执行后是否涉及追溯等关键细则问题给出具体说法,有关利害关系方对于本次措施的后续发展仍应予以持续关注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6) 就对华措施而言,根据美国海关目前发布公告[2],本次对华征税措施除涵盖中国大陆产品外,还将包括中国香港产品。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在对华全面加征关税措施中,同时将中国香港原产产品作为对华关税措施的组成部分[3]。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第一届任期时,曾根据第13936号行政令暂停或取消此前适用于中国香港的优惠待遇。律师团队此前曾在《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对中国应诉美国贸易救济调查的影响分析》一文中对该问题进行过分析[4]。目前尚不能确定该公告说法是否意味着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原产地在此后会趋同对待。对于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原产地的待遇问题,后续存在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空间。
(7) 根据美国海关公告,本次加征关税措施将不适用任何退税、不适用美国协调关税表(HTS)第98章内除特定税则以外[5]的关税减免,也不适用小额清关减免。鉴于目前对华(包括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征税措施未予以暂停或撤销,上述情况对于此前有资格适用上述退税和减免的主体也将产生影响。
四、加征关税措施的重点问题
1. 加征关税国别的针对性
根据2024年1至11月美国进出口数据,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分列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6],不论特朗普方面实施本次关税措施的真实和深层原因是否如其所称是基于非法移民和毒品、违禁药品入境问题,在客观上,本次加征关税国别与对美贸易额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 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发起和扩大贸易战的宣示
在本次征税行政命令中,特朗普阵营毫不遮掩的指出,基于美国的经济地位,关税措施完全可以作为美国维护国家安全和自身利益的杠杆和工具。在特朗普阵营眼中,美国市场准入是美国所掌握并有权对外赋予和收回的“特殊权利(privilege)”。此外,在本次情况通报中,特朗普阵营还公开炫耀在两次总统任期内通过关税措施为美国攫取利益的行动,包括对华知产和创新政策301措施,以及通过关税对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极限施压达成美国国家目的等事例。这意味着,特朗普阵营已经正式对外宣示,其在第二任期内乐于将对美经贸关系和市场准入视为美国对外授益的“胡萝卜”和对外施压的“大棒”。
3. 美国发起贸易战的结构性支撑
除此之外,特朗普阵营还认为,除综合国力等其他要素以外,美国的经贸结构也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重要客观支撑力。具体的说:
(1) 贸易收入占美国总GDP的比例相对较小。根据本次征税行政命令援引数据,贸易收入占加拿大 GDP 的 67%、占墨西哥 GDP 的 73%、占中国 GDP 的 37%,但只占美国 GDP 的 24%。
(2) 美国对外存在巨量贸易逆差。根据本次征税行政命令援引数据, 2023 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超过 1 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24年1至11月美国进出口数据,中国和墨西哥也是美国排名前二的贸易逆差对象国[7]。
4. 本次贸易战的进展与启示
目前,美方已陆续和墨方、加方达成初步协议,各方同意在墨、加双方承诺加大边控投入并确保履行的基础上,由美方推迟实施既定关税并进行实时评估。在上述协定达成后,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之间的贸易战至少在近期内将暂时偃旗息鼓。后续仍有待确定的是,中美双方之间是否能够就本次贸易战达成与美墨、美加之间类似的协议。
基于本次贸易战的目前演进情况,对中方而言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本次征税措施的明线与暗线
如前所述,美国本次宣布的征税国别(中、加、墨)与对美贸易额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外,根据目前了解,美方对于有关国别(例如加拿大)对美输入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等非法阿片类药物方面存在高估或夸大的成分。特朗普借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对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实施征税,更大可能是另有他图。
但是,从墨西哥、加拿大方面初步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上来看,墨、加双方首要回应的,仍然是特朗普方面关于非法移民以及芬太尼、违禁药物入境美国的边控问题。因此,对于美方本次贸易战在明面上和深层次两个方面的诉求,可能都需要予以相应的重视,并通过相应的手段予以应对。
(2)与国际经贸关系有关问题的再认识
本次贸易战过程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加、墨双方在前期高调反击美方后,又在美国关税措施即将落地前与美方快速达成初步妥协和让步。
华师大沈志华教授曾经指出,尽管时有摩擦发生,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同盟关系之所以能维持斗而不破,一个重要原因是,维系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标准是国家利益[8]。为了这一根本的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也愿意在某时某地放弃眼前利益和个别利益,并在需要时通过相互之间的妥协来保证同盟的继续存在。
本次美国能够与墨西哥、加拿大之间快速达成协议,除了美方与加、墨双方基于既有地缘和经贸关系形成的紧密联系以外,各方之间更注重利益切分,而非基于意识形态和结构性问题追究是非对错也是重要的原因。上述事实也反过来证明,基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系特征,此类国家间的关系完全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扭转。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在开展外交和经贸合作交流过程中,应当保持充分的战略清醒。
(3)中方后续应对的可能思路
对中方而言,可以在考虑特朗普个性的情况下,以利益谈判为切入点和抓手,分别分步骤的解决美方在明面上(非法移民和违禁药物管控)和深层次(经贸或其他诉求)两个方面的关切。
具体的说,参照墨西哥和加拿大方面做法,中方可考虑在非法移民和违禁药物管控方面先做出一定的姿态,从而争取美方参照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方面做法,暂缓对中方关税措施的实施。对中方而言,解决非法移民和违禁药物管控问题一方面在短期内具有相对更高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与中方的一贯立场和国家利益也不存在明显冲突。至于美方深层次的需求,则可能需要在双方深入磋商后,基于利益交换的精神,寻求相互接受的解决办法和方案,以减轻贸易战压力。
(4)美国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发起贸易战的倾向性
结合本次美国关税措施的演进情况,以及各方有关表态和事态进展,有理由认为,特朗普阵营对于在本次任期内发起贸易战有着充分的意愿和底气。
就目前而言,美方仍然维持着对中国的既定关税措施,对加拿大、墨西哥方面也只是暂缓而非终止关税措施,因此,本次贸易战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外,如果美方通过本次加征贸易战,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身目的(从现在来看,至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方面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话,还可能进一步助长特朗普阵营在后续通过贸易战实现美国和特朗普阵营目的的意愿。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美国各个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对该国家/地区有大额贸易逆差的贸易伙伴)以及在上述国家/地区开展对美贸易业务的企业而言,都应当时刻做好美国发起下一次贸易战的思想准备和预案。
注释:
1. 此处“原产”是指根据美国原产地实质性改变规则属于中国大陆地区原产的产品。
2. 见:https://content.govdelivery.com/bulletins/gd/USDHSCBP-3d062f4
3. 在美国对华知产和创新政策301征税措施项下,属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原产的产品(注:301征税根据原产地而非出口地确定)不属于对华301征税范围,见CBP301问题解答,网址:https://www.cbp.gov/trade/programs-administration/entry-summary/section-301-trade-remedies/faqs
4. 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44HaOClU1Ft8c6JSwoCBWg
5. 根据美国海关说法,本次关税加征可适用的HTS第98章税则包括9802.00.40(根据保修政策修理或改变后返美)、9802.00.50(因其他原因修理或改进后返美) 、9802.00.60(在美国制造或经过美国制造过程,送往境外加工后又返美的特定种类金属物品)、以及9802.00.80(除特定例外情形外,使用美国预制件在国外进行全部或部分组装的产品)对9802.00.40、9802.00.50和9802.00.60而言,附加税适用于(在中国和香港)进行的修理、改装或加工带来的价值;对9802.00.80而言,附加税适用于在国外(中国和香港)组装的物品价值减去美国产预制件的成本或价值之差。具体见注释2。
6. 见,美国统计局数据,链接:https://www.census.gov/foreign-trade/statistics/highlights/topyr.html
7. 同上。
8. 以冷战期间为例,这种国家利益的最终体现就是保证在与社会主义阵营对抗中西方国家的整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