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分田后只能人拉犁,过了将近30年,才又重新机械化
【本文由“kk1”推荐,来自《对小岗村的考察及一些结论》评论区,标题为kk1添加】
- LOVE
实际上私有制也是有限度的,不清楚的话可以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但小岗村是私有制的观念过分了,18户人家都搞不好团结,当年的党员干部不但起不到带头作用,还和那些落后分子合谋把集体给瓦解掉了。用最原始的方式,通过全家总动员没日没夜的干(N多倍的劳动投入)获得了温饱,被某些修正主义者树为典型,但一年又一年发展还不如周边村子。后来为了纪念XX多少多少周年,当年的典型仍是苦逼的生活,自己的脸朝哪里放,于是高额度、高频投喂,终于在某种意义上致富了。典型终于竖起来了。也可怜了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干部沈浩同志。
解决吃饭问题,不是没日没夜干出来的,而是在分田的当年,全国进口了3千万吨化肥。
后来国内十几家大型化肥厂投产,国产化肥才代替了进口化肥。
如果没有进口化肥,分田会造成粮食产量大幅降低,是进口化肥的增产作用抵消了分田的减产效果。
集体化时影响产量的是化肥很难买得到,哪个生产队有门路买得到化肥,哪个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就高,就成了先进典型。
分田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倒退,集体的农业机械全部报废,我们这里耕地只能人拉犁,十几户合作才能拉得动犁。后来外出打工挣的钱先买毛驴,再买牛,再买手扶拖拉机,分田后过了二十多年,将近30年,才又重新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