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这一段《借伞》,回眸真美,找寻真好

今年这一段波折起伏的《借伞》,让心潮也跟着一起起伏起来,太久没在春晚里得到这样的感动。

赵雅芝和叶童老师还没登台,BGM前奏起来,咱的DNA就动了,大概猜到会发生啥。

却因为知道了结局重磅的压轴,反而对中间情节的一次次反转有了新奇。

就这样,等了十几分钟,一边欣赏咱的地方戏,接受熏陶;一边听插科打诨,就当调剂;一边翘首以盼咱后面的压轴,望眼欲穿。

而且看出来了,依然还是一个找寻的故事,找寻自己的,也被属于自己的那一段去找寻。

500

此处必须打call陈丽君老师的许仙,一人撑起一眼千年。

随着熟悉的《问情》旋律响起,不需要任何感情酝酿,直接站起来鼓掌!

哪怕她们年年有重聚,岁岁都开麦,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要看《新白》随时能重播,这一刻都还像初见那样欢喜澎湃!

500

弹幕赞曰:“我追的CP追一个掰一个,我太姥姥追的CP却还在售后……”

这是蛇年最合适的象征了吧?

又像当年,细看又有了岁月的印痕。但只要看到她们,耳边就会响起小巷人家、爷爷奶奶们当年组团追剧的那句感慨:“豁,没想到活了这么大岁数,真的看见活的白娘娘了!”

500

比划过的人就知道,这剧里大量身段唱腔,要去呈现出来,还能让观众觉得自然保真,到底有多难。老师们太了不起了!

然后再想想,言犹在耳,说这话的人都去哪儿了呢?

再看看屏幕上优雅老去的人儿,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还没顾得上唏嘘,镜头切换又把我激动到了。

500

梁家辉老师笑得那么开心。

我不知道切镜头的同志是不是有意为之,这是一段咱有过自带干粮岁月的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前尘往事。

台上款款出场的芝姐,曾经就因为这么一条微博,遭遇过某些人的网暴,无所不用其极地群嘲。

500

而台下正在欢喜的家辉老师,当年就因为来内地拍电影,结果遭遇台湾当局的“影暴”,一段暗无天日的潦倒。

500

这段台上台下的交汇太有意义了,如今的他们,一切安好,而且气色超出年龄地好,就在这里相会了。

他们活力依旧,我们也自豪依旧,我们一起见证着自己心爱的这片天地日新月异!

500

回想过去一年那些眼花缭乱,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目了。

500

再回看时,仔细看微表情,梁老师的笑容似乎是有层次变化的,从一开始的欢喜,一眨眼后多了几许深邃。

“多年未见,还好吗?”镜头又切到了李明启老师。

500

这时候看着容嬷嬷的笑容,想到的已经远远不是这一个角色了,多少童年和青春时记忆在快速地走马灯。

希望这些带给我们经典与欢笑的人,都好啊!

在这一连串快速的思绪里,当然也想到了他,那个真正的老艄公。

500

依然有点遗憾,和小青终究是三缺一了,也想起不久前终于看到了寿近期颐的左宏元大师再登场——他的妙笔让那一声声China串起了《千年等一回》,让这个中国故事平添了家国情怀。

还想起了让新白娘子有了声音的林美璊、张慧清、庄蕙如、谢文德、龙祥辉诸老师,想起了让新白这剧有了家庭温馨亲近感的姐姐姐夫,很遗憾没看到在此同台,你们都要好啊!

还有那些离去的,和我的那些爷爷奶奶们同在一个地方的老师们:在天堂里都要好啊!

500

500

在春晚里,已经很久没有一个节目能调动起自己这么多的情绪:家国、新老、酸甜、虚实、戏里戏外、镜头与人生……那么肆意流淌。春节不本身就是一个又慎终追远,又感动欢庆的时刻么?

这时候不自觉地就想到左大师这首与《千年等一回》同调的《悲情面具》,歌词比名称应景多得多了,而且像庄蕙如、龙祥辉老师他们可是带着笑意唱完这首曲子的:

这又加深了对这句话的感悟: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长度与难易,但都可以决定自己面对时的宽度与喜乐。

500

把握人间,把握相守,真的很好。

找寻的故事也在这一刻有了答案,各自找到自己属于、也自己归依的,真的很好。

500

真的很喜欢最后这个意象,雷峰不是夕照,而是破晓。每个次元都有自己的许白,每一对许白也都找到了彼此。

人生因为找寻,真的很好。

人生能被找寻,真的很好。

在此也恭祝每一位朋友:新年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