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鸡娃强度越来越高,意味着性价比越来越低。他总会出现一个阈值,鸡就是亏
【本文由“盎撒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孩子班上过半家长名校毕业,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不想中考被刷下来,不鸡娃行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家长,我现在不鸡娃了。
第一,身边已经有死亡案例了。
第二,娃不是读书的料,鸡死了才是最亏的。
第三,我觉得鸡娃的家长自己扪心自问,自己这一辈子都拼命读书工作了吗?在叫孩子学习别开小差的时候问问自己上班有没有摸鱼?为什么你公司里还有工资比你高的同事?你自己做到最努力了吗?回家为什么在刷手机而不是做方案?
第四,社会主义不会饿死人,孩子今后大不了没钱结婚生孩子,单纯过日子其实对学历要求并不高。
第五,我自己也在刷他的卷子,很多知识要求都很变态(比如电学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现在啥啥都是一个万用表解决战斗,哪个电工还吃多了拿安倍表电压表去排故障),纯为考试而学习,对今后工作无用,而且很难。别说孩子,我自己看了抵触情绪都很重。
第六,我生孩子是为了让他来过幸福生活的,不是天天拼命读书十几个小时连续十多年的,这不是我的愿望,更不是他的理想。
第七,你们拼命鸡娃无非就是希望今后能在沙滩上晒太阳,我现在就在沙滩上晒太阳。
第八,现在鸡娃强度越来越高,意味着性价比越来越低。他总会出现一个阈值,鸡就是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