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消失,徐峥翻车,沈腾称王

作者 | 东野聪明

来源 | 最人物

500

一年一度,又到交卷时刻。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亿,较2023年缩水整整 124 亿,不仅跌回2015年的票房水平,观影人数也减少近2亿。

与此同时,微短剧以504亿的市场规模,正式超过电影行业。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曾经的票房灵药,开始不再奏效,从陈思诚的《解密》,乌尔善的《异人之下》到徐峥的《逆行人生》。

这些被市场认证过的导演们,都拿出了最擅长的题材,却接二连三遭遇口碑与票房的滑铁卢。曾经能“扛票房”的演员们,也不再是电影行业的解药。

过去一年里,电影圈真正出圈的话题,变为了“导演下场反击观众差评”“老登电影概念的崛起”以及“打不过就跑的撤档”。

当然并非只有“失手”。

2024年,也有不少在意料之外杀出的“黑马作品”。

比如《周处除三害》《里斯本丸沉没》以及《年会不能停!》,这些非票房导向的作品,却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与此同时,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年中的《出走的决心》再到年末的《好东西》,女性思潮的崛起与女性创作者的“上桌”,也为今年影坛塑造出许多立体角色。

似乎,观影者的口味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给中国电影带来一轮洗牌,层层迷雾中,找到新方向,成为了电影创作者们的破局与困局。

接下来的春节档,则成为关键一战。

500

500

熄火是从年中开始的。

从年初看,电影行业还是一片繁盛:2024年春节档以80.51亿收官,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的票房纪录,之后的五一档则是以5亿的成绩,打破了2023年的同期纪录。

彼时,业内人士都在期盼着,暑期档能够再出几部爆款,将今年的总票房推高。然而,一切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冲去。

曾在2023年分别凭借参与《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与《封神》,拿下全年票房第三、四、五名的宁浩、陈思诚与乌尔善,开始在2024年接连失手。

先是7月末,乌尔善推出漫画改编作品《异人之下》。

上映之后口碑出现严重两极分化——原著粉觉得改变过多,还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桥段,非原著粉却将其定义为一次新奇的观影体验:“又土又嗨又炫酷”。

500

《异人之下》的两极化评价

但观看的冲突并未给这部电影带来好票房,最终这部电影仅获得了1.16亿,而乌尔善上一年的《封神》,曾砍下26亿票房。

几乎同一时间,陈思诚导演的《解密》上映,上映前,作为导演与编剧的陈思诚,曾称这部作品为“不输于好莱坞标准制作的大片”。

然而真正上映后,却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口碑与票房双扑街。真正出圈的只有刘昊然的妆造突破,以及陈思诚在董宇辉直播间宣传电影时,“大爹见小爹”的名场面。

纵向对比,去年由他编剧与监制的《消失的她》,不仅是暑期档爆款,制造出“带你去看海底星空”的热梗,还拿下档期票房第二。

500

电影《解密》中的刘昊然

宁浩的困局则来得更早一些。

先是春节档,由他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仅仅获得了9000万的票房。

下半年的十一档,他监制、葛优主演的电影《爆款好人》,也只收获2000万票房。

雷声大雨点小,宁浩搭档知名演员的电影公式,不再能够成为票房答案。

500

宁浩

与大屏幕久别重逢的徐峥,也没有因为好久不见,获得额外掌声。

时隔四年,徐峥推出第四部自导自演的电影《逆行人生》。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逆行人生》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位身陷中年危机的男人,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员,在一段段故事中重新振作。

按照市场预期,放在几年前,这部电影无疑是能够稳稳拿下10亿票房的题材。

但在当下却并非如此。从最初宣发阶段,这部电影就备受争议,其故事被评价为“消费苦难”,电影中的人设充满“高高在上的臆想”。

最终,《逆行人生》只拿到了3.59亿的票房。

500

电影《逆行人生》海报

似乎,那些曾经能扛起中国电影票房的导演们,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中年危机与职业瓶颈。

而在这些接连失手下,和2023年相比,2024年暑期票房整体下跌超40%。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将其归因为奥运会分散了大家的关注,实际上,奥运会过后,电影票房也并未回暖。

在这背后,或许讨论的不仅仅是“时机不对”与“运气不好”,而是一些更深更广的议题。


500

并非所有人都在失灵。

虽然几年前是票房宠儿的导演们,正在经历连连事业低谷,但那些真正的大导演们,依旧能打。

张艺谋仍在不断迭代着自己的作品,年初他导演的《第二十条》,口碑票房双丰收,以近25亿的票房,拿下了家庭电影票房冠军。

到了下半年,陈凯歌则凭借一部《志愿军:存亡之战》,拿下了国庆档近一半的票房。

500

电影《第二十条》

40多年过去,第五代导演依旧没有离席。

如今看,这也成为了2024电影行业的某种现象:

扑的扑,赢的赢,刚好及格的电影并不算多。

曾经能“扛票房”的演员,也不再是电影行业的解药。六月份上映的《谈判专家》便是佐证。

纵使请来了擅长拍港式警匪片的邱礼涛,搭配吴镇宇、刘青云、刘德华三大影帝,票房也仅有1.56亿。

500

电影《谈判专家》中的刘青云

过去的这一年里,也有许多导演与演员,选择暂时淡出大众视线。

比如作为商业电影的代表人物,冯小刚缺席了整个2024年。

他的上一部作品还是2023年底上映的《非诚勿扰3》。

在此之前的两部《非诚勿扰》系列,都曾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第一部以2.6亿位列2008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之首。第二部则以4.71亿的票房成绩,拿下2010年春节贺岁档票房第一。

然而,时隔13年,当《非诚勿扰》第三部上映时,观众却不再愿意为电影中老旧的爱情故事买账,最终只拿下了1.02亿的成绩。

500

电影《非诚勿扰3》

演员方面,黄渤上一部主演作品也停留在2023年底,他与周迅合作的《涉过愤怒的海》。

吴京除了在2024年以配角出现在国庆档的电影《志愿军》中,多数时间,都是以监制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电影的人员列表中。

王宝强也没有主演任何电影作品,只客串了陈思诚的《解密》。他的下一部作品,是2025年春节档的《唐探1900》。

500

电影《解密》中的王宝强

有人在这一年选择暂时淡出,有人仍旧稳定发挥,比如分别位居中国男女演员票房第一的沈腾与马丽——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沈腾主演的《飞驰人生2》拿下了年度票房第二,马丽主演的《第二十条》则位居第四。

俩人共同出演的《抓娃娃》,不仅以33亿成绩拿下暑期档票房冠军,还冲入全年票房前三。

沈腾马丽,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敌。

500

电影《抓娃娃》中的沈腾与马丽

同样大获全胜的,还有导演贾玲。

作为2024年票房冠军,《热辣滚烫》不仅打破了十几项纪录,让贾玲成为了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年冠女导演。

500

《热辣滚烫》中的贾玲

贾玲开启了之后一年里,女导演与女性电影的“上桌”,从年中由苏敏阿姨故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再到年末充满当下议题的《好东西》。

这两部作品都来自女导演,且均收获了超预期的票房。

女性思潮的崛起与女性创作者的崛起,为今年影坛塑造出更多立体角色。

500

电影《好东西》

从左至右:曾慕梅、宋佳、钟楚曦

观众的取向正发生改变,比起太过宏大与沉重的内容,从今年看来,观众们更喜欢看一些轻巧的电影。

比如聚焦于家庭故事的《走走停停》,情绪猛烈清晰的《周处除三害》以及比电影还精彩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500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阮经天

这种口味推动着电影行业的小幅度洗牌,过程中,哪些创作者的思维齿轮能与受众重合,或许便能够产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而对于这些由观众释放出的喜好讯号,有些导演选择听取并且调整,有些导演则认为这一切都是“一场有预谋的攻击”。


500

2024年,还有一种现象格外频发:导演亲自下场,与观众“对线”。

和过去不同,如今社交媒体的深度渗透,会让电影口碑好坏的走向,更快也更清晰的出现。

尤其是对于一些名导演、大制作的电影,往往会收获更多关注,让其能够飞快拥有足够多的评价样本。

舆论能够将一部电影捧上神坛,同样,也能将其推入谷底。

比如今年国庆档,陆川导演的《749局》上映,在此之前,他的上一部剧情片电影还要回溯到2015年的《九层妖塔》。

阔别多年,《749局》上映当天便砍下1.68亿,成为2024年国庆档首日票房冠军。

票房有了,但社交媒体上,差评却如潮水般涌来。

豆瓣上,许多观众打出一星,最终这部电影评分定格在了3.2分——一个距离平均分都极远的成绩。

针对《749局》的口碑争议,上映第二日,陆川就在微博对观众喊话:“冲我来,别碰我的演员和主创,他们是最好的,有什么事冲我来。”

500

陆川喊话观众

观众们确实也听进去了这句话。

《749局》上映第二天,票房便断崖式下跌,只有7000多万,之后以每天一千万的速度不断下跌,到了10月7日,单日票房仅有832万。

500

《749局》中的王俊凯

那些买了票、打了差评的观众,被陆川推到了“敌对面”,对外他斗志昂扬,对内,他在几个月前,还带来了一场“内斗表演”。

作为暑期档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抓娃娃》上映后收获了不错口碑,过程中,陆川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内容,暗指其“德不配位”:

“麻花的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

500

陆川账号发布对《抓娃娃》的质疑

很快,陆川回应称账号被盗,该内容并非自己发布。

并强调《抓娃娃》的主演沈腾是自己的哥们 ,史彭元出演过自己电影,是“亲弟弟”,自己一定会支持他们的作品。

500

陆川称自己被盗号

结果立刻被平台安全中心澄清,称陆川账号发布的关于电影《抓娃娃》的内容,其登录、发布和删除都来自同一台设备。

直指陆川有胆发,没胆认,转头将锅甩给平台,对此,陆川再未回应。

同样选择在互联网上和差评观众对线的,还有导演胡玫。

8月,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这部号称打磨18年,制作成本超2亿的大制作,一经上映,也迎来口碑翻车。

不仅收获了“一次影视级灾难”“烂到误人子弟”等诸多差评,甚至还上升到对演员的攻击。

很快,导演胡玫在微博发布长文,称《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口碑扑街是被同行恶意竞争:

“有人使用AI虚拟数据群发1分点评,有账号从几个月就注册号,专为狙击这部电影。”

500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实际上,这次扑街并非意料之外。

作为导演,虽然胡玫曾拍出过《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多部优秀的电视剧,但转战电影后,她并未带来过亮眼表现。

从创作层面看,或许电影和电视剧之间,还是存在着难以轻松跨越的壁垒。

无独有偶,曾经导演过电影《征服》《风声》的高群书,今年推出的作品《三叉戟》《刀尖》与《猎冰》,也迎来三连扑。

面对观众对于《三叉戟》剧情不合理的质疑,高群书也亲自回怼:“居然说假,无语。”

500

导演高群书发布的微博

在今年的电影市场,还有一个现象频繁出现——撤档。

因为撤档数量过多,2024年还被称为是“撤档元年”。

撤档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现象,在过往,电影撤档也时有发生。情况大概分为三种:影片官宣上映日期后改档;临近上映宣布撤档;正式上映后下映再选择新档期二次上映。

而今年发生的大多数撤档,都是第三种,多数都是因为“票房不佳”或“同期竞争太激烈”。

单单春节档,就有4部在上映后又宣布撤档,包括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与韩延导演的《我们一起摇太阳》。

500

电影《红毯先生》剧照

五一档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也在上映5天后宣布撤档。

撤档后,导演丁晟曾在采访中将电影票房不佳,归因为“观影门槛较高”:“习惯了短视频的节奏,或喜欢边看电影边玩手机的观众可能跟不上电影的剧情。”

很快被业内人士回怼:明明是影片类型不清,煽情笑点不集中,不找自己问题,转头怪观众“没有欣赏能力”。

500

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这些宣布撤档的电影,有些在2024年重新定档,再次上映,其中票房最好的是《我们一起摇太阳》,最终获得了2.76亿的票房。

凭借这部电影,主演李庚希还捧回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00后金鸡奖影后。

500

李庚希获金鸡奖影后

除此之外,大多数撤档后又再次上映的电影,票房都较为普通。有些至今也尚未重新定档。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出了当下电影人们的某种态度:与其说是“打不过就跑”,倒不如说他们更加保守,比起进攻,观望无疑是更好的解法。


500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2024年的票房熄火,绝不是偶然事件。

一方面是大众习惯的改变。

和过去相比,当下人们拥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注意力也被不断瓜分。

相比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的娱乐休闲内容,比如短剧、短视频、游戏等,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显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金钱成本。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走入电影院,今年国庆档,观众的平均年龄已经到达33岁。

另一方面则是信息更迭速度的不断提高,让大众对于内容的取向,以更快的速度刷新。

2023年大众感兴趣的话题,2024年便已无人问津。上一季度还奏效的票房密码,下一季度便会面临扑街。

就算是同时间、同一题材下的作品内容,也会带来不同市场反响。

比如今年11月,一部名为《因果报应》的印度电影,在引进上映后收获了不错口碑。

因为这种悬疑犯罪片是陈思诚最擅长的类型,《因果报应》的豆瓣短评里,“陈思诚马上就要翻拍”的评论收获大量点赞。

而一个月后,陈思诚编剧的《误杀3》,却未能抓住人心,口碑略逊一筹。

面对网友们的“玩梗”,陈思诚在采访中回应:“那部电影我看过了,我不会翻拍的。”

500

陈思诚

对于电影创作者们而言,如何求变与求新,拦截住大众的注意力,成为了一部电影成功的先决条件。

而在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低谷后,接下来的春节档,成为了关键一战。

在定档的影片里,有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二部》、陈思诚导演的《唐探1900》还有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第二部《蛟龙行动》

——这三个系列的前作,都曾取得过不错票房。

500

《唐探1900》

从香港黄金时代走来的老牌电影导演们,也带来新作品:徐克导演了《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王晶则编剧了《笑傲江湖》。

5年前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也宣布回归,这一次。他的台词变为了:

“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

但究竟哪部电影能够杀出重围,今年的春节档能否再创新高,现在尚且还无定数。

500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也有新消息传来。

2025年1月5日,阔别大荧幕6年的姜文宣布回归,带来自导自编自演的作品《英雄出少年》。

冯小刚的电影《抓特务》,张艺谋的《悬崖之上2》,陈可辛的《酱园弄》,也都将在2025年被抬上桌来。

500

姜文

站在2025年的开端向后看,电影行业似乎和最繁盛的那几年,并无差别。但实际上,平静的海面下,漩涡正飞速扩大,也让这些海面上的船只随之摇晃。

这一年的电影票房会如何发展,要交给时运,也要交给创作者们。

或许正如姜文宣布回归的微博里写的:电影有自己的生命力,只要基因好,在时间的土壤里,会越长越结实。

保持乐观,也保持悲观。

点击「最人物」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