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模拟器,玩家不满意
“好险,差点就擦着现实的边了。”
2025年1月21日,预热了半年的恋爱模拟游戏《中国式相亲》终于首发上线。游戏的制作人是《中国式家长》的两位主创之一,整体制作规格体量比《中国式家长》要大很多,融合了大地图、模拟经营和卡牌战斗等玩法。
但玩了六七个小时游戏通关后,对游戏期待比较高的部分玩家就开始在Steam上打起了差评——到目前为止,游戏整体的好评率还算良性(75%),但有言辞激烈的差评出现,关键就出在“中国式”三个字上。
很多《中国式相亲》的玩家都玩过《中国式家长》,所以比较偏好现实主义模拟游戏对于真实人生经历的挖掘和呈现。
他们能从游戏对普通中式家庭、升学考学和各种生活成长细节的刻画中找到共鸣,在游戏里重新体验童年,或者“重新养自己一遍”。
能做到这些的《中国式家长》,在2018年9月29日上线之后的一周之内成为销量名列前茅的优秀之作。“中国式xx”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在国产独立游戏中成为一个有标准前身的“Tag”,后续的类似游戏被拿来与《中国式家长》比较,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国产独立游戏里的本土意识通常体现为两个面向,即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扬,或者针砭时弊直指社会问题。“中国式”这个词也包含着很微妙的的褒贬倾向,既可以指向偏正统文化意义的内涵,也可以带着对某些本土特色现象的讽刺和调侃。
上文提到的这部分玩家对《中国式相亲》的期待明显落在后者,也就是这个名字所隐含的讽刺意味上。这部分需求与制作人表达的游戏定位也基本符合,但反映在游戏上,就显得有些货不对板。
制作人将游戏定位为“模拟现实体验”
很多玩家希望在“中国式”的卖点下看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现实图景,或者至少能巧妙关系到一些当下相关话题的热梗,大家能围在一起吐槽,也是很好的。
但现实是,《中国式相亲》与现实存在相当的割裂感。毕竟 “相亲”这样一个最容易引发中国青年共鸣的话题下,能挖掘的点数不胜数,而游戏制作组似乎选择了最流于表面的一种处理方式,将“好牌”往烂的方向打:在剧情上包饺子,强行劝和不劝离;在主题上走网文流,对话幼稚空乏;玩法上也近似微信小游戏的大杂烩,还出现了类似“打《王者荣耀》加勇气值、去夜店加魅力值”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设定。
由于游戏视角限制,“相亲”的一对多属性本身确实很容易被功力不够的策划做成都市后宫爽文模式,这大概是《中国式相亲》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混淆相亲和恋爱幻想的区别,低估和忽略前者的复杂性,把中国现代社会话题度最高的现象之一敲打压缩成一张扁扁的纸片人幻想图——主角是落魄富家子弟,攻略角色依然对标青梅、天降和邻家美女,加上很多和主题无关的游戏玩法,“相亲”作为游戏主题的潜力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让人看不出和《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本质上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在主线玩法上,《中国式相亲》似乎也有些两面不讨好:喜欢开后宫的无法同时攻略四个角色,喜欢走纯爱的又由于剧情太虚浮无法代入任何一个角色。
题材立意与实际游戏体验之间的矛盾无疑是缺憾,但游戏的价格和质量上好的立绘配音等似乎又弥补了这一点。因为有视听层面的福利托底,从1月21号上线到现在,《中国式相亲》在Steam上也不乏好评——梦幻总归是一种无功无过的万能解法,毕竟有些太过现实的东西,大家也不必非要在游戏里模拟。
只是打着“中国式”标签的游戏,除了《中国式家长》以外,还会不会有同等定位和质量的作品,也得在日后才能见分晓了。
官方在B站留下2025更新和优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