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的国人对小红书难民这事感受很不好
对于TikTok用户大量涌入小红书这事感受最不好的,大部分是我们这些在海外生活的国人。
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种族和国籍得到过任何优待,我们一路求学求职都要克服因为国籍所以程序难上加难的重重挑战、我们持续打破环境对亚裔/华裔/大陆人的诸多刻板印象、用白人十倍的努力获得白人出生就有的选择自由。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国籍而获得过瞬间友好热情的关注,更多是“OhjustanotherChinese”的寡淡,有时还会是意味深长的敌意。
作为海外摸爬滚打多年的mainlander,我们都目睹过自称“I’mChinese”和“I’mJapanese”带来的不同反应。我们都明白以世界为平台的privileges人种排序里,白人和黑人的冲突占据大部分的注意力,亚裔的struggles甚至连学术研究量都少得可怜。我们mainlandChinesewoman,性别+种族+国籍buff叠满,在各方面都会因为身份受阻(虽然还有大陆男垫底)。
TikTokrefugees涌入小红书,让很多海外华人难受,就是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如果我们反过来做同样的事,如果我们跑去IG大开贴用中文说美国人你们好呀我是长沙人你们想问我什么都可以~并附自拍短视频一段,会得到什么。我们太清楚了。
绝大概率是:没人会理你。
如果有人理了,大概是这两种情况:
女的得到:heyhottieyouwannatastesome???
男的得到:gobacktoyourcountry
像红书上的TikTokrefugees一样说着自己的语言、发着没什么内容的短视频、自曝身份就得到成千上万的友好评论互动和关注?
这现象对海外华人来说就像是比白人更努力工作了一天后突然得到一记“你看我们白人的日子就是这么轻松”的耳光。
尤其是看到在这一场网民大迁徙中,顺直白男账号再一次获得最多的关注和追捧,其次是白女、黑男、黑女、亚女、亚男。同样是美国人,straightwhiteAmericanmale比AsianAmericanfemale要受欢迎得多。这在我们海外华人眼里,就是:怎么我白天刚面对完白男privilege,晚上刷个国区内容平台放松一下居然还要再看到白男privilege?
这能不烦躁吗?能不无语吗?
我非常非常理解这份心情,我也是因此烦躁和无语的一员,我的无语甚至比多数因此不适的海外国人更重,因为我贼他大爷讨厌短视频这个内容形式,TikTokrefugees的涌入对我来说不只是whiteprivilege的大表演,更是又一次短视频驱逐图文内容的大攻击。
但是。
但是。
但是。
在这份烦躁和无语中,我也有一丝丝自省,希望和与我一样因此事不适的海外国人分享。
我们能产生上文中我提到的一切感受和体验,均来自我们相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已经具有的privilege。
14亿人里,有11.7亿国人从来没有出过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也从来没有成熟的可以与外国网友及时交流的平台(短暂存在过的都死了)。
人与人的憎恨,生长在互不交流的两方水土中。唯一的主流信息渠道是谁都逮着对方的黑点无限放大的媒体。只说一种语言的,谁看的都不是realnews,谁了解的都不是真实的世界。
TikTokrefugees的涌入,至少从目前来看,给从来没出过国也没和真实外国人交流过的大部分国人带来了一个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的窗口。
我看到不少美国女性艺术家在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评论感叹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美。
我看到平时我已经见习惯了的女性CrossFit运动员在发自己的训练视频,评论感叹女性的肌肉竟然强壮到这样。
我也看到中部的农场主分享自己家的牛羊狗猫和安静牧草地,这不同于网上搜索的“可爱小动物”的内容,这种即时性增添了内容的真实感,比搜索来的可爱小动物图片更亲切,短暂治愈着在大陆城市的钢筋水泥中打工人劳累的心。
我还看到很多网友人生头一回地开始尝试用英语与人聊天,因为在此之前她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外国人。
纵使在我们海外国人眼里,这一趟乌泱泱的迁徙将我们日常面对的whiteprivilege再一次尽显,我们产生许多对种族偏见、文化殖民、语言权力等等课题的反思。这些反思依旧必要,也将会是我们长久的课题,但也希望在思考这些的同时意识到:能用双语思考,能以多国生活经验为基础产生着眼于世界的思考,这本身也是一种privilege.
作为在海外生活的国人,我们依旧要面对自己的identitystruggles,白人在小红书起号如此轻松的讽刺让人感到不适不假,但也要看到:对于大部分同胞,能够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能够有交流的机会,能有地方锻炼英语,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