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先到先得!“中华文明与世界未来”论坛线上参会哟~~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 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
【时间地点】:2025年1月18—19日
【媒体支持】:观察者网
论坛背景
世界变局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乃至千年之大变局中。从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大历史言之,此世界大变局是三重大变局的叠加,如下:
一,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视域来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而“以夷变夏”,在历经国家“站起来”、人民“富起来”之后,终于回归文明自性、走向文明“强起来”,并将“以夏变夷”的历史节点——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从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视域来看,大变局是西方在海外殖民扩张的基础上崛起并主导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后,全球主导力量和发展格局由“西”向“东”倾斜的历史节点——这是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三,从人类文明整体演进的历史视域来看,大变局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之后,东西方文明因经济技术“全球化”大碰撞大交流而走向大创新大发展并最终朝向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节点——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大变局”是上述三重变局的叠加,其动力机制密切关乎“文明”。“大变局”的方向则是“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主导“新文明”构建的则将是中华文明,确切地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断是在世界文明的整体进程中理解中国,在中华文明的天下视域中洞悉世界,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变局的战略基石。
文明结构
文明是有利于较大地域较多人口的文化,或曰可久可大的文化。一种文化若适于更大地域更多人口,通常被认为更“文明”。如,一种文化仅适于一个组织、一个小国、或仅限于少量人口、或仅存续了较短时间,相较于一种适于更多组织、更多国家、更多人口、存续更长时间的文化,通常认为后者更为“文明”。也就是说,文明程度的高低可据时间(天)、空间(地)和人口(人)三要素进行测量比较。
文明由表及里分五个层次:1、器物形态与生产生活方式;2、制度体系与社会协作模式;3、价值观念与精神信仰;4、思维方法与知识体系;5、语言文字。文明是上述五层次要素的整体构成。上述由表及里五层次基本关系是:外层要素必基于内层要素而生发。即:一个文明社会的器物形态与生产生活方式,必基于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体系与相应社会协作模式(人类进入文明最主要的标志是社会分工分层,由此而有政经文教制度体系与社会分工分层协作体系)而生发;其制度体系则又必基于一套价值观念(最核心部分现代学术称为“宪法原则”)而生发;其价值观念又必基于一套思维方法与相关知识体系而生发(最基础部分现代学术称为“范式”,其核心是数学或数理);而思维方法又必基于其语言和文字而生发。上述由表及里五层次,愈内在,则愈稳定。
理解当今世界变局的动力机制,需要在文明范式层面照鉴其变革机理。
西学范式与西方文明
近代以来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是以西学范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明。
西学范式与学理体系的奠基可溯源至古希腊大哲与欧氏几何,牛顿以欧氏几何为范本、以分析(连续)数学为基础构建的经典力学体系,型塑了现代西方文明天人二元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欧氏几何与牛顿力学的分析还原方法成为现代西方学术主流,其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至政治经济制度构建,皆以“理想点”(几何)、“素数”(数论)、“质点”(力学)、“原子”(化学)、“基因”(生物)、“自由人”(政治学)、“理性人”(经济学)等为原点展开推理而构建,其范式“一以贯之”。
西学范式与基督新教融合,将“人”视为原子化个体,形成主客二元的世界观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及强调“工具理性”“征服自然”的功利主义制度体系,被称为“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极大地激发起民众的物欲追求,转化成科技创新动力,催生出科学革命(基于分析还原范式的物质能量科学)和工业革命,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将人和生态环境高度物化。
分析还原的科学范式到量子层面后开始转向,量子场论揭示宇宙是一个整体关联的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复杂科学”,开启西学范式整体转型的探索。然而,“范式”属于文明结构的内核,是一个文明理性体系的基础,楷定其世界观方法论,其人文社会科学及至于政经制度的构建皆源于此。范式转型,即意味着文明转型。从西方文明的特质(绝对一神信仰+主客二元思维+分析还原布局)与历史经验来看,在西方文明内部完成范式的转型几无可能。事实上,牛顿力学主导的世界观依然深植西方文明的骨髓,其范式成为西方自由主义的逻辑基础,导致民粹政治、物质主义、丛林法则泛滥,已然威胁当今人类文明的存续与发展。
当今世界,西学范式和资本主义追求物欲满足的“正效用”递减,由此导致的人格异化、贫富分化、冲突激化和生态恶化的“负效用”日增。近几十年来,全球有识之士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层层递进:由对消费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反思,进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与价值观念反思,直至对西学范式与知识体系整体反思。
中学范式与中华文明
中华传统学术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生”,包括“群体”的“生”(人类社会,主要对应儒家学术)与“个体”的“生”(人体生命,主要对应道家学术与中医),探究人类社会和人体生命的演化运行规律,即“生生之谓易”,以此为核心统摄“生产”“生活”,形成中华传统学理体系、知识体系和制度体系。
中华传统学术认为人类是天地演化生成。探究“群体”与“个体”的生生不息,就要认知“天地生人”的演化规律和天人良性互动的规律,要将“天地生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动态来认知。面向“天地生人”整体动态,要统合时间(演化历程)与空间(结构关联),从整体到局部来揭示复杂现象演化规律(太极生生)与内在结构(阴阳五行)。上述方法相对于分析还原方法,可称为构造整合方法,奠基可溯源至河图洛书与《周易》经传,其以组合(离散)数学为基础,通过观物(气)→取象→比类→运数→明理(建模),构建了天地生人的学理体系,型塑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华传统学术及至于政治经济制度构建,皆以太极生生阴阳五行为基础模型展开推理而构建。
中华文明将“人”视为宇宙(“天”)演化生成因而万物互联兆民一体的“命运共同体”,由此形成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和合共生的价值观,及强调“和谐理性”“永续发展”的制度体系,追求天人和谐与社会和谐,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德”为本,即《大学》所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不是纯粹的精神范畴,而是“天道”“天理”下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精神性合一的价值观念,即“天地之大德曰生”,旨向永续发展天下大同(“生”,即可久可大),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惟一的持续至今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可称之为“德本主义”文明。
中华传统学术与复杂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趋同,其核心义理亦与量子场论(宇宙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隔的整体)契合。有许多科学家与思想家认识到,人类文明演进正趋于中西范式交汇。世界未来最重要的科技创新方向——生命与信息(智能)两大领域,方法论取向亦与中华文明范式一致。“范式”转型是推动当今世界文明变革的内核动力,大幕已经开启!
钱学森推动的复杂系统研究与大成智慧工程以及吴文俊推动的数学机械化研究与构造性数学复兴,是推进中华传统数理学理与现代科学融通的开创性工作。今天,应以人类文明变革的大视野和兼容中西古今的大格局,顺应“范式”转型大趋势,基于中西文明共同的理性原则与方法,深化拓展两位先生的成果,推动中华传统学术与世界学术前沿融通,由此推进中华传统学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阐发弘扬中华文明可久可大的精义,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制度创新,构建中国自主且融通中西、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体系与知识体系!
论坛旨向
面向世界千年变局、中华文明复兴和经济社会转型亟需的“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聚合一批关注文明范式问题的学术思想领袖和政经文教精英,会通大家的学术探索和研究成果,探讨本于中华文明学术范式的学理体系与知识体系重建,推动将中华文明范式融入学术研究、国家治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企业经营、乡村振兴、教育改革、文艺创作、国际传播等各相关领域,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期凝成一个本于中华文明范式(思维方法+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历史信仰)的“智识共同体”,引领又一次的“新文化运动”。
本次论坛为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中华文明与世界未来’研创会”的启动活动,是研创会发展方向的具体呈现,研创会后续活动则将是论坛内容的拓展、深入和具化。
论坛议题
论坛议题设置,力求呈现中华文明引领不同领域范式创新的前沿探索。
论坛拟在主旨发言环节后,根据文明变局的内在逻辑细化为多个分议题展开,理路如下:首先,阐明“复杂科学”和“人工智能”在文明范式层面与中华传统数理和算法的深层契合;然后,基于“复杂”和“算法”思维,揭示中华文明“国家治理”和“生命管理”的底层逻辑(天人合一,身国同构);继而,基于中华文明“国家治理”和“生命管理”的视域,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范式创新;再而,探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落地”(乡村振兴)与“入心”(未来教育);最后,探讨世界文明变局激发中华文明的“文艺复兴”。“文明”、“复杂”、“智能”、“生命”、“生态”是贯穿论坛、体现“引领”的五个主题词。
具体如下(可能会有优化调整):
论坛主旨发言:中华文明引领世界文明范式转换
论坛议题设置:
(一)中华文明与复杂科学
(二)中华文明与人工智能
(三)中华文明与国家治理
(四)中华文明与生命管理
(五)中华文明与经济管理
(六)中华文明与乡村振兴
(七)中华文明与未来教育
(八)中华文明的文艺复兴
论坛议程
1月18日上午
08:45——09:45 主旨发言
主持:戴熙宁,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
致辞:王周谊,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李 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炳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香山科学会议原负责人
张孝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10:00——11:15 议题一:中华文明与复杂科学
主持:戴熙宁,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
李曙华,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 婧,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兆学,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1:15——12:30 议题二:中华文明与人工智能
主持: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演讲嘉宾】
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技术中心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理事长
刘益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
马修军,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1月18日下午
14:00——15:45 议题三:中华文明与国家治理
主持:李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演讲嘉宾】
姚 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 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常 远,千山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治系统工程中心主任
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
谢茂松,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
16:00——17:45 议题四:中华文明与生命管理
主持:杨炳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香山科学会议原负责人
【演讲嘉宾】
陈瑞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数理系主任
李 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张超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张小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
1月19日上午
09:00——10:45 议题五:中华文明与经济管理
主持:李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演讲嘉宾】
贾利军,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胡国栋,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院长
陈 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秘书长
孙庆生,《企业家》杂志主编,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分会会长
慈 锋,中华网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校外导师
11:00——12:30 议题六:中华文明与乡村振兴
主持:张孝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演讲嘉宾】
刘 忱,中央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萧淑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曹山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副会长
杨 静,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
12:30——14:00 午餐(勺园自助餐)
1月19日下午
14:00——15:45 议题七:中华文明与未来教育
主持:陈清华,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
【演讲嘉宾】
姜 璐,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李金初,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原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李 明,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局大校,钱学森秘书(2001—2009年)
雷 原,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16:00——17:45 议题八:中华文明的文艺复兴
主持:李勇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文化传承发展教研室主任
【演讲嘉宾】
彭 林,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丁 方,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林 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17:45——18:00 论坛小结
线上参会
论坛面向观察者网开放少量线上参会名额,可通过下面链接报名,先到先得,报满就会截止哟,审核通过后,发送参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