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这么多“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以前就是这么被教育的,一代代跟着走而已
【本文来自《专家称年轻人不生娃的思维是正确的,我们该站在什么角度考虑生育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zwy
这件事非常典型:
为什么在生育这个问题上,新世纪人的一小部分(30%左右,大部分依然选择了生育),与其前人产生了巨大分歧?
为什么这种砖家可以横行?
一方面,新世纪人不少接受了西方价值观,生活在小我世界里,视野狭义,凡事以我的得失,尤其是眼前得失为坐标论是非举行动;而其前人大多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思维,不仅看大我价值,视野还能从眼前外延到过去和将来;二者高下没有什么歧义,只是认同问题。
一方面是,新世纪年轻人面临的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即不确定性和预期悲观及高成本难以负担。
第三就是如斯伪专家和恶势力的持续认知塑造。比如这个汪中求所谓“三大压力”,第一第三压力没问题,第二压力“对人生看得比前人更透”,这就是明显的胡扯和忽悠了,是传播技巧,向你表示理解和暗自恭维,你多半会更加接受我的说辞,甚至原本是错误的,也不予质疑地吃下去了。
事实上,年轻人结婚后,哪一代人不是面临很多生活不确定性和对孩子养育信心不足,上世纪的父母们困难更大得多,农村的同胞是不是不确定性更大?
但是,困难与生育与否,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困难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克服过去,而生育能力是一去不复返的,并且比一般生活困难涉及面更广泛的问题。
以一个小的、一时眼前的、可变的问题,推翻一个大的、长远利益、复杂重大的问题,这是专家还是砖家,是研究还是忽悠?一目了然。
“对人生看得比前人更透”,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我也觉得现在很多小孩的成熟度比我当年同样的年纪要更高一点,他们接触的东西更多,自然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大部分人类不能理解自己认知和经验以外的事物,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这种事说白了就是以前大家其实没什么见识,认为人生就是一堆“应该做”的事情堆积而成的,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适合在一起,更不适合当父母,没有担当,只知道把生活的怨气撒在伴侣或者孩子身上,或者是把孩子当成一件完成自己欲望的工具,控制孩子去做这做那。因为自己被社会的固有轨道裹挟,然后理所当然的把压力丢给别人,反正“大家都是这样”,毕竟再也没有比放弃思考更简单的事情了🐶
事实上哪来这么多“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以前就是这么被教育的,所以一代代跟着走而已。这就和我们之前理论科学薄弱的道理一样。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别想,跟着做就是了,不用去想为啥,也不要改变,“合群”自然就不会有非议。
现在大家见识多了,发现“想要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的重头戏,而专家们要是能说出结婚生娃的好处,让年轻人“想要”去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大家自然就会做,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这一大堆有的没的,但能举得出来吗?
我自己想了半天,只想到了一个,就是结婚生子育儿能够扩展自己的人生体验,但本人对养好一个孩子完全没有信心,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没有,因此也不想把自己的人生广度建立在一个无辜生命可能得不幸上,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