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格陵兰岛企图会否引发大国冲突
作者: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弗朗茨·杰森(Franz Jessen)
欧盟原驻菲律宾和越南大使
欧盟副主席(北京)
欧盟-亚洲关系经济学家和外交官
格陵兰岛是北大西洋最远端代名词,向来远离全球重大事件。但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特朗普大胆提议,这个偏远岛屿是否会成为全球利益争夺的温床?
特朗普的格陵兰岛策略标志着一场“新的大博弈”出现。其中,对北极地区这一巨大岛屿的控制权将是最终的战略奖赏。正如19世纪争夺中亚一样,这场实力争斗超越了土地和冰层的范畴,因为谁控制了格陵兰岛,谁就能掌握北极航道、关键原材料,并占据极地军事优势——这一地区已经越来越容易到达。随着天然障碍的消失,格陵兰岛这片不属于欧盟的丹麦自治领土已经从偏远的哨站变成21世纪地缘政治势力的支点。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位于美欧之间的北极地区,具有战略意义。其人口只有5.7万,主要是因纽特人,但由于尚未开发的能源潜力(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关键矿产),该岛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它靠近新兴的北极航线,是军事行动和北极监视活动的枢纽,这进一步放大了其战略价值。
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提出购买格陵兰岛,并认为“本质上这是一笔大的房地产交易”。此举引发全球关注。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称该想法“荒谬”后,特朗普取消了对哥本哈根的国事访问。他的相关言论,包括一条推文(将一座金色特朗普大厦P在格陵兰村子里,并配文“我保证不会对格陵兰这样做!”)遭到了广泛嘲笑。
▲美军在格陵兰岛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
然而,这些言论凸显了美国更深层次的战略焦虑。随着北极冰盖的消退,格陵兰岛日益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皮图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 Base)仍然是美国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的关键。
特朗普再次提出获取格陵兰岛,凸显了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影响力的担忧。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有意和中国合作,特别是在采矿项目上;再加上俄罗斯在该地区加强军事部署,加剧了美国加深参与该地区事务的紧迫性。与此同时,丹麦政府似乎对特朗普的言论措手不及,弗雷泽里克森努力为这场争议寻找积极的措辞。
此外,在当前特朗普2.0时代,特朗普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一个月内多次重申扩张主义野心,目标是吞并格陵兰岛和夺回巴拿马运河。他第二任期内近乎绝对的权威让这些主张更有说服力。
在1月7日(就职典礼前几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没有排除使用军事或者经济压力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他表示这至关重要, “人们甚至不知道丹麦是否对它(格林兰岛)拥有任何合法权利。如果有,他们应该放弃……我们需要它来保障国家安全” 。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他坚持认为 “自由世界需要安全、保障、力量和和平!这是必须达成的协议”。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在格陵兰岛的存在威胁到其“冰上丝绸之路”计划,以及其在关键原材料方面的主导地位——这些原材料对于先进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北极气候变暖可能缩短亚洲与欧洲贸易的运输时间,所以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首先,美国采取外交手段,为格陵兰提供财政激励、发展方案和自治保障。问题在于如何说服格陵兰人,让他们相信与美国的融合能够带来长期利益;同时,还要克服丹麦源于历史、民族自豪感和因战略担忧产生的抵制。此举将限制中国获取关键矿产资源,限制其在极地地区的扩张,可能促使中国深化与其他北极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伙伴关系。
▲当地时间1月7日,特朗普在其个人社媒上发布其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到访格陵兰岛的照片。
其次,美国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和直接援助来施加经济或地缘政治压力,从而迫使格陵兰与丹麦分离。华盛顿还可能对哥本哈根施加政治压力,在北极理事会上以集体安全的名义,表示格陵兰岛政府与美国的结盟对北约和北极安全至关重要,从而削弱丹麦对该地区的管控能力。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方法,但可能疏远欧洲盟友,促使中国加强与当地政府的经济接触并动员外交反对力量,将美国视为破坏稳定的因素。
最激进的设想,是美国在没有正式收购的情况下,完全绕过丹麦,实际控制格陵兰的战略资源或军事基础设施;美国甚至可能发出威胁,表示如果哥本哈根拒绝服从美国的命令,将对其施加经济压力。
这并非史无前例。美国历史上一直以保护地区稳定为幌子,为其干涉主义政策辩护。虽然正统的门罗主义旨在防止欧洲干涉美洲,但“罗斯福推论”扩大了这一主义的范围,使得美国干涉西半球事务合法化,以维护稳定或者捍卫其利益。这段历史表明,美国向格陵兰岛施加压力,不仅仅是一种领土扩大的野心,也是保护其势力范围的全面战略方针的内容之一。
然而,这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尤其是欧盟,因为欧盟肩负着法律义务,对任何针对丹麦的敌对行为或者制裁作出回应。因此,欧盟反胁迫工具拥有意想不到的重要意义。然而,2025 年 1 月的最新事态表明,欧盟委员会对此类威胁的回应既暴露出自身的软弱,也暴露出其缺乏明确的战略,尽管它在并不直接影响欧洲的问题上不断指责中国。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中国可能会从三个方面解读美国对格陵兰岛施加的压力:这是庞大地缘政治遏制战略的一部分,是对中国不断扩大的全球影响力的挑战,是限制中国在南海等地区目标的先例。因此,在坚持不干涉原则的同时,中国可能权衡美国行动的战略影响,将其视为争夺全球主导地位的斗争之一。
作为回应,中国排除了不作为的可能性,可能采取两种方法。首先,它可能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例如加强和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伙伴关系,同时通过援助和投资,培养格陵兰岛当地的抵抗力量。对于美国的重要盟友丹麦来说,这种趋势是一种非常棘手和不稳定的境况。
▲近日,作为对特朗普有关言论的回应,丹麦方面修改国徽,新版国徽重点突出了代表格陵兰岛的北极熊标志,似乎在向美国方面宣示主权。
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立场的可能性较小,但仍值得考虑。尽管中国可能按照其不干涉政策,在官方层面上将格陵兰岛视为丹麦的内部问题,但它可能难以忽视美国对该地区施加的压力。如果中国提出更优越的经济提议作为反击,将引发严重的地缘政治对抗。丹麦可能拒绝这样的提议,以维护西方联盟;但是,如果中国承诺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并尊重其主权,格陵兰岛的回应可能会更加微妙。
美国可能认为,中国与格陵兰岛寻求替代解决方案的任何行动,都会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北极霸权。华盛顿将使用一切可用手段来阻止这些行动,包括制裁和扩大军事部署。中国也将面临声誉风险,因为类似行动可能被视为新殖民主义,特别是如果它无视当地居民的意愿或者破坏丹麦主权的话。此外,中国届时将难以捍卫其在涉藏、涉疆和涉台等敏感问题上的立场,在这些地区,中国对于独立运动时刻保持着警惕。
然而,这种诱惑很难抵挡。中国的强势参与,将标志着超越北极地缘政治的历史性转变,挑战西方主导地位,并可能改变北极理事会的权力格局。俄罗斯一开始可能欢迎这种变化,但对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会日益变得警惕。
无论结果如何,这些情况都表明格陵兰岛已成为中美竞争的关键爆发点。这场竞争围绕着北极的战略资源、航道和军事定位展开,迫使超级大国挑战国际规范以追求主导地位,进而将使得该地区成为争议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舞台。
特朗普在格陵兰岛问题上不断施压,可能形成他的“北极枢纽”战略。这与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相对应,但重点是在北极地区。对于那些怀疑特朗普外交政策愿景的人来说,他试图重新定义“罗斯福推论”并为其披上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族主义外衣的做法提供了明确的反驳证据。如果他成功了,甚至可能赢得“特朗普推论”的称号。他的做法绝不愚蠢,反而说明他“大型房地产交易”言论背后有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战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