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乘用车市场格局变迁二十年
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捷报频传,多家自主品牌的汽车销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不管是奇瑞、吉利、比亚迪这些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兵还是蔚小理、零跑这些新势力,自主品牌车企在2024年都收获满满。
比亚迪在所有自主品牌车企中表现最亮眼,2024年汽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427万辆;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的销量增长同样十分出色。
二十多年前,中国乘用车市场还完全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车企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即使到了2020,合资品牌仍然牢牢占据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利润最丰厚市场。
为什么到2023和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突然就逆转了合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呢?
2000~2020年中国乘用市场格局
图1:2002年中国各轿车企业销量
2000年前,中国乘用车工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合资企业推动的,合资乘用车企业生产的汽车完全主导了中国市场,中国乘用车的市场结构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
2002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112.4万辆乘用车中,自主品牌寥寥无几,销量的80%甚至更高比例都是合资品牌。
2002年中国市场销量最多的车型是桑塔纳(19.4万辆,市场份额17.23%),其次是捷达(12.1万辆,市场份额10.77%),排名第三的是天津夏利(9.5万辆,市场份额8.49%)。
销量较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只有奇瑞(5.0万辆,市场份额4.46%)和红旗(2.7万辆,市场份额2.37%)。
为什么当时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会完全被外国汽车巨头主导,根源在于中国乘用车工业的基础实在太过薄弱。
1980年中国乘用车的产量不到1万辆,中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是上海汽车制造厂,年产量最高只有7000多辆。
第一汽车制造厂虽然设计制造了高档的红旗轿车,但是从1965年投产到1981年一共才生产了1520辆。
改革开放后以一汽、二汽和上汽为代表的国有汽车企业发展的重点是合资企业的产能扩张和引进车型的国产化,还没有时间顾及创建自主品牌。
除此之外,中国其它自主品牌创建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吉利集团1997年才进入汽车产业,1998年首辆轿车下线;奇瑞汽车同样创建于1997年,首辆轿车1999年才下线;比亚迪则一直到2003年通过收购秦川汽车后才得以进入汽车产业。
图2:2006~2020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合资品牌在2000年前完全主导了中国乘用车市场,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即使考虑了诸多非主流的乘用车车型,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也基本都在四成以下。如果只计算轿车和SUV两种主流乘用车车型,那么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则更低。
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只有16%,而且主要集中在售价10万元以下的低端小型车,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市场几乎完全被合资品牌垄断。
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SUV的市场份额53.4%,是唯一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合资品牌的主流车型。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774.9万辆,市场占有率只有38.4%,已经连续3年下降。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195.2万辆,占轿车市场份额的21.0%。中国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的竞争力最弱,在最畅销的10款轿车中自主品牌只有吉利帝豪上榜。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SUV销量468.7万辆,占SUV市场份额的49.5%。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抓住中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的偏好,及时推出了适应市场的SUV车型占领市场,并带动了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的提升。
中国自主品牌销量最好的细分市场是MPV,2020年自主品牌累计销量72.4万辆,占MPV市场份额的68.5%。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有上汽、长安、吉利、东风和长城,其中上汽销量253万辆,其它四家公司的销量只有100万辆左右。
2020年,合资品牌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四家,销量最高的一汽大众是207万辆,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销量都在150万辆左右。
此外合资品牌牢牢占据了高端市场,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的销量都在60万辆以上。
中国自主品牌要如何才能实现突破呢?
相比拥有强大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国际汽车巨头,民营汽车企业以及国有汽车企业设立的自主品牌发展起来困难重重。
中国自主品牌要如何才能实现突破呢?
图3:中国乘用车产量结构
自主品牌车企的机会来自市场的变化中,不论是技术变化还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把握住变化才有发展的机会。
自主品牌的第一个机会来自中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的追捧。国际汽车巨头的领先优势主要集中在轿车领域,他们在中国投放的SUV车型并不多,这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个机会。
中国SUV车型的产量从2008年开始起步,此后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轿车,在2021年SUV产量超过了轿车。
自主品牌很好地把握了SUV的计划,纷纷推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自主品牌中不仅有长城汽车这样几乎只生产SUV的汽车企业,奇瑞、吉利、广汽、长安等自主品牌最畅销的车型几乎都是SUV车型。
正是凭借着SUV车型的销售热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赚到了第一桶金,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图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自主品牌的第二个发展机会来自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电池电动机取代发动机变速箱成为汽车的驱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国际汽车企业失去了长期积累的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而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等新技术上不仅没有优势反而处于劣势之中,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
技术革命对国际汽车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些巨头在技术革命中都步履迟缓,这可能颠覆全球汽车工业的格局。
新能源汽车革命发生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2010年前后比亚迪的F3DM和特斯拉的Model S汽车先后交付。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落后了西方国家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不仅丝毫不落后,甚至领先绝大多数国家。不仅比亚迪早早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在2015年前后先后成立。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5%,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迎来了爆发,真正让中国领先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华为、小米的加入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发展高潮的来临。
2020年后,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显著加速:2021~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分别快速增长至13.9%、26.3%和35.2%,到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甚至超过了50%。
图5:合资品牌销量对比
以大众、丰田、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国际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时代转型缓慢,这些汽车企业至今都没有推出任何有市场影响力的车型,这给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留下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2023和2024这两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甚至主动发起了价格战,进一步蚕食国际汽车巨头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和汽车售价在2024年的快速下滑使得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迅速面临生存危机。
除了丰田所有合资品牌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相比2020年都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上汽通用的销量减少了70%,东风日产的销量减少了43.8%,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销量均减少了40%左右,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销量减少了20%左右,只有丰田勉强保住了销量水平。
图6: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
2024年前11个月中,除了3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在60%以上,2024年全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必定超过60%。
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十分惨烈的一年,合资品牌即使大幅降价也依旧无法维持其市场份额,大众、日产等国际汽车企业已经陷入亏损。
从各月份的变化趋势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提升,10月和11月两个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了70%。
国际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在短期内看不到改善的迹象,自主品牌的新产品则不断推出,2025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达到75%以上都很有可能。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销量上实现了突破,在汽车销售价格上更是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价格很难达到人民币20万以上,中高级车型完全是合资品牌的天下。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个趋势被彻底扭转:华为问界M9的平均售价在50万以上,上市一年累计大定超过20万辆,销量在50万以上车型中高居榜首。
不仅仅是华为汽车,比亚迪的仰望系列、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直接把目标销售价格区间定在20万以上,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而中国将是新能源汽车革命的领导者,国际汽车巨头构建的竞争格局将在这场革命中被彻底颠覆。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全球第一,中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动力电池供应体系,在汽车智能化的研究方面也领先于国际汽车巨头。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胜负已经在中国市场决出了胜负,这个竞争从2025年开始将逐步扩散至全球市场,并逐步攻入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强国。
为什么市场变化才是后发者的机会?
因为在领先者的优势领域竞争难度太大了,技术、品牌、供应链、销售体系等所有方面后发者都不如领先者。
以中国乘用车市场为例,合资品牌在轿车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八九十年代中国批量生产的轿车全部都是合资品牌轿车,自主品牌要到2000年后才逐步发展起来。
2000年,合资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即使发展了20年到2020年,合资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高达80%。这20年中,中国轿车销量增长了1000万辆左右,市场的增量主要被合资品牌轿车拿走了。
中国自主品牌即使发展了二十年,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中级轿车以上的细分市场几乎完全被合资品牌主导!
这就是先发者的竞争优势,后发者是很难超越的。
属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第一个春天是从2009年开始SUV车型的流行,而合资品牌开发的SUV车型并不多,很多市场存在空白。
这给了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机会,而中国自主品牌也充分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开发了代表性的SUV车型并大获成功,比如长城的哈弗、吉利的博越、奇瑞的瑞虎、广汽传祺GS4、长安汽车CS55等。
正是凭借着SUV车型的成功,中国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站稳了脚跟,自主品牌的销量逐步能够达到百万辆的级别,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2020年中国SUV的销量首次超过轿车,而中国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与合资品牌基本平分天下,与轿车市场的截然不同。
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二次机会是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在这个全新的领域合资品牌不仅没有领先优势,在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速度上反而明显慢于自主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彻底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品牌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技术超越。
外资品牌中除了特斯拉,其它汽车巨头基本都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反观自主品牌,不仅有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比亚迪、奇瑞、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同样优势巨大。
比亚迪是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最大受益者,2020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还不到50万辆,2024年则达到了427万辆。
不仅是比亚迪如此,奇瑞的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增加2024年的246万辆,吉利从2020年的增加到2024年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推进,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优势还将进一步扩大。
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后发者必须要先求变,在别人的优势领域竞争机会是很渺茫的。
幸运的是,中国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有能力支持民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革命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