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引述《简氏防务》给成都六代机做了建模图
【本文由“厌恶虚伪和双标”推荐,来自《欧美军事专家热议中国新一代战机,认为可能将在未来空战中被委以重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外网引述《简氏防务》给成都六代机做了建模图:
如果以这张图的参数作为参考,则可以分析出,歼-36的巡航速度在2马赫左右,达不到很多人以为的3马赫甚至更高的速度。
图中这个θ角,就是机身轴线与机翼最边缘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大概是32°左右。 计算这个角度有什么用?跟飞机速度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飞机超音速飞行时,声波会形成一个以飞机前端为顶点、飞行方向为轴的圆锥(如图下),称为马赫锥。歼-36机翼全段的夹角θ大概65°。
如果要把飞机全部藏在马赫锥里,飞机速度不能超过1.89马赫。如果只考虑前段后掠角藏进去,后段让一部分机翼(也就是虚线之外的那部分)暴露在马赫锥之外,那最大速度就可以达到2.36马赫。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马赫锥之外的那部分机翼,阻力会非常大。所以,这就是用三台发动机的原因,增加的那台发动机是用来抵消这个阻力的。
不能指望一款超过50吨、携带了大量空地武器的飞机,能飞到3马赫。长时间的高速巡航,比短期内的快速冲刺,意义更大。如果歼-36真的能实现1.89马赫的超巡,那么极速2.36马赫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