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核心的是事情将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由4亿扩大增加到8亿
【本文由“多佐罗夫同志”推荐,来自《【问诊2025中国经济】曹远征:中国最重要的事是,不能总看美国的眼色行事》评论区,标题为多佐罗夫同志添加】
曹远征的这篇采访文章,可能就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
一是去全球化问题。
世界已经开始了去全球化时代,发端是英国脱欧。不是某位美国总统的个人意见,是美国西方建制化的安排。
去全球化的根源,是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利益相冲突,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在国际秩序与规则方面,美国现正在打碎现有国际规则,不想再当世界警察,维持国际秩序。
在经济秩序方面,美国不愿再提供世界公共产品---美元。
美国也不想再为世界产品,提供最大的国内市场。
下一届川普政府,开始退世卫生组织,退巴黎气候协定,退北约,退WTO,退联合国。
将来美元或许也可能以比特币为锚
二是今后世界趋势。
世界可能要重新进入列强时代。
今后,世界交往的规则,可能就是以实力和地位说话。
国际、地区的矛盾会上升,国与国,民族矛盾、冲突会上升。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都是去全球化的结果。
超主权货币没有生存的空间。(不会有金砖货币)
世界三大板块金融、制造业、资源板块,要重组。
人民币国际化,与制造业大国是一对矛盾;与14亿人的就业是一对矛盾。
作为国际货币,要维持国际流动性,必然要有大量的逆差,输出人民币。制造业就必然萎缩,走上美国金融的老路。
将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不是现在意义上,类似美元的国际化。
三是中国的对策
国际上,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战略。
国内,今后主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成为世界市场。就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全方位扩大内需”。
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14%以上,进出口占国内GDP33%,未来想在出口上提高份额是基本不可能了。
对美出口,对中国的重要性正在下降,现在已经下降到第三、第四位。
中美全球竞争,本质是谁能主导世界市场。
现在美国市场的强势地位,是把商品卖到美国,能拿到了硬通货---美元。
一带一路是中国大市场的延伸,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外部延伸。
人民币国际化,或成为全球南方货币,结局肯定是重蹈美国的覆辙,这是主权货币本身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当前,最核心的是事情还是要全方位扩大内需;提高中国的居民收入,然后将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由4亿扩大增加到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