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女公司”落得一地鸡毛?
这两天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张截图。作者原本是个“女权博主”,并加入了“全女公司”。但八个月以来,却被搞得身心俱疲,最后不得不要求辞职。
有人去翻了这位网友在X上的过往发言,证实其所言非虚,之前确实是“女权博主”。
图中描述的现象也很正常。
对于人群来说,个体的好坏优劣本来是不分性别的。但以现代女权思想得到的“全女公司”,其问题并不在于它用性别做筛选,而是用价值观做筛选,筛出了最不好相处合作的一群人。
现代女权鼓励个人极端自私自利,最好是完全不付出任何东西,而能捞的全都捞光。这在现代女权的价值观里,称之为“觉醒”。
有人亲身实践过“觉醒”之后,发现还不错,占了不少便宜。
而且讲奉献难,讲自私还不容易吗?自私自利了还能得到“觉醒”的美誉,简直是无本万利。因此这样的价值观就迅速传播,美其名曰“支教”。
但有个问题,极端个人主义“觉醒”之后之所以能占到便宜,恰恰是基于它周围的人不那么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的缘故。所以“发疯”之后,周围的人就退让了,让渡出了一些利益。于是现代女权就很沾沾自喜:媎妹们,发疯有用!
那么当一群极端个人主义的人被放到同一个单位里面,要合作完成具体的生产经营的时候呢?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那里索取并推卸责任,而自己则一毛不拔还要人哄。
极端个人主义者只能较好地活在一个大环境上不是那么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里,如果聚了堆,他们之间自己就会打起来。
同理,现代女权主义教徒们只能较好地生活在他们口中的“父权社会”里。这不是性别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