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的寒冬,本质是电影资本在对抗自己的衣食父母

500

以这一年多时间的电影为例:

《热辣滚烫》为代表的炒作电影,影前宣发疯狂炒作主演减肥,影前宣发跟影片本身没一毛关系;(关键词:炒作)

《逆行人生》充满了上位者想象中的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傲慢,新世纪的“何不食肉糜”;(关键词:傲慢)

《我本是高山》充满了制作方的扭曲价值观,抹黑张桂梅校长,将“爱情”作为其坚持的驱动力。对党有关的一切事物犹如洪水猛兽避尤不及,完全不相信共产主义信仰;(关键词:反共)

《749局》为代表的烂片一次次打着科幻电影的旗号把观众骗进电影;(关键词:欺骗)

《满江红》这种三观不正的剧本杀烂片,通过操作市场、操作排片、偷票房、幽灵场,压下了真正的高质量电影《流浪地球2》,拿下了票房第一;(关键词:操纵)

《好东西》这种打拳片,把影院最大的消费者---“情侣”和“家庭”,直接一拳打死;(关键词:打拳)

《雄狮少年2》的导演在第一部的眯眯眼让全体人民不满后,依然坚持眯眯眼,誓死对抗全中国观众!(关键词:辱华)

《各种流量电影》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挣普通电影观众的钱,直接就是奔着赚饭圈的钱去的。哪怕拍出一堆臭不可闻的垃圾,让全中国普通观众反感;(关键词:饭圈)

总的来看,这一年多时间的电影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炒作、傲慢、欺骗、操纵、打拳、反共、辱华、饭圈

你们发现了没有,上述种种,最后都指向一个本质:电影资本在对抗自己的衣食父母,即对抗全体中国电影观众。

打个比方,你开一家电影院,带着一群人手里拿着凶器在里面等着,进来一个观众就打一顿,有的打的鼻青脸肿、有的打的头破血流、有的直接打死,先不说法律的制裁,几天之后你抱怨没人来你这看电影了???

电影资本为什么会这样?是境外势力?是阶级隔离?还是资本洗钱?你们说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