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排队停车比看病久”,怎么解决?

“医院内部车难停,医院周边车难行”,在不少城市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法治日报》近日走访北京、江苏、河南、广东等地多家三甲医院看到,早午间就医高峰时段,医院门口主、辅路被围得水泄不通,车流移动非常缓慢,有时几乎一动不动;有的地方,鸣笛声、叫骂声此起彼伏,场面较为混乱。在一些医院,甚至出现了高价带路停车的“黄牛”。

报道称,天津市民李先生曾前往天津某医院就诊,排队20多分钟好不容易进入停车场,但找停车位又用了好长时间,兜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合适的停车位,最后只能又开了出去。他观察到,除了医院停车位不足外,一些医院位于繁华地段,有游客、居民将车辆停在院内,加剧了停车难问题。

针对这一难题,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刘志伟认为,在供给端,应当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有效实践探索的稳定性。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医院开始探索差异化收费、与周边机构合作、增设摆渡车等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但尚未转化为普遍性的法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此,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医院区分就诊车辆和非就诊车辆差异化收费的合法性,并建立多元主体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政府力量为牵引,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引导、鼓励医院周边停车设施运营机构与医院共享停车位,建设“停车+换乘”(P+R)停车设施以实现停换衔接。

微信公众号“人民网评”发文指出,停车难最直观的结果是,医院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混乱,会影响交通秩序,给过往车辆及患者就诊带来不便。更严重的是,占道车辆可能会堵塞救护车辆的“生命通道”,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针对医院停车难,近年来各地已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例如集中治理医院周边交通、千方百计扩充停车位、推行差异化收费,防止非就诊车辆挤占医院停车位等。

文章称,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停车难题,还需“里应外合”。内部挖潜,医院要秉持“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通过规范标识指引、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倡议职工腾退停车位等手段,让现有停车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外部配合,有关部门应协同发力,优化医院周边的道路设计和交通资源的分配,实现合理分流;引导医院与周边单位实现停车资源共享;对“黄牛”索要高价带路停车等乱象予以打击。作为就医者,也要合理规划出行,遵守停车秩序,礼让重症患者,为“医”路畅通贡献一己之力。

观网小伙伴,你遇到过医院停车难问题吗?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