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影没人看了?“我的观点是,过去几年太过迎合下沉市场”
微博@音乐与山考槃在涧:
最近微博和小红书频繁出现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电影没人看了?
主要观点大概是几个:
- 当初满江红票房造假,明明没有浪球的2好看,明明电影院没人,结果还有票房;
- 资本吃相太难看,强捧小鲜肉;
- 没有引进好看的大片;
- 不是国师就是开心麻花,再不然就是贾玲女权;
- 都去刷抖音了;
- 电影票价太贵。
这些观点本身也有颇多争议,以我看来,真正的大问题,是过度迎合下沉市场,下沉市场一开始图个新鲜,从2015年起捧了几年造成虚假繁荣,给内容生产方错误反馈,后来下沉市场彻底被碎片化吸聚抛弃电影,但内容已经生产出来了。适合下沉市场的内容,根本不会被真正的、愿意持续付费的电影观众接受,最后内容生产两头不讨好。
以上那些讨论,都是表象,本质就是,电影既有商业成分,又有艺术成分;既有娱乐成分,又有启发成分;彻底抛弃艺术和启发,只追求商业和娱乐,一定不好看。
想起前年有位朋友跟我说,他跟很多影视从业者聊过,说这些导演们就两个观点:
- 电影就是娱乐;
- 编剧水平太差。
当时我就不同意,现在回过头来看,水平差的是制片人和导演;从业者有这样的认知,只能说极其幼稚和可悲。
我始终认为,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网文、某些短视频,生产者不能只当成娱乐来写;读者也不能只当成娱乐来看,你可以娱乐占9成,启发占1成;如果娱乐占10成,最后一定会“xx越来越不好看”。
李子柒复出之后发现离开三年江山还在,中间一大堆博主想复制都没能成功。
我没看完李子柒的所有视频,看过大概十来个。我觉得究其原因,李子柒的视频里,除了娱乐,美学之外,还有别的东西。
重复我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商业要谦卑,文艺要傲慢。
现在读者普遍傲慢,觉得自己啥都看过;创作者则普遍谦卑,觉得要迎合取悦观众。最终大家都会输。
现在一个普遍逻辑就是:现在内容太多,看不过来,所以要走马观花看强刺激。实际上,在负反馈形成之后,真正的逻辑是:在“不认真看内容”和“反正他们都不认真看内容”这两个互相助长的供需双方的共同看法的合谋下,内容确实越来越烂,越来越不经端详。
我作为一个内容生产者,管不了别人,就只能自己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哪怕一个读者也没有,也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