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此青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植根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基因。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画,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广大青年要让生态理念、生态实践、生态责任“持续在线”。让生态资源变成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为“好风景”带来“好前景”,以绿色发展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深度,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推进,绿化祖国、保护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放眼神州大地,处处“绿意”涌动,处处都是“好风景”。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起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地球母亲减压减负,让山川林木葱郁,让江河湖海清澈,共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紧跟时代步伐,勇立绿色发展潮头,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要关注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同时,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研发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参与生态修复项目,展现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携手并进,共同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植”此青绿,绘就新时代“千里江山图”,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努力搭建政府与社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共治桥梁。要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节能环保知识、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积极传播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共同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携手共进,汇聚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让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