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基斯坦满大街都是日本二手车?
图源:网络
如果一个日本人走在巴基斯坦的街头,他一定会在陌生中感受到一丝丝熟悉。
因为巴基斯坦满大街跑的,都是日本车。
不仅仅是suzuki(铃木)、toyota(丰田)、honda(本田)之类的小轿车,甚至还有各种大阪病院、某某麥屋、熊本消防之类的面包车、小卡车等。
只不过,跟日本街头的车相比,这些车看上去要沧桑许多。虽然我分辨不出来车辆的型号,但从外观上也能看出来已经很旧了。
日本人的车个头比较小,这可能跟日本人的身材比较瘦、街道比较狭窄有关,在巴基斯坦,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大男人挤在矮小的老铃木车里,胳膊肘伸在车窗外,掰着方向盘,有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在来巴基斯坦之前,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旧车。因为中国的车过了一定的年限就要报废,因此你在路上看到的车大多比较新,但在巴基斯坦,有的车年纪比我还大、已经五六十年了,依然在路上穿梭。
为什么巴基斯坦的街上会有这么多老旧的二手车呢?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日本车?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买新车,太难了。
新车在巴基斯坦有多稀缺呢?讲一个我朋友的亲身经历。她刚来巴基斯坦的时候,为了方便出行,打算买辆车。初来乍到,由于担心二手车水太深,所以为了省心付全款订了新车。结果就是,现在距离她付钱已经过去快一年了,车还没有拿到。什么时候能拿到呢?不知道。
所以说,在巴基斯坦,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新车。并且,由于汇率一直在跌,卢比贬值,通货膨胀,一年前她付的全款,现在已经贬值了三分之一,完全不足以支付一辆新车的价钱。等未来拿到新车的时候,如果卢比贬值更多,新车的价格将会更贵,到那时她需要再补交钱。
为什么迟迟没有新车呢?
因为巴基斯坦为了推动汽车企业在本地设厂生产,对进口汽车征收100%的高额关税,这确实促进了日本本田、丰田、铃木、韩国起亚、中国长安等一系列汽车品牌在本地设厂,但由于主要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因此本地工厂只是进行组装。
此前,由于巴基斯坦本土汽车市场规模较小,因此装配厂只有在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生产,这就导致消费者从付钱到提车之间有着很长的时间间隔。与此同时,由于汇率下跌,卢比贬值,零部件进口价格高涨,因此新车价格会随着时间水涨船高,消费者也不得不承担由此带来的价格涨幅。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巴基斯坦脆弱的外汇储备,有的时候零部件干脆无法进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进口零部件之后,本土的组装工厂无法开工,自然也就无法交付新车。因此消费者付了钱,却迟迟等不来新车,这种情况下,二手车自然也就成为一种更优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二手车不仅成为了比新车更优的选择,更是成为了“保值利器”。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花大价钱买了一辆新车,开了五年,把车卖掉,价格比你当初买的时候还高,你不仅白开了五年,还赚了一笔。听朋友说,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巴基斯坦,这笔投资要比银行20%多的存款利息来得还更靠谱一些。
那为什么这些二手车大多都是日本车呢?
出于好奇,我查了一些资料,主要还是因为便宜且好用。这些二手车大多是在日本国内被购买、使用后,由于日本车在国内的折旧率很高,因此被卖掉,出口到巴基斯坦。
人们相信,日本车比本地组装车质量更好,一方面,他们认为日本汽车制造业非常先进和规范,哪怕是在巴基斯坦组装的日系车,也是较为低端、在日本国内已经过时的设计,只能在巴基斯坦境内销售。由于生产车间的简陋和工人培训的不规范,其性能和标准不如日本国内的车。另一方面,日本的二手车拍卖体系非常完善,其出口的二手车在全球占有很大的市场,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透明且值得信任的市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日本二手车的价格相对便宜。除了本身价值低之外,二手车的进口关税也不高,今年更是取消了1800cc以下的关税。除此之外,据说人们还可以通过行李、礼物等各种形式,将二手车运进来,这就更加方便了二手车进入巴基斯坦。
这样看来,巴基斯坦车的市场是不是跟国内很不一样?
不过呢,旧车很多也有好处,比如喜欢古董车的朋友有福了,这里的老车不仅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而且可以正常上牌,只要能正常行驶,就可以开上路,时不时在街上就能见到。除了破破的老铃木,上档次的古董车也有,比如老款奔驰、凯迪拉克、大众甲壳虫之类。
图源:“春晓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