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评价农业合作化运动?改革开放为什么要选择从“瓦解”人民公社开始呢?

《转自公众号 原创:纵观历史2020。

毛主席为何反对包产到户?真相揭开令人直呼:高瞻远瞩

河北周家庄公社,全中国仅存的唯一一个人民公社,他们一直坚持用毛泽东思想建村。

到2022年,全公社村民平均收入3万元,高于普通农村,村民平时有生活和电费补贴,退休有养老补贴。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当年毛主席一直反对包产到户,老人家被称为至少看到未来50年的伟人,确实是高瞻远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

从给地主种地,只能混得温饱,到拥有自己的土地,种出来的每一粒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全国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的粮食都增产增收,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问题,农村两极分化严重。

1953年,农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也就是人民常说的吃大锅饭,挣工分,多劳多得,这时的土地归集体所有。

既然做多做少都是大锅饭,那肯定会有人钻空子,不好好做事,这时期,粮食收入减少,有的地方甚至有农民饿肚子。

大家都很疑惑,不是说人民公社好吗?为啥还有人吃不饱饭?这种情绪弥漫在整个公社内,也反映到上级。

到1961年,曾希圣在一次会议中提出“责任田”,即把田分到农民手中,并把其中的优缺点,都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老人家听后,没有当场表态,只说:你们可以小范围试验,如果效果好,能看到粮食增收,确实是大功一件。

毛主席对待这件事,态度非常谨慎,后来主席让工作人员告诉曾希圣,责任田,最好从小范围开始。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曾希圣再次向毛主席证明,责任田制度,利大于弊,老人家再次开口,这样的话,你们可以稍微多搞一点。

秋收以后,曾希圣主导的责任田,粮食增收,效果显著。毛主席知道后,很高兴,问曾希圣:现在粮食收成高了,是不是可以把责任田变回来?

曾一时没能搞懂毛主席的意思,既然都已经有成效,为何还要变回去呢?

第三年,主管农村工作的副总理邓子恢提到,希望能在农村落实“包产到户”,他之前在农村实地调研,发现这项措施到位,可以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没想到,这一提议被毛主席严厉批评,主席说:从古至今,中国搞了几千年小农经济,搞好了吗?我们还要继续搞下去吗?

主席甚至说,一旦放开,那你们可以看到,不用多长时间,农村会出现阶级分化,会出现资产阶级,甚至会有人讨小老婆!

在场的领导都懵了,他们认为包产到户和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兼容,还能增加粮食产量,肯定是有利的。

为此,毛主席特意亲自到农村去做了调研,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都有主席一行的身影。

回来以后,尽管刘少奇、陈云等领导也多次跟毛主席提议,老人家仍旧不同意实行包产到户。

时间已经来到21世纪初,很多事当时来看,会百思不得其解,然而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从现在看以前,就能理解,为什么毛主席一直不同意包产到户?

当时,新中国经历连年战火才刚成立,面对周边和世界上强敌环伺,最重要的,就是走自己的道路。

集体经济可以很好的发挥国家的指挥作用,农村实行集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干大事,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

从毛主席的角度来讲,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集体主义才是社会主义,也只有集体主义才能保证,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只有土地共有,才能确保农民不会突然又失去土地,陷入困境。理解了这些,才真正理解毛主席的担忧和远见。

纵观历史2020》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国力已经有了巨大的提高,现在回过头去看: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评价农业合作化运动呢?改革开放为什么要选择从“瓦解”人民公社开始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