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从自治区到自治州——有诸多全国第一全省第一,红河州下面还有一个红河县

      许多网友大概只知道红河州地处云南省南部并与越南接壤,但却不知道红河州在全国全省的几个第一,也不知道红河州辖内为什么还会有一个红河县,更不知道红河州的前身曾经还是一个自治区。

      一、先说说红河州在全国全省的诸多第一

      第一,1905年,中国内地第一间咖啡馆在蒙自诞生,取名“滇越铁路酒吧间”。

500

       第二,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一百多年前,在滇越铁路重要枢纽——蒙自碧色寨,法国人在这里的红土上修建了一块网球场。

500

      第三,滇越铁路是全球最长且迄今仍在运行的唯一一条米轨国际铁路。1900年法国滇越铁路总局在蒙自成立;1903年滇越铁路云南段开工建设;1909年火车通到蒙自碧色寨;1910年至昆明全线竣工通车;2003年,这条路停止客运,只留有少量货运。

500

      第四,诸多云南“第一个”。这座小城诞生过云南省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家外国银行,第一座火电站,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

500

      二、我们再说说红河州辖内为什么还会有一个红河县

      许多网友知道红河这个地方,但也很为“红河”这个称谓纠结。

      最直接原因是现今的红河州下面还有一个红河县,因而闹出很多带有喜感的故事——有些朋友要到红河州首府蒙自市公干,却阴差阳错到了红河州的辖区县红河县;有些网友要坐高铁到蒙自市,就因为在“红河”“蒙自”2个选项中“艰难”选择“蒙自站”身体却没能坐到高铁线上(“红河站”主要服务于高速铁路、“蒙自站”则服务更多类型的铁路线路)……类似的笑话还很多。究其原因,这与红河州的许多历史元素有关。

      (一)从“元江”到“红河”

        500

      在红河州乃至全中国,“红河”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解放前是没有的,而是后来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陆续出现了“红河”这个称谓。

      要厘清这些个为什么,就要先理清“红河”这个称谓的由来即历史演化过程。

      作为行政区划出现“红河”这个称谓,源于境内流淌的一条国际河流——红河(1949年10月前称“元江”)。经考证,红河源头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红河源村密驴摩彝族村北面哀牢山脉起始段——龙虎山,流经现今云南的大理州、楚雄州、玉溪市和红河州共4个州(市)的17个县(市)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的12个省。由于流域多红色沙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故称“红河”。

      坦率讲,第一次出现“红河”这个行政区划称谓主要源于中共滇南地委关于建立“红河县”的决定。1949年10月21日,中共滇南地委在元江县(今玉溪市)邓耳村召开地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滇桂黔边区党委副书记郑伯克10月17日在新平县扬武镇主持召开的滇南、思普、滇中三区地委代表联席会议精神。会议作出了关于现阶段军事行动的部署,作出了各县、区摧毁国民党地方政权,建立健全县、区人民政府;划出石屏、元江、建水三县元江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迤萨镇设置县,将元江河流改称为红河,象征元江两岸即将获得翻身解放,五星红旗将插遍元江两岸的村村寨寨;根据迤萨镇的地理位置处于红河岸畔的特点(今红河县北与石屏县隔元江相望,境内河道长45.28千米),县名就称为红河县。

      (二)自治区名是“红河”,辖内县名也叫“红河”

                                                                                   500

​      第二次出现“红河”这个行政区划称谓,则主要源于1954年1月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的建立。

      云南不同于其他省份,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自治地方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等15个少数民族的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云南,为特有少数民族。

      解放前,红河南部的广袤地区地处中越边境一线,俗称“江外”,除今金平县外,外属今石屏、建水、元江(今玉溪市辖)、墨江(今普洱市辖)、蒙自、个旧等县所辖,历史上为土司领地。民国时期表面上废除了土司制度,实行“保甲制度”,但实权仍为土司所控制,乡保长仍然为原来的土司或其下属,仅“江外”地区就有“18土司”之称。各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奴役和压迫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据蒙自专区1954年统计,“江外”地区面积13911平方公里,有91253户449176人。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有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等民族,其中哈尼族最多,占“江外”地区总人口的60%以上。

      1950年1月,“江外”地区全境解放,各族人民迎来了新生活。在此后的短短4年时间里,在中共蒙自地委的坚强领导和驻军的强有力支持下,“江外”地区发生了4大变化:

      第一,剿匪斗争取得伟大胜利。至1952年底,境内大部分土匪被剿灭,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先后建立了3个县级人民政权。①1950年1月18日,设立金平县临时人民政府(民国时期给你的统治集团就成立了金平县政府),3月,正式成立金平县人民政府。②1950年1月27日,成立新民县,将原分属建水、蒙自、个旧3县的“江外”地区划出设置新民县,县城设在新街镇(即解放后的老县城,1995年县政府搬迁到新县城南沙镇),1951年3月中央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到新民县访问,帮助召开了新民县首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新民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951年7月更名为元阳县至今。③1951年3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设置红河县。将原分属元江、石屏、建水三县的“江外”地区划出设置红河县,县城设在迤萨镇,1952年4月改为红河哈尼族自治县。随着对敌斗争,剿匪的深入,社会秩序逐步稳定,“江外”3县逐步建立了区及以下基层政权,新生的人民政权逐步巩固。

      第三,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中共蒙自地委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急迫的工作来抓,大力培养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在红河南部边疆地区逐步培养起了一批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一些本地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了县级、区级领导职务,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至1955年,在“江外”地区2163名干部中,本地少数民族干部有800人,占干部总数的37%。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逐步成长成熟。

      第四,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解放后,“江外”地区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消灭了剥削,消除了民族隔阂,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逐步建立。团结民族上层,爱化国统一战线逐步扩大,大部分民族上层拥护党的民族政策。

      基于上述原因,中共蒙自地委于1953年6月30日向中共云南省委上报了《建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计划(草案)》,提出拟在红河南部的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以及原属河口县的马鞍底区(今金平县的马鞍底乡)建立以哈尼族为主,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自治区人民政府。

      蒙自地委在上报省委的报告中对自治区的名称、区划及行政地位、组织系统与编制、自治区政府驻地以及其他事项、筹备步骤等问题提出了方案和计划:

      (1)自治区名称:根据自治区内主要民族是哈尼族,区内有红河流经各县,拟定名称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自治区区划及行政地位:包括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以及河口县马鞍底区。总人口约35万。行政地位应为相当于一个专区,建议由省直接领导。

     (3)自治区组织系统:区内有土司区28个,为了易于行使职权,拟保留现有3个县,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辖3个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河口县马鞍底区划入金平县。县以下的区与土司区仍暂不变更,具体确定,经充分协商讨论最后决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元阳县新街,地点较为集中,自治区人民政府设此较为适宜。

      ……

      7月25日,云南省委对蒙自地委的请示报告作了批复,同意“建立自治区的计划,目前着重还是作筹备工作。一切问题不要先肯定死,必须与民族头人、群众作长期的反复协商;不搞普选;自治区不能归省直接领导,仍归蒙自区领导更为方便。”

      云南省委批复同意建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后,蒙自地委、蒙自专署及红河边工委便积极开展筹备工作,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动员,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蒙自专区派出民族工作队协助边疆各县做好宣传发动,选举人民代表等工作。召开民族上层协商会议,争取民族上层及统战人士的理解和支持。

      1953年12月25日至3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元阳县城新街镇召开。1954年1月1日,在元阳县城举行各族各届人民群众1万多人参加的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成立大会。《人民日报》也于1月6日报道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并且全文登载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向毛泽东主席致敬电》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介绍》。

500

      (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了,辖内至今还有一个置县——红河县

      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是成立了,但当时所辖的3个县中就有红河县,形成了“父子俩”都叫“红河”的奇观。但作为有直接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划内同时出现两个“红河”称谓的现实还是没有改变,之后的1957年11月18日成立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专区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组建)也依然存在两个“红河”。

      难怪许多网友甚至调侃:把州府蒙自市改为红河市,把红河县改为迤萨县更为合适。

      当然,仅是笑谈罢了,全国类似的有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划地域名称重叠的也不是红河一家,譬如长沙市与长沙县就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