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美国制造业还想回归?

特朗普总是念念不忘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总是想着要振兴美国制造业。

但这想法是错的,他选择的手段更是错上加错。

有趣的是,每当特朗普嚷嚷着加征关税时,网上总会有一波莫名其妙的舆论焦虑。估计《美国制造业回流,超乎我们的想象》、《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种标题又要出现了。

然而,关税能解决美国的毒品问题吗?能解决美国的枪支问题吗?能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吗?能解决零元购问题吗?

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制造业回流问题。

500

所以,有些人在网上也不必做“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白日梦了。

覆水难收

美国制造业被掏空,并不是特朗普的责任。但作为一名亲眼见证过美国制造业辉煌时代的美国老人,他接受不了今天的现实。

美国制造业覆水难收,再想它回来,纯属自欺欺人。

500

MAGA们知不知道自己戴的这顶红帽子来自哪里吗?

批发价一顶10几元人民币,美国进口商在美国一顶能卖20美元。

哦,到了美国不能叫卖,得叫捐款回赠。

一顶小红帽,就是美国制造业的缩影。

美国是生产不了小红帽吗?当然不是。

因为在美国生产,各方面成本都要增加,企业无利可图,顶多只是微利,所以不如去进货。

大型企业早早地离开美国本土,逻辑也是一样。

美国企业要为资本服务,要确保投资人盈利,哪里成本低,就往哪里转移,企业发展方向就是根据资本逻辑来制定的。

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无法靠行政手段改变这一方向。

这叫“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美国企业全是“贼”。

美国是何时掉落“制造业第一大国”帽子的?

制造业第一大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轮转。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戴上了这顶桂冠,被称为“世界工厂”。

一战、二战之后,美国成了“世界工厂”,它不仅拥有无以伦比的制造业实力,还有能力帮助日本等附庸国恢复和发展工业产业。

1980年,里根入主白宫,推行“新自由主义”。

美国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高污染的化工业,去了墨西哥和亚马逊流域。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则向亚洲转移,于是,亚洲出现了经济“四小龙”。

很快,很快啊,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到了90年代就被掏空。

所谓中低端制造业,其实是基础制造业。

但白宫和资本集团都渴望那些高回报、高利润、来钱快的产业,尤其是金融业。

掏空就掏空吧,反正消费品同样存在,只是把那些粗活累活交给别人干罢了。

而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中华文化圈),这里的工人不仅素质较高,而且吃苦耐劳。

所以,美国企业何乐而不为呢?它们只要守住品牌即可。

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B)前董事长赫克托曾说过一句话:

“机器会坏,汽车会锈,员工会死,但品牌将永远不朽!”

这句话也是美国企业大佬们的普遍心态,要将利润最大化,只需要紧紧握住三样东西:品牌、专利、设计!

里根时代,美国企业还可以接受成本为零售价的50%。

90年代,他们贪婪到连30%的成本比例都觉得可再压一压。

为了节约成本,企业毫不犹豫地关掉了本土生产车间。

社会问题不是他们要考虑的,这些是联邦政府的事。

美国企业要的不再是本地员工,而是“承包商、承包商、承包商”。

以耐克公司来说,它们在菲律宾吕宋岛的甲米地省划出了一个生产园区。这里是“独立王国”,菲律宾警察如果没有得到美方主管同意,不能进入园区,哪怕是有人报案。

当地生产的与在美国生产的鞋子,无论在材料、做工、设计方面全部一样,但成本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唯一区别在于✔符号,贴商标的权利,由美国人完全掌握,因为有没有✔符号,价格相差几十倍。

如果谁敢侵犯✔,美国政府就要出来跟它拼命--捍卫品牌和专利。

耐克成了美国企业的效仿对象,Vans运动服饰追随耐克,关闭了加州车间,转移到了韩国。

韩国人得到了就业机会,Vans得到了最大利润,而美国人只能转改行去做服务业(临时)

欧洲也学会了,德国阿迪达斯在1993年由德雷弗斯接手后,也关掉了德国工厂。阿迪达斯发言人乔纳迪骄傲地宣布:我们只保留德国科技中心,占总生产量1%而已!也就是掌控“品牌、专利、设计!”。

但德国政府对汽车等命脉产业进行了产业扶持和外移限制,这可是德 国命根子。

而美国制造业就如同脱缰的野狗,争先恐后地向海外转移。

美国政府没有采取限制措施,毕竟,大企业谁还不是个金主爸爸。

有的美国企业还想为美国人提供长期的工作机会,留住工厂,但它们却被华尔街列入了“黑名单”。

《纽约时报》等媒体还催它,走啊,还不走,你有病是吧?

李维斯(Levi's)牛仔服饰就是典型企业,它跟不上潮流。

1997年,由于得不到金融支持,李维斯一举关闭了11家本土工厂,裁员7000人,到2000年,本土生产线几乎关停,裁员16310人。

它也走上了“品牌、专利、设计!”这条路,美国工人被踢出局。

这样的例子根本写不完……

当年,西方的财经刊物都在鼓吹产业外移,为这些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唱赞歌,但就是不说美国制造业被掏空的问题。

搞这种“经济理论”的学者,拿奖拿到手软。

这就是资本的本性,绝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到了2010年,美国发现大事不妙,“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帽子掉了。

这一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以美元计价的制造业产出,东方大国排在第一位。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美国制造业产出最多只达到东方大国的一半,虽然它的GDP总量还排在全球第一。

500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2024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占比将上升至45%,西方发达国家加起来为38%。

扎心啊,报告还预测美国制造业将进一步萎缩。

美粉生气抓狂、贩卖焦虑是没有用的,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以为拜登不想救美国制造业吗?他推出了《削减通胀法案》、《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

这都是毫不掩饰的政府补贴行为,砸下了上万亿美元,吸引三星、台积电等企业来美国建厂,美国企业如果愿意回归,补贴更大。

但一家想要长期发展的企业凭什么要从低成本往高成本区域转移?

因此,美国只能用政治手段强迫这些企业到美国发展。

然而,补贴落实到位了吗?连迪士尼都拿了一大块蛋糕,因为人家有钱买议员游说政府。

保守派还不欢迎外资收购美国企业。

11月26日,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日本首相石破茂已致信拜登总统,请求其批准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

此事收购案在美国政界遭到了多方阻挠,据说它会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

日本尚且如此,其它国家更难以收购美国那些濒临倒闭的工业企业。

这不就是叶公好龙吗?

再说,美国国内有多少人愿意从事制造业?

重振制造业,你首先得有人吧,但美国熟练工人已严重短缺,更不要说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500

2023年,美国效率最高的港口是南卡州查尔斯顿港,但在全球它只排名第53位。这里的从业者,不仅自己不想干活,还反对引进自动化设备。

政府补贴提升不了美国港口的效率,其它产业也一样。

美国还天天指责中国搞补贴,中国企业其实并没有多少补贴,但它们有红利,就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基建设施,而这些基建绝大多数是由国企完成的。

特朗普却将希望寄于关税,这必然会增加美国企业负担,企业负担增加后,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中小企业必死。

美国跨国大企业就乐了,因为它们可以廉价收购这些牺牲品。

别看特朗普总是在喊“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但他家呢?

500

伊万卡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这事很多人都知道吧?

但她在美国有厂子吗?有做成衣工人吗?空空如也。

她也是搞“品牌、专利、设计!”这一套,她老公还是个国际二道贩子。

可见特朗普有多么纠结?

作为商人,他认为制造业外移是正确的;作为总统,他却认为制造业必须回流。自己跟自己打架。

美国最致命的问题是:无法制定一个长期且全面的产业政策。

特朗普上来,废了奥巴马的政策;拜登上来,废了特朗普的政策;特朗普再上来,又要废了拜登的政策……

来回折腾,有哪个产业经得起如此折腾?哪怕是安安静静躺平也不至于这样。

当美国实体经济日益没落时,美元霸权衰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50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