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的市场之路该怎么走?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商业航天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无限的潜力与机遇。然而,这条通往市场成功的道路却充满了曲折与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与思考。
商业航天的崛起,是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的结果。一方面,航天技术在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能够为商业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撑。从运载火箭到卫星研制,从航天材料到航天电子设备,各个环节都在不断创新与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目标。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航天数据、卫星通信、太空旅游等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领域需要卫星遥感数据来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预估产量;交通运输行业依赖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与智能调度;影视传媒、互联网等行业则对卫星通信的高速率、广覆盖有着强烈的渴望,而太空旅游更是吸引着众多富有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的消费者。
从政策层面看,2024 年商业航天作为 “新增长引擎”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该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将为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复用火箭技术是降低火箭使用成本的关键,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已取得进展,未来其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 20 次,能大大降低发射成本。液体燃料的应用,如液氧甲烷,具有容易获取、价格低廉且燃烧产物清洁等优点,相关技术成熟应用后成本更可控。另外,在材料方面,使用性价比高的材料,如不锈钢来替代传统箭体结构材料铝合金,可降低制造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民营航天公司与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完善区域的企业合作,可加速航天产业与其他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一些地方已设立航天产业引导基金,出台各类专项政策,包括股权投资支持、土地出让优惠、人才奖励等,以推动产业发展。
在市场结构方面,我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中,超过 99% 的企业分布在卫星产业,其中卫星遥感类占比最高达 46.78%,卫星通信类、卫星导航类占比为 36.42%、16.07%。2019 - 2023 年期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由 0.84 万亿元增长到 1.94 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 年,在政策利好、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将迎来爆发,市场规模预计达 2.34 万亿元。
然而,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一方面是产业分布不均衡,现在主要集中于上游星箭研发和制造,中下游的关注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火箭总体方案和运载能力相似,部分遥感卫星载荷配置也雷同。当前卫星应用市场还没有打开,尤其是面向个人用户应用没有打开,产业规模不大,盈利模式还需探索优化。行业内还存在供应链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安全意识不强、耐心资本不足、对外空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不够高等问题。
政策如何支持商业航天市场发展
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已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 - 2025)》《国家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划,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航天局和有关部门正在编制相关规划,将为商业航天留出发展空间,例如研究放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等。同时,进一步优化商业航天的行业准入,加强科研生产活动许可,强化火箭、大型试验、试车台建设许可管理,优化卫星研制许可和发射许可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实质性审查,强化商业航天项目核准,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区域布局。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平等参与国家工程项目,支持新概念、新产品、低成本等先进技术研发,拓宽政府采购商业航天服务渠道,推动成立商业航天基金等。支持商业航天企业 “走出去”,支持卫星出口、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等。此外,各省市也针对自身航天产业发展基础发布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培育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同时也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可复用火箭技术对商业航天的影响
可复用火箭技术对商业航天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首先,可回收火箭可以大幅降低每次发射的成本,因为不需要每次都制造全新的火箭。其次,能够提高太空任务的灵活性,可将火箭的部件进行替换和升级,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必每次都抛弃火箭的残骸。火箭实现可重复使用,需要火箭在完成使命后安全返回地面,经检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目前,垂直回收方式在三种回收方式中应用价值最高,能够有效改善伞降回收和带翼飞回方式的问题,不限制降落区域,通过发动机多次点火减小飞行载荷、提高着陆精度,可回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核心部件。2024 年,国内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如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 VTVL - 1 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未来,随着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版 “星链” 的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产业链的协同进步也将加速构建成熟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
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
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在技术创新与转化方面,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致力于开发更小型、更高效的卫星,并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其性能和降低成本。政府通过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研究资助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优化航天器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技术转化需要将创新技术从实验室研究阶段推向实际应用,经过技术的优化、原型制作、试验验证以及最终的市场推广等过程。在产业升级与协同方面,发展商业航天需要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发射场、地面控制中心、航天器制造与测试设施等。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和改造相关基础设施,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射和运营环境,提高整体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航天技术研发、工程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人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适应商业航天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商业航天领域,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市场培育与拓展方面,积极开拓卫星应用市场,如卫星通信、地球观测、空间旅游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商业航天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商业航天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目前,产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上游星箭研发和制造,中下游的关注度不足。一方面,应加大对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卫星应用市场的开发力度,尤其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探索优化盈利模式,拓展市场应用场景,牵引星座建设,带动星箭研制和火箭发射,促进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一体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避免部分火箭总体方案和运载能力相似,部分遥感卫星载荷配置雷同的情况。优化行业准入,加强科研生产活动、载人商业飞行和空间物体再入等活动的许可管理。严格行业监管,卫星入轨、状态变化、延寿、离轨等需严格登记,保证行业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同时,加快培育建设航天产业生态圈,引导释放民营企业竞争活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商业卫星数据采购的支持力度。
如何开拓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市场
开拓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市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拓展应用场景,除了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外,积极探索新兴应用场景,如卫星互联网、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等。加强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提升卫星参与城市公共服务等。其次,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工程技术优化,使得同样重量的卫星实现更高的拍照分辨率;通过火箭构型及捆绑技术创新,将火箭运载能力提升 2 至 3 倍等。面向未来,需进一步锚定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高性能卫星平台、高效推进系统等技术前沿,潜心研发,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频率。通过科技创新将发射成本降下去,才能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从根本上降低大众进入太空领域的门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形成产业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前沿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同时,要推动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拓宽政府采购商业航天服务渠道,推动成立商业航天基金等,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真正激发商业航天创新主体的活力。
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可复用火箭技术的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卫星应用市场的开拓。只有在这些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商业航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