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称保研时高校和学生“互海”、“互鸽”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据光明网时评消息,最近,有媒体报道,在保研中高校和学生“互海”“互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500

相关链接:《光明时评:师生“互鸽”,让保研充满博弈?

这一现象指的是,学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会尽可能多地在夏令营、预推免中取得不同学校就读研究生的机会(也即是offer),高校为保入学率和生源质量也会超量发offer,但最终学生只能选择一个学校,导致资源的浪费。

该时评还提到,个别高校为了避免被“鸽”,推出了推免诚信名单,对于不诚信学生进行公示。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对改善高校“被鸽”的情况却有限。与此同时,也有些学生整理出了常“鸽”人的高校名单,用以提醒后来的学生。

并且,高校口头发出的offer最终很可能不作数,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甜言蜜语”和“信誓旦旦”以保offer。一年一度的推免,却成了高校和学生的“表演攻防战”,实在令人唏嘘。

推免,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原本是为选拔优秀生源提供便利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近年来推免规模的扩大,高校和学生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导致“互鸽”和“互海”的情况十分普遍。

该时评作者认为,推免制度的扩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升学选择的同时,也让各高校面临激烈的“抢人”现状。学生为了寻求最优录取选择,普遍拿到多个offer后再决定最终去向;高校为了保障生源质量,采取超额发放offer的方式,以确保录取率。这种双向的“竞优”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理性选择,但也加剧了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危机。

并且在现实中,不少人都认为,学校被鸽,损失不大,而学生被鸽,最坏结果就是没有学上。言下之意,还是鼓励学生在保研中尽量多拿offer,多些备选。

学生“不违约”的代价是“没有学上”。“不对等的代价”也让舆论一边倒地“袒护”学生,这其实也点出了学生在高校推免中的弱势地位。如果高校在招生考核流程、行政效率上给学生带来压力和不确定性,学生就不会将该所院系作为首选,只会不断获得更多高校的机会,以求稳稳“上岸”。

有网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讲述了自己是怎么和一个海外名校联系好,结果转头就被“养鱼”,最终被“鸽了”的经历。

500

还有人在字里行间里演示了一波什么叫保研猜疑链。

500

大家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