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妹说】长江可追豚
最近,在湖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效果十分显著:仅以长江为例,2023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8.5%。
水清河畅,江豚回归。
前不久,湖北就发布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
“追豚地图”,汇总了长江中下游多个适宜公众观测江豚的点位,横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多省市;
“赏豚攻略”,则整理了多条实地打卡路线,贴心列出了最佳追豚时间和文明追豚事项。
(图源:长江云新闻)
一
长江江豚,中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吻部短而圆、身材胖乎乎、流线型的江豚,被人们称为“江猪”;它性格活泼、口角上扬,似乎一直在微笑,因此又被叫做“微笑天使”“长江微笑的精灵”。
追豚,当然要沿着长江走。
长江曾同时拥有两种淡水鲸类——白鱀豚和江豚,还有三种鲟鱼——长江白鲟、长江鲟和中华鲟。
为什么用“曾”这个字眼?
1996年,白鱀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等级,2007年至今难觅踪迹。2013年,江豚被列为“极危”物种。2010年,中华鲟被列为“极危”物种;2022年,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作为河流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两种鲸类和三种鲟鱼的同时存在,证明长江曾经的生物资源之丰;其灭绝或接近灭绝,则警示长江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
危机从何而来?
大多与人类活动相关。
首先是水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或破碎。围湖养殖或造田等行为,导致长江中下游河流湖泊水面不断缩减、相互隔绝,江豚等水生生物丧失生存活动空间。
其次是航运。长江是世界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航线长、吞吐量大。频繁往来的船只,可能搅乱江豚等生物的声呐系统;螺旋桨等设备,也可能误伤这些体型较大的鲸类或鱼类。
过度捕捞严重威胁长江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体型之大,是由作为食物的中小型鱼类支撑的。过度捕捞导致常见鱼类资源锐减,直接减少了掠食者的食物来源,而网捕、电捕伤害长江鲸类、鲟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水体污染不可忽视。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大量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汇入长江,曾导致长江多个支流和干流河段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产繁衍。
2012年、2017年的两次科学考察显示,彼时长江江豚数量不到1100头,少于大熊猫种群数量。2021年,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可喜的是,数据已经出现转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标志性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达到1249头,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237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江豚“小久久”在水中游动(图源:新华社)
二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探索长江鲸豚类保护,最先启动的工作是自然保护区建设。1992年,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国内首个长江豚类迁地保护区。
所谓“迁地”,就是将江豚迁出原来生活区域,转移到更安全的水域,实施保种和保护。目前,国内有5个迁地保护区,大都是不承担航运功能的长江故道,生态环境与长江干流相仿,江豚在该区域的生存能最低程度被人类活动干扰,从而实现正常繁衍生息。
随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更多河段满足了就地保护要求。截至2022年底,长江流域已建成与江豚相关的自然保护区13处,覆盖了长江江豚40%的分布水域,保护近80%的长江江豚种群。
解决了江豚“住”的问题,还得让它们有东西吃。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效果立竿见影:2020年9月,多位武汉市民拍到江豚在白沙洲一带活跃的身影。2023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比2022年增加34种,其中刀鱼、胭脂鱼、鳤鱼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珍稀鱼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它们正是江豚喜爱的美食。
现在,除了“自然添丁”,江豚的人工繁育也在稳步开展。江豚“贝贝”由人工繁育,2020年野外放生。未来,更多江豚有望通过人工繁育诞生并野放,补充各保护区内种群数量。
长江可追豚,是“共抓大保护”的现实成果。而要让一代代人都能看到“水清岸绿、鱼跃鸟飞”,更需要持之不懈、久久为功地在“共抓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