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难是人贪图享乐的本性在作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大部分精英的正常生活状态,对士族来说,连生于忧患都没有,他们是生于安乐的,那他们对生活的期待就是更安乐,夜夜笙歌可能就是更安乐的一种表现吧。

刘裕为了东晋禅位而发动的北伐就面临这样的人心浮动。关中帝王之地,刘邦得了可以兴起汉朝,前秦得了可以统一北方。只有江东鼠辈得了以后,不到一年,就丢盔弃甲,撤离了潼关,还送掉了王猛的孙子王镇恶,给大夏的胡人做了嫁衣裳,又一次削弱了华夏正统在北方的影响力。

帝国长久以来都面临一个戍边的问题,西域的控制,匈奴的威胁,关外的少数民族,每一个都需要把人从温暖的南方派到苦寒的北方,这个时候,讲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都能赢,最差也能保个局势平稳。讲个人意愿,利益交换的,基本都是偏安苟且,一败涂地。

五胡乱华,逐鹿中原的本质,是汉人占据的中原生活条件更好,物质文明更高,本来可以诞生更高的组织能力,但实际上组织能力都被士族垄断给浪费掉了,一个组织的领袖,只能从残忍的血肉磨盘里磨出来,而不是口含天宪生出来,血缘,在成为领袖,乱中取胜这种情况下,有点用,但没大用处。

帝国的晚期都是这样的状况,社会资源按族群划分,普通人依靠各种生态位而获取资源,更像是和帝国中枢合作而得到的赎买,不用做啥就能获取成块的利益,军队也在这种赎买中丧失了进取的动力,最后浓缩成一句。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