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夺取谢利多沃,红军城以南大片区域成为待宰羔羊
🔻经过数日清缴残余势力,俄罗斯国防部终于官宣,夺取谢利多沃这一战略要地,同时还宣布顺便夺取了其南部的戈尔尼亚克和一只蚂蚁洛夫卡!如果说,红军城是整个顿巴斯的铁路终端,丢失红军城,将意味着整个顿巴斯失去最重要的北约补给干线,整个顿巴斯将成为待宰羔羊。按照这个逻辑,谢利多沃是红军城以南的铁路枢纽所在,丢失红军城,意味着,红军城以南以谢利多沃为分界,到乌格莱达的大面积区域,失去了最重要的后勤供应干线,防御力将锐减,已然先期成为待宰羔羊。
🔴涉及到俄军怎么夺取了谢利多沃,前一篇文章,已很好的分析了俄军在战略战术方面使用的成功所在。而夺取谢利多沃的意义,还有一些,也值得关注。
🔴应该说,谢利多沃本质上,是红军城的三大最大防线之一,红军城告破,且主力被俄军歼灭,乌军在红军城方向的抵抗力减少了一个重磅力量,必然全线震动。而俄军轻易吃掉这股力量中,有一批身经百战多次战胜俄军的从乌格莱达转移过来的部队,使得乌军少了一支俄军劲敌-克星级精锐力量的存在,红军城战场将进一步陷入困境。
🔴谢利多沃位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距离顿涅茨克市西北约40公里,隶属于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区。附近的主要城市有阿夫杰耶夫卡、克拉斯诺戈洛夫卡和红军城。谢利多沃始建于18世纪70年代,并于1956年获得城市地位。2021年,谢利多沃市区人口约为2.15万人,而包括周边九个聚居点在内的整个区域总人口则达4.02万人。
🔴谢利多沃的发展得益于其位于通往马里乌波尔和克里米亚的“楚马茨”商道上(即贸易运输路线),此路线起始于巴赫穆特。在19世纪中期,谢利多沃附近发现了丰富的煤矿资源,但直到1884年叶卡捷琳娜铁路建成后,煤矿资源才开始被大规模开发。到上世纪40年代,该地区的煤炭日产量已达4200吨,年产量约为150万吨。尽管部分煤矿在上世纪90年代关闭,但形成的交通枢纽意义仍在,但谢利多沃依然保持了其工业地位。
🔴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至2024年年中,谢利多沃一直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后方支援城市。该地是乌克兰军队供应的关键枢纽,供应方向涵盖南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
🔴此外,谢利多沃也是乌军的重要防御据点:其具有指挥制高点,使得该地在战略上极具价值。对乌克兰方面而言,谢利多沃是其防御红军城的重要支撑点。乌军甚至利用了关闭煤矿的基础设施作为防御工事。本来,是易守难攻,不应该这么快丢失。但是,俄罗斯不讲武德,致力于外围迂回包抄,让城市的优势一下子就无法发挥出来了。这里距离红军城只有20公里,俄军必然会充分利用其天然的防御优势和地缘优势,将其打造成进攻红军城-乌格莱达的集散中心。另外,由于铁路的延伸效应,俄军也必然会致力于从这个方向发难,最终向南包围和吃掉乌格莱达-库拉霍沃-谢利多沃之间的大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