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对越南和朝鲜的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根据两个友好邻国越南和朝鲜的请求,开始了对他们的经济贸易援助。
一、对越南的援助
1963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首都万人集会声援越南南方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
越南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但是不久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越南开始了艰苦的抗法民族解放战争。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越南在抗法战争中一开始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1949年9月,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派特使李碧山、阮德瑞到中国并带来了他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亲笔信,向中国提出了经济援助要求。1950年1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胡志明到达北京,亲自向中国求援。
根据胡志明的要求,中越领导人讨论了中国援助越南事宜。中国对越经济援助主要包括无偿援助与贸易援助两方面。一是中国以无偿援助的方式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其中包括粮食、油料、医药等。1950-1954年期间,中国为越南无偿提供了1.76亿人民币的物资援助。二是中国在中越贸易中对越南给予了适当照顾,使越南输出了部分当时没有市场的土产品,从中国进口了各种生活必需品,满足了抗法战争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签订,越南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中国对越南的重建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也给予了极大的援助。据不完全统计,从1955到1958年,中国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达到11亿元人民币。中越两国还签订了1958年度互助供应货物和付款的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将供给越南棉布、面粉、厂矿设备、工业用原料、医药及医疗设备。1959年,两国又签署了经济技术援助协定,双方共签署了7个文件。根据协定,中国给越南提供人民币3亿元的长期贷款和1亿元的无偿贷款,帮助越南建设钢铁厂、煤厂、造船厂、氮肥厂、电站、铁路、纺织厂、扩建造纸厂等49个工业、交通项目,并负责提供设备和派遣专家。1960年10月,为支持越南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国还向越南提供了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二、对朝鲜的援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并组成了以美军为首、由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朝鲜战争由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性的战争。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10月1日朝鲜政府和金日正式向中国请求出兵援助。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一)战争期间中国对朝鲜的援助
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政府无偿提供了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总值约人民币7.3亿元。此外,中华救济总会还运送了大批粮食等物资支援朝鲜人民。由于军事装备落后,中国用贷款的形式从苏联购买了大量武器。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在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的贷款中,用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约48%。
1953年11月23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的谈判公报中说:鉴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事业中开支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将1950年6月25日美国政府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时起截至1953年12月31日止,这一时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助朝鲜的一切物资和用费,均无偿地赠送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二)战后帮助朝鲜重建和发展经济
1953年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后,朝鲜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中国继续给朝鲜以大力支持。战后中国对朝鲜的援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援助款项和各种物资
1958—1960年,中国与朝鲜签定了3个无息贷款的协定。利用上述款项,中国向朝方提供了用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主要有煤炭、布匹、棉花、粮食、建筑器材、交通器材、金属制品、机器、农具、渔船、纸张和文具以及其他人民生活的日用必需品。从1958年至1963年,中国共承担了纺织印染厂、水泥纸袋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1962年,为了满足朝方建设纺织厂的急需,经商得朝方同意,中国政府决定将刚建成尚未使用的邯郸第三、第五纺织厂的全套设备(包括1.26万枚纱锭、3000台布机的纺织设备及相应的印染设备)拆下运往朝鲜。
战争期间朝鲜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中国不仅帮助朝鲜修复了众多的铁路线,还供应了机车、客车、货车以及通讯信号等器材。
中国的援助除工业设备 (织布机、蒸汽机车、车皮)和煤炭外,重点是提供生活消费品。仅 1954 年中国便向朝鲜出口了 13 万吨粮食(1953 年为20万吨),4000万米棉布 (几乎等于朝鲜 1955 年的总产量),60万双鞋和 30万套棉装等。
2.提供人力支援
中国派遣技工和技师帮助朝鲜进行战后恢复建设。根据中朝协议,对于赴朝工作的中国专家,朝鲜政府只需支付他们在中国所领取的同等工资(含出差和补助费)、医疗费、住宿费和交通费,不承担其他任何费用。来华实习的朝鲜员工,可以享受与中国同等技术人员或技工相同的待遇,包括公费医疗,只需支付住宿费。朝鲜政府仅承担实习人员来往的旅差费。对于朝鲜留学生,中国只向朝鲜政府收取发给学生的助学金和国内旅费。
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也积极参加了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工作。到1958年全部撤军前,志愿军共帮助朝鲜修建公共场所881 座,民房45412间,修复和新建桥梁4263 座,修建堤坝4096 条,修建水渠2295 条,植树 3608. 65 万棵。此外,志愿军官兵节衣缩食,以粮食2126.05 万斤,衣物 58.9 万件,帮助部分驻地人民渡过灾荒,还为朝鲜人民治病 188.39万人次。
3.人才培养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为朝鲜抚养了1万多名战争受难儿童。战争结束后,在3 年( 1954 年至 1956 年)内,中国收养22735 名朝鲜难民儿童,并负担负责教育这些儿童的 7186 名朝鲜公民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费用。停战以后,根据朝鲜政府的要求,其中2500人继续留在中国学习技术。此后,中国又先后接受了1万名朝鲜实习生来华学习各种专业技术。
(彭波 编撰)
参考资料: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邓力群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郭明,罗方明,李白茵:《现代中越关系资料选编》,时事出版社,1986年4月版。 5.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6.沈志华,董洁:《朝鲜战后重建与中国的经济援助(1954—1960)》,《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