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大美新疆,与观察员们寻找新时代的“马兰花开二十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在那一声震撼世界的“东方巨响”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10月10日,由二十余位观察者网新老读者组成的观察员小队,从全国各地荟聚新疆,参加由观网组织的又一次线下活动。

不同于观察者网“城市探索”系列活动之前的经验,此次活动所在的新疆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同)总面积达47.15万平方千米,是辽宁省的三倍以上。所以为了把星罗棋布的景点压缩到区区两天半的行程之中,行动负责人竹子和地道马兰人老贾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500

而且我们的行程还只是涉及巴州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

总之在行程安排确定下来之后,我和老贾就商定了“卖惨”的出发方式:

既然从上海直飞库尔勒的航班仅有早上7点的这一班,10月8日晚上我又要和施佬直播到九点多,那么再花一个小时折腾回家、加上收拾行李这些事,至少要到深夜十一点左右了。比起凌晨三点半爬起来洗漱,打车一个半小时到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完成值机,这种“平平无奇、累死自己”的方式,以及绝无可能得到报销的“机场酒店睡一晚”方案,那当然是要重温一下苦等“红眼航班”的穷学生时代了。

500

颇有一种“金牌讲师”在此上线的感觉

然而人和人的熬夜能力亦有差距。9日凌晨五点,当“破帽遮颜强打盹”的我从星巴克的椅子上爬起来洗漱时,通宵游戏的老贾仍然两眼放光,身边还多了点“上海特产”——在机场里头罗森超市买的三袋薯片。也许对于撸铁狂人老贾来说,只要嘴里有碳水,熬夜这点精力实在不算什么,五个多小时的航程足够补觉;而且航程的终点,是老贾熟悉的老家。

此前从未踏足新疆大地的我就没法如此淡定了,值机时专门选了能更好观景的左侧靠窗位,尽管要说在星巴克能睡好,这话我自己都不信,但要是在机上全程瞌睡,错过俯瞰大漠风光的机会,我这“卖惨”岂不是自作自受了?结果是在强行维持半梦半醒近两个小时后,要不是空姐开始提供餐食,大概我还是得睡到库尔勒……这都是事后的回忆了,当时眼睛睁开就赶紧望向窗外——

500

要不是再过一阵就得关遮光板了,应该还能看到更多美景

语言是难以形容初见大漠的感受的,习惯了脚下城市乡村的日新月异,俯瞰浩瀚的大漠时,仿佛上万年的地质运动,之于沙漠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当我们与观察员朋友们10日下午相聚库尔勒,并抵达行程的第一站——巴州历史博物馆时,脑海里凝固的历史又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熟悉的历史人物与名词,班超、陈汤、楼兰、土尔扈特部东归……在我们行程中非常重要的和硕县,就是随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的和硕特部在此安营扎寨至今的结果。

500

能在短暂的参观中得到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诸多体验,我们都很感谢提供了精彩解说的讲解员小姑娘,她显然不只是背熟了讲解稿而已,而是对很多相关历史问题都做过功课,使得她在面对学识渊博的观察员们的“刁难”时都能一一作答——例如对“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背后故事的挖掘。在这位本科期间学习新闻学,但出于对历史的兴趣而走上讲解员之路的维吾尔族姑娘身上,近年来文宣中频繁提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十分具体鲜活。

500

直男手机不修图拍摄,只能拍出姑娘的一点气质了

如果说第一天更多是在微缩的展板与文物间感受历史,那么贯穿第二天的漫长行程,则让大家对于“经营西域”的现实难度有了颇为直观的认识。从库尔勒市区驱车前往罗布人村寨,两小时的车程只是开胃菜,显得景区的两小时参观行程更为紧凑。不过大家还是在这个颇为浓缩的景区集中感受了外地人对新疆的“刻板印象”——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骆驼,无怪乎在这个气候宜人的旅游季打卡者甚众了。

500

并且还有竹子领衔、观察员集体射箭这种“限时返场活动”

中午饱餐一顿新疆美食之后,前往博斯腾湖畔金沙滩景区之路,几乎比上午的车程翻了倍。这使得大家在半梦半醒之间,也能感受到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红一白”——晾晒的红辣椒、采摘的白棉花、以及这些产业的高度机械化。就像新疆朋友们介绍的那样,这样丰厚的产出,光靠人力是根本干不过来的,这让大家提起部分西方媒体的造谣抹黑时,更是乐不可支。而当我们看到周边同样随处可见的盐碱地块时,就更为钦佩新疆各族人民取得这样的成就了。

500

500

500

只能说旧手机的表现力还是很苍白的,与亲眼见证的感觉多少有些差距

虽然在高速服务区歇了个脚,但大家仍然趁着七点钟天色仍亮的时候,抵达了金沙滩景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在这片沙漠中已经称得上“浩瀚”二字。尽管当天因为湖边风大、未能乘船体验一番“沙漠行舟”,但仍不乏观察员朋友卷起裤腿涉水而行,让人想起一句歇后语: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而循迹而来的沙鸥们,更是赋予了这里远超想象的活力。

500

这些特别守规矩、不“投弹”、不啄人的胖鸟们,除了吵到几乎盖过人声之外,堪称这里的“模范旅游大使”了

第三天清晨我们从金沙滩启程出发,前往很多人报名参加此次活动时慕名而来的“主菜”——马兰红山军博园。这次的车程“仅有”一小时左右,不过由于穿行在今天的马兰基地诸多试验场区之间,路旁随处可见“军事设施、禁止拍摄”字样;进入群山环抱的景区外围时,大家也目睹了正在建设的部队哨卡、以及手机信号的消失,都让观察员们更快地“进入状态”。

由于1987年之后就不再有成建制部队驻扎于此,园区内部的部队营房遗迹情况也各不相同,高级军官和核心科研人员的旧居相对完整,且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工作,那些颇有年代感的标语,频频吸引大家在此拍照留念。已经在之前被地方群众挪作他用的建筑,其“整旧如旧”就差些意思,集中展示了一些文物和展板的军博园展厅,内容上也稍显单薄,幸好有老贾这样的“马兰三代”补充了一些更为鲜活的内容,让观察员朋友们了解到更多有趣的历史细节。

500

我觉得这个合影最好

因为园区参观一路顺利,所以下午前往酒庄的行程就轻松很多。了解了以“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之后,观察员们在品酒环节也展示了丝毫不逊于充值观察员的热情,平均下来每人都买了两三瓶,老贾买的三瓶酒已经在前天被我偷了一瓶干白用于宴请老朋友@红色枪骑兵,评价确实不错。遥想一路上目睹高速路旁颇为“内卷”的各类红酒广告,“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新疆在农产品领域积极“走出去”的缩影。

500

就发个品酒前摩拳擦掌的图吧

算上当天晚饭后与观察员朋友们在茶馆畅叙的“基贾夜话”,这篇流水账到此也该告一段落。不过回想起来,还是要说一说我们为观察员打前站的第一天,不仅因为这一天的确疲劳至极,更是因为那一天我们有幸见证了那个仍在绽放的马兰。虽然只能在基地生活区采集一些素材,但对于在这里出生的老贾来说,这是难得的童年回忆,对于我来说则是一次更为难得的“朝圣”。

500

500

从2019年观摩快舟一号发射造访东风航天城,再到这次探访马兰,从20到21,正好走过五年

和酒泉基地类似,马兰基地的生活区也体现出一代代马兰人在大漠中建设出这片难得绿洲的努力。从主干道两旁烟火气十足的各种饭店商铺(价格让习惯了“沪币”的老贾极其震撼),到休闲广场、健身步道,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凡所应有的、这里几乎无所不有;但又因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新一代马兰人们为新时代强军事业的辛勤付出,使得生活区的夜晚显得颇为空旷安静。

500

感觉越是当年缺水,现在的营区里就必须得有个够大的人工湖

穿行在几乎空无一车的基地主干道上,尽管构造与很多部队营区大同小异,但随处可见的,背景带有蘑菇云的营区宣传板与雕塑,仍时刻体现着马兰的独特气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佩戴各军兵种识别符号的“迷彩服”们难得在生活区里闪现的匆匆身影,则无声地提醒着我们,今天的马兰正不断书写新时代的“马兰谣”。

500

虽然生活区没什么拍照限制,但营区总能给人一种敬畏感

就在我们结束行程,即将返沪时,得知出发机场(库尔勒)和中转机场(兰州)的航班都延误了两个小时左右。我知道这种连着数天的晴朗少云,是任何空军航空兵部队都梦寐以求的美好时节。身处库尔勒机场角落里的那些“威龙”和“战神”,意味着在此时此刻的大漠深处,比第二天的“联合利剑-2024B”更为宏大的一系列实战化演训,已然如火如荼。

500

10月19日,“战神”任务分队官宣归建

“以核制核,以正面对抗回应正面对抗”,在这次行程之前,我们见证了44年后东风再度跨越万里飞向太平洋;在这次行程之后,我们目睹了新一代中远程核打击力量的首次集中公开亮相。无论是面对敌人“纸老虎”一般的核讹诈,还是岌岌可危的常规军力“存量优势”,一代代马兰花都会继续自信地盛开在戈壁滩上,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边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