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二上下示帝帚亲生

500

甲骨文【壬(I)癸、中央方帝帚巫(☩)彔(♁)帀師姉(姊)】的共同构件【▭、I旋转90°扁H字】是界限指事符号。中间一横象征地面,两端短竖象征界限。方框▭象征界限。

甲骨文【一】《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六王毕,四海一。六合一统帽,四方平定巾。《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甲骨文【中(旗帜中部界限指事)】词例:立中、王作三師右中左。 《吕氏春秋·有始》白民 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立竿观测日影,测定冬至夏至北回归线等。神化为建木。

甲骨文【二(二横等长)、上(上横短)下(下横短)】长横(或曲线)上下各一短横指事:地上地下,水上水下,云上云下(天上天下)。《楚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 都广(北回归线一带:广东广西云南) ,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暤 爰过, 黄帝 所为。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建木耸灵丘之上,蟠桃生巨海之侧。

甲骨文【三(三横等长)、气(中横短)】天地之间大气层。《周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九地十。

甲骨文【王(正面大人顶天立地)】字形演化为一贯三,通天地人。

500

甲骨文【帝(参天大树顶天立地)、帚(枝桠向阳)、生(灌木杂草形)】词例:帝令雨、上帝若。父乙帝(小乙)、帝丁(武丁)、帝甲(祖甲)、文武帝(文丁)、王帝。帝南、帝东、其帝(简化字形)于巫、帝于方。多帚(诸妇)、多生(诸姓、百姓)。帚好(妇好)、帚井(妇妌)。《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在帝左右。《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邦殷之命。……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天帝元子:天子)

帝祭(嫡祭)。作为嫡系子孙祭祀祖先。

帝乙(小乙)、帝丁(武丁)、帝甲(祖甲)被称为帝,是活着的商王作为嫡系子孙追封。反过来也是以此自证嫡系,象征王道正统。因此,若以旁系子孙的身份掌权(篡权)进而主持帝祭,又未能获得其他宗亲认可,结果就不好了。

禘 dì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论语•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啇 dí 主根。楴 dǐ 古同“柢”,主根。(嫡系、嫡庶)柢或借蒂字爲之。又借氐字爲之。

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

汉·贾谊《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高大乔木象征王侯宗亲,低矮灌木象征士民百姓。引用为五帝、众生、百姓。《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周礼•大宗伯》兆五帝于四郊。

500

甲骨文【摘(双手奉帝)擿(彳帝双手:彳揥又)㹍(虍帝双手:虍揥又)特、嫡、適】词例:惠興㹍(嫡)。

拥立太子(特子)为王,供奉先王为帝。第十三代26康丁以前多兄终弟及,主要依靠宗亲子弟,故而字形从虍(虎)。在内而危,在外而安,往往迎立于外,故而字形从彳(行)。第十四代27武乙之后皆父死子继,主要依靠母族外戚,衍生嫡字。

拥立供奉与否必先作出选择,引用为指摘挑剔、摘录、采摘。形声字:择。

䮰 zhé 〔䮰䮮〕一种骡。

㒀 zhǎ ①无惮。②恶。

㹍 dí 公牛。

摘 zhāi 采摘、摘除。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说文》摘,摭果树实也。《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疏花疏果:人为地去除一部分过多的花和幼果,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疏花时间最好在蕾期。在花芽量多时,可以疏除细弱枝上的大部分花蕾和长中果枝因剪留较长而多余的双花蕾以及发育不良的晚开花蕾。

疏果:分枝负担,均匀留果。将多余的幼果小果去掉,使果树营养集中向保留的大果输送,提高果子的品质和产量,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

擿 tī 挑出、剔除。《汉书》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 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3.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4. 揭发:发奸擿伏(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梁元帝《玄览赋》慕张生之擿伏。

 5. 搜索。6. 探。7. 剖开;分。8. 捶。

擿 zhì 搔,挠。《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2. 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3. 古同「掷」,投掷。《庄子•月去箧》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史记•刺客列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擿 zhāi 古同「摘」:「绿桑~椹。」

揥 tì 古代的一种首饰,可用来搔头。搔头的簪。《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毛传:「揥,所以摘发也。」

 2. 语。3. 娆。

楴 dì 古代簪子一类的束发用具。

500

甲骨文【墑(矢帝)镝(矢字在下或左下)】词例:~㞢于……。弗~王。~矢。杨树达释读为镝。丁山以为射杀蘖帝(恶神)。(后羿缴封狐,射河伯。宋王射天。)

墑 dì 古同“的”,箭靶的中心。

楴 shì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篇海】式志切,音世。木名。(什么树?想象中的树)

帝祭(嫡祭)。作为嫡系子孙祭祀祖先。

禘 dì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论语•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尔雅•释天》禘,大祭也。汉儒说,禘有三。

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与「袷」并称为殷祭。

古代宗庙四季祭祀之一。

时禘。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

禘袷(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

同「谛」。细察。观者~心。《说苑》禘者,谛也,谛其德而差优劣也。

啇 dí 主根。楴 dǐ 古同“柢”,主根。(嫡系、嫡庶)柢或借蒂字爲之。又借氐字爲之。

植物向阳生长,象征妇女外嫁。引用为帝王将相、媳妇、妇联。生命。

500

衍生缔谛禘、啻、嫡敵滴適摘字,引用为缔结盟约、根深蒂固、谛听、啼哭、禘袷。不啻兄弟。嫡子、匹敵、適合、指摘、贬谪、泪滴。鸣镝。

形声字:赐予。选择。挑剔。瑕疵。這點。鸣笛。

另,豴 dí 古同蹢、蹄、蹏 tí 馬蹄牛蹄豬蹄。

衍生缔谛禘、啻、嫡敵適滴字,引用为缔结盟约、谛听、禘。不啻兄弟。嫡子、匹敵、適合、滴血。

甲骨文新親婦掃【帚帚】

……

生天地之中,高百仞,众神缘之上天。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2]郭璞 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

500

神化为建木、天柱、不周山之类。想象之物任意变化,故而帝字形变化不一(根据王辉研究,至少有四组十六种字形)。

甲骨文【帝()简化字形(近似不字)】孙诒让释读为帝。孙海波释读为帝(禘)。裘锡圭释读为帝(嫡),词例:父乙帝(小乙)、帝丁(武丁)、帝甲(祖甲)、帝丁(康丁)。祖庚绝嗣故无帝庚。

19般庚盘庚旬。20小辛颂。21小乙(奭匕庚)小乙敛。十

22武丁高宗昭。兄戊。十一

且己(孝已)祖己(孝已),未即位,追尊为王

祖戊,未即位,追尊为王

多介父(十介)【七介】:雍己,仲丁、外壬,【羌甲,南庚,阳甲、盘庚、小辛。祖庚、廪辛】。甲、戊、庚、辛

23且庚祖庚跃。24且甲祖甲载。十二

25廪辛先。26康丁庚丁嚣。十三

27武乙瞿。十四

王襄以为蒂(不:花萼)(郑樵《六书略》)。严一萍以为帝尞。张桂光以为生殖崇拜(花蒂)。

500

甲骨文【示(神主牌)、新、亲、寴宗廟】新鑿石主或新刻木主,至親子弟为之立宗廟。

【亲()】自比乔木,推论商王宗族、食邑多以木系列字命名:杏朾柳杞柏栗桑樂等,并寓意享有这些果木特产。

杏朾柳杞柏栗樂桑(女桑)喪杧林,果枼,竹

【禾口】

(楚?)

金文亲新親

自比乔木。杏朾柳杞柏栗桑樂等字多引用为地名,可视为族亲相关名称(地名兼人名)。

商王直辖区多为建筑器物地名(商、亳、高)。乔木地(杞、桑、沐、樂)或可视为族亲食邑,禽兽地(工隹、舊、淮)或可视为爪牙舊臣领地。

以灌木杂草比喻其他族群。生

音韵

木mu妇fu帚zhou

帝di亲qin

生sheng姓xing

多duo诸zhu

500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高大乔木象征王侯宗亲主干根本,低矮灌木象征分支士民百姓。继承人(太子、世子、後)选择问题。引用为三皇五帝、嫡系、合適、缔结、夫婦、众生、百姓。不啻兄弟、奚啻、何啻,指摘挑剔、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选择。赐予。《公羊传·隐公元年》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列子•力命》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

缔 dì 结合,订立:~约。~姻。~盟。2. 创立:~构。~造。~结。缔婚(结婚);缔生(联结而生);缔连(联结)。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连接也。」《说文》缔,结不解也。

摘 zhāi 采摘、摘除。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说文》摘,摭果树实也。《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疏花疏果:人为地去除一部分过多的花和幼果,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疏花时间最好在蕾期。在花芽量多时,可以疏除细弱枝上的大部分花蕾和长中果枝因剪留较长而多余的双花蕾以及发育不良的晚开花蕾。

疏果:分枝负担,均匀留果。将多余的幼果小果去掉,使果树营养集中向保留的大果输送,提高果子的品质和产量,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

歒赥 tì xī 儿童喜笑的样子。

褅 tì 裹小儿的衣被。

②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乃至兄弟反目,自相残杀。两个烂苹果半斤八两。引用为勢均力敵,指摘挑剔、瑕謫瑕疵、讁點這點這點還有這點。《老子》善言无瑕谪。《列子•力命》穷年不相谪发。《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谪我。《左传•昭公七年》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讁 zhé 同“谪”。谪 zhé 谴责,责备:众人交~。

2. 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谪戍。贬谪。谪降(降级下放到边远地方);谪发(发配边疆)。《汉书•贾谊传》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3. 变异:「庚午之日,日始有~」。

擿 tī 挑出、剔除。《汉书》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 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揥 dì 舍弃。《文选•陆机·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瓋 tì 玉的斑点:“寸之玉必有瑕~。”

藡、蔐 dí 古同“荻”:“~苗类絮,而不可为絮。”

荻 dí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敵 dí 勢均力敵。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战国策•秦策》四国之兵敌。注:「强弱等也。」《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国语•周语》敌国宾至。《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偙儶 dì huì 困急不堪。

腣 dì 〔~胿〕腹部肥。

囊膪 nāngchuài 猪胸腹部肥而松的肉

崥崹 pí tí 

媂 dì 〔点~〕女貌。2. 古书上说的神名。媂 tí 古女子人名用字。

③沟通天地,代代传承。层层传递,揣摩上意。引用为上帝、谛听、真谛、鸣镝。传递、根深蒂固、马蹄牛蹄猪蹄、采摘。《三国志》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聊斋志异•促织》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镝矢(内部有三个小空洞的箭头。射出时会发出响声,因此也叫鸣镝)。汉· 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遆 dì 古同「递」。傳遞,传递。

蒂 dì 古同蔕 dì 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瓜熟蒂落;并蒂莲。花蒂、瓜蒂。蒂芥。

豴 dí 古同蹢、蹄、蹏 tí 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谷梁传·昭公八年》马候蹄。释文:「蹄,马足也。」

樀 dī 《营造法式》檐,其名有十四…三曰樀。(可能是供人攀登上屋顶的部分结构)《篇海类编》樀,机上卷丝器。

瓴甋 líng dì 长方砖。(可交叉堆砌,鳞次栉比)

④临终遗嘱,继承财产债务,相顾泪眼。後人为先人立宗廟并四时致祭,新鑿石主或新刻木主,至親子弟为之服衰。引用为示意、宗庙、新旧、亲自。泪滴如注。啼呼(哭叫,叫唤);啼饥(因饥饿而号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惨);啼咽(悲哽)。【禮·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列子•力命》若何滴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渧 dī 古同“滴”。渧 dì 水慢慢渗下。2. 精液。

渧 tí 古同啼、嗁 tí〈动〉哭,出声地哭:~哭。~泣。悲~。~笑皆非。《吕氏春秋•察今》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说文》謕,同嗁。注: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

滴 dī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落。~翠。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水成冰。~漏(漏壶)。

 2.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汗~。

 3.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水不漏。两~墨水。

音韵:

赐ci啻chi帝啇禘镝di

墑 dì 台阶。2. 古同“的”,箭靶的中心。

䎮 tì 不耕而种。

䐱 zhāi 挑取骨间肉。䐱 zhài 肥貌。

䮰 zhé 〔䮰䮮〕一种骡。

䵂 zhí 糏。米麦碾压成的碎屑。

㒀 zhǎ ①无惮。②恶。

㹍 dí 公牛。

䁤 chè①泽眼。②〔䁤䁺〕目明貌。䁤 zhé 目竖。䁤 huǐ 恚视。

䊞 zhé①同“籷”。②坏米。

籷 zhé ⑴ 软熟相粘的饭做成的饼。⑵ 黏。

啻 chì 〔不~〕a.不止,不只,如「~~如此」;b.不异于,如「~~兄弟」。

 2. 但,只:何~。奚~。

〈副〉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如:不啻如此

……

甲骨文例句:

合集 8 2 □□卜,鼎(貞):丁帝十牢。 賓三

合集 94 1 王(占)曰:“帝隹(唯)茲邑※,不若。” 典賓B

合集 94 3 壬寅卜,𡧊(賓)鼎(貞):若茲不雨,帝隹(唯)茲邑※,不若。二月。 典賓B

合集 217 4 隹(唯)帝臣令。 典賓B

合集 405 …方帝三羌。 三 四 典賓A

合集 418 9 鼎(貞):方帝一羌、二犬,卯一牛。10 鼎(貞):𢎥(勿)方帝。 〔一〕 二告 典賓A

合集 862 …彗以㞢…(逸)隹(唯)帝…叀(惠)权(樹)… 賓出

合集 900 7 自今庚子〔至〕于甲辰帝令雨。8 至甲辰帝不其令雨。 一 典賓A

合集 902 鼎(貞):不隹(唯)帝※(咎)王。 典賓A

合集 905 18 鼎(貞):帝于※。 典賓A

合集 905 19 〔𢎥(勿)〕帝〔于〕※。 三 典賓A

合集 974 11 帝目三牛。 一 典賓A

合集 1140 2 戊申卜,㱿鼎(貞):方帝,尞(燎)于土、,云(雲)。 一 賓一—典賓A

合集 2204 1 鼎(貞):父乙帝… 典賓A

合集 2580 1 蛷帝。 典賓B

合集 2637 1 己卯卜,𡧊(賓)鼎(貞):隹(唯)帝取帚(婦)好。 二 典賓

合集 3311 4 癸丑卜,鼎(貞):才(在)虍帝。 二 賓三

合集 3504 1 戊戌卜:帝于黃… 一 二 二告 三 賓

合集 3506 1 戊戌〔卜〕…帝…黃奭二犬。2 帝黃奭三犬。 二 師賓間

合集 5658 10 丙寅卜,爭*鼎(貞):今十一月帝令雨。 一 二告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11 鼎(貞):今十一月帝不其令雨。 一 二 三 四 二告 五 六 七 八 典賓A

合集 5662 1 …帝東巫。 賓

合集 6043 1 …帝(嫡)宗。 賓出

合集 6270 1 辛亥卜,㱿鼎(貞):伐𢀛方,帝受(授)〔我又(祐)〕。 2 鼎(貞):帝不〔我〕其〔受(授)又(祐)〕。 一 典賓B

合集 6271 1 辛亥卜,㱿鼎(貞):伐𢀛方,帝受(授)〔我又(祐)〕。 四 2 鼎(貞):帝不我其受(授)〔又(祐)〕。。 典賓B

合集 6272 3 鼎(貞):𢎥(勿)伐𢀛,帝不我其受(授)又(祐)。 典賓B

合集 6273 1 …伐𢀛方,帝受(授)我又(祐)。 典賓B

合集 6473 3 鼎(貞):王叀(惠)洗*比伐巴*方,帝受(授)我又(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4 王𢎥(勿)隹(唯)洗*比伐巴*方,帝不我其受(授)又(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二告 典賓A

合集 6474 1 鼎(貞):王比伐巴*,帝受(授)又(祐)。 二 典賓A

合集 6497 1 □□〔卜〕,□〔鼎(貞)〕:我其巳𡧊(賓)乍(作),帝降若。 典賓A

(未完待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