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裕昌《魏侯万世家谱》统谱讨论综合(2)

魏裕昌《魏侯万世家谱》统谱讨论综合(2)

(2024年10月15日)

 

魏氏-魏姓-魏世家,讨论综合如下。

一、魏彦华(2024.10.13):“司马迁《史记》:先有姓,后有氏,是不错的。汉以后,姓氏不分了。”

二、魏伟高(2024.10.15):“其一,司马迁《史记》:姓与氏混称,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为此,我们不再区分姓与氏,姓等同于氏,氏等同于姓。其二,如果我们不再称氏或姓,而称世家,能像魏武子犨、魏文侯斯等那样,威加海内有多少?更多是‘其后绝封,为庶人’之后平民百姓,无封爵,无封地,不再世家了。但是,祖上世家不变。”

三、魏裕昌:按《百家姓郡考》:魏氏应魏姓。认得姓始祖魏侯万、巨鹿始祖魏太守歆,可称魏世家。

1、司马迁《史记》规则:“天子载本纪,诸侯载世家,大夫载列传,不载庶人。”史记30世家:“魏世家第十四,孔子世家第十七。”可以《孔子世家谱》(简称孔谱)统谱200万孔姓族人,也可以《魏侯万世家谱》(简称魏谱)统谱655.35万魏姓族人。

2、《魏世家笫十四》,指毕侯万世家10年(前661-前652),魏侯万世家427年(前651-前225),共437年。

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什么叫远?芮城西侯度遗址:前243万年,就有人类居住,而且已经用火烧烤食物,这个称得上远。不过,没有文字记载,谁是谁祖先?分不清楚。故民间称:地盘烈祖,古老先人。民俗七月半:“中元化财信男(女)某某虔备(首行),冥钱某封奉(二行),上(三行),故地盘烈祖古老先人名下收用(中行-四行),若遇关津验实放行(五行),天运某某(60甲子)年七月十三化(末行-六行)”。

4、孔谱追溯到燧人,这个可以称远。但是,很多信息不够清楚。我们不搞这么远,从前7774开始即可,这个有文字记载,而且信息清楚。

5、孔谱称世家,表明其祖先是世家,即200万孔姓族人为世家之后,仅是历史,不是其他。但有观点认为:“孔子没有受封土地、人口,故不是诸侯,不是世家。”然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摆在那里。史马迁是太史公,打倒史马迁,国史就要少3200年,这个不可以。[明]李贽:“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没有错。

6、《魏世家第十四》:前661,毕万建立东周魏国为首君称毕侯万。前651,毕侯万改魏侯万。毕侯万、魏侯万皆有周天子惠王姬阆封被灭西周姬姓魏国土地、人口,不存在争议。

7、《汉书》(艺文志):诸子百家,著作4324部,共189家。《隋书》(经籍志):诸子百家,实千余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仅几十家,归纳为12家,或称12派别。儒家主张:德治仁政,重教轻罚。法家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阴阳家主张:五行生克,阴阳平衡。名家主张:历物诸题,辩者诸事。杂家主张:采各之长,避其所短。农家主张:君民同耕,饔yōng飨xiǎng而治。小说家主张: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纵横家主张:合纵连横,决胜千里。兵家主张:谋略为上,不战而胜。医家主张:医国医世,医人医病。长江黄河都灌溉了流域内所有田地,长江黄河泛滥时都需要治理。故曰:不能长江水清偏利,黄河水浊而偏害。诸子百家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扬其长,避其短,才是关键点。我们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统谱,不排除诸子百家任何一家。

8、《晋世家第九》: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晋献公、晋文公没有改姓,一姬到底。

9、《孔子世家第十七》:“鲁襄公22年(前551)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xū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姬弃(后稷)之后,弃之子姬契,为舜司徒,舜封商,赐子姓,改子契。子契传37世,至子嘉,字孔父,宋国大司马。鲁隐公9年(前714)春,华督(宋太宰)杀子嘉夺妻。其子名子木金父,逃亡鲁国,改孔姓,称孔木金父,追子嘉为孔父嘉,传5世至孔子。为此,孔子,本孔姓,名丘,字仲尼。不是子姓,孔氏。司马迁:“字仲尼,姓孔氏。”表明子姓是姬姓分支,孔姓是子姓分支。这与姬姓分支为毕姓,毕姓分支为魏氏,有些相似。不过,秦始皇统一七国,姓和氏巳统一为姓。姓≠氏,氏≠姓。姓为男性,氏为女性。今男女皆称姓,家谱男女皆用姓名。遵古法:男性称名,女性称氏。这个不知社公支93卷谱是如何凡例的?又及,姓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同姓不娶,同姓不嫁,同宗禁止通婚。”这是古人基因科学,也是传统文化。当下,同姓通婚,同宗通婚,每个姓都有,这个无法入谱。唯一办法是女方改姓后,方可入谱。请后祝宗长讲一下课,社公支93卷谱是如何处置的?谨表谢意!

10、目下称魏氏,其实是一钟错误。其一,[北宋]《百家姓郡考》摆在哪里,魏姓,巨鹿郡。其二,秦始皇统一七国,姓和氏已统一为姓。其三,毕姓为姬姓分支,司马迁为什么“于是为毕姓”?魏姓为毕姓分支,司马迁为什么“从其国名为魏氏”?这里,毕姓、魏氏,其中,有一个是印刷错误?不可能两个都对。或者毕姓应毕氏,或者魏氏应魏姓,这个无法搞清楚。按《百家姓郡考》:魏氏应魏姓。认得姓始祖魏侯万、巨鹿始祖魏太守歆,可称魏世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