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锂电池在各种非正常工况下着火,在技术上真的不能解决吗?
【本文由“guan_16076065381947”推荐,来自《强闯高速逆行致2人死亡,该不该全面禁止“老头乐”上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老头乐的问题其实不简单,归结为出行人或者出行工具都不恰当,
可以类比一下在家里给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屡禁不止是怎么解决的。
电动车充电是刚需,虽然大家知道锂电池着火是要人命的,
可是不在家里充,也没有别的地方充啊,那也只能心存侥幸了。
电动车着火死亡事故多了,有关部门才能真正重视起来,
很多小区开始普及电动车充电车棚,一开始也没人用,
后来发现费用虽然比在家里充电贵一倍,那也只是块八毛的事,
相比拖着电池爬楼还要冒着火风险,贵一点但是省事方便何乐不为。
我一直有两个很大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
(1)防止锂电池在各种非正常工况下着火在技术上真的不能解决吗?
(2)明知道锂电池着火虽然概率低但是死亡率高却不去管是什么意思?
从源头上疏导解决问题,还是从末端围堵解决问题,也事关懒政问题吧。
如果在技术上无法解决,那能不能想办法控制危害和减少损失呢?
比如实时监测电池工作状态,发现事故可能性提前给驾驶人预警,
最起码能有逃离时间,好一点还可以有处置时间,这总可以吧?
老头乐问题,根子上是要正视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的出行需求,
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是不是合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否应该支持,
如何纳入城市交通体系,怎样管理交通安全问题,
能否引导产业良性有序发展,最后决策是放开还是管控。
发改、工信、交通、交管等主管部门应该联席好好研究一下,
不能总是简单粗暴地搞治标不治本的运动式治理,
没有事等着出事,出了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如何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