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日本核爆受害者团体真的“和平”吗?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协会,“是希望向所有幸存者表示敬意,他们不顾身体上的苦难和痛苦的回忆,选择用自己代价高昂的经历来培育希望,参与和平事业。”

日本被团协,是由遍布日本全国的46个广岛原爆、长崎原爆幸存者(被爆者)团体加盟而成,是日本唯一的被爆者全国组织。主要活动如下:

·废除核武与原爆被害者的国家赔偿要求

·向日本政府、联合国、各国政府的请愿活动

·推动缔结废除核武的国际条约,召开国际会议,制定非核法,改正被爆者援助法的国家赔偿法律,充实被爆者政策

·向国内外普及被爆者真相的活动

·原爆被害的调查、研究、出版、展示、集会、代表派遣

·被爆者的咨询、援助活动

该组织的核心成员田中熙巳(1932年4月29日 -) ,担任日本原子弹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被团协)事务局长共20年,之后作为该团体的代表委员活动。1932年他出生于伪满洲国,他的父亲毫无疑问是一名侵华日军军官,在他父亲脑溢血去世后,他回到日本借住长崎亲戚家中,因为父亲的影响,他的理想也是参军入伍。1945年一颗原子弹干掉了他的5位亲人,也葬送了他就读陆军幼年学校的梦想。。。。

“为什么原子弹爆炸时家里的玻璃没有破”这个问题使他对理工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物理,大学期间对核物理和原子弹也有更多学习,大学毕业后成为东北大学工学部助手,1996年退休前一年终于混到助理教授。退休前长期积极参与核爆受害者运动,逐步成为被团协核心成员。。 协会另一位代表委员田中重光,也公开宣扬其受害经历,然而在故事中他的女伴父亲在三菱军工厂工作,自己的父亲也是日军。

单凭简单的组织宗旨来看,受害者团体协会主张废除核武、日本政府赔偿受害者、科普核弹影响,确实很“和平”,但是若深入了解其主张,便很难支持。

在该组织的基本文件有两个:组织介绍和被爆者要求。组织介绍十分煽情地说,啊我们遭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我们今天站出来反对呼吁,要拯救从核武器中拯救人类。而在被爆者要求这篇文件中,前面的煽情内容就更多了,“原子弹不允许我们像人一样死去,也不允许我们像人一样生活。核武器最初是一种疯狂的武器,其目的是“消灭”。它是一种绝对邪恶的武器,作为人类,我们不能承认。”问题在哪里,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和自己亲人的苦难,原子弹只是出于“绝对邪恶”和“不人道”而落在他们头上,爱好和平的田中先生,他的父亲是最早的一批侵华日军,老田中和他的同僚们是否允许东北人民“像人一样死去、像人一样活着”,距离原爆点最近的那些人,在一阵闪光后就离开人世了,而731部队折磨的许多人却求死不得。

在该文件后面的对美国政府要求中,要求其“承认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违反人道,违反国际法,向核爆受害者谢罪”,如果美国投下原子弹违反国际法,这场战争的正当性何在?

而在对日本政府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作为核战争受害国,要查明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受害的真相,向国内外广泛宣传”,真相是什么,该组织公布的“真相”只有一个个人受到原子弹袭击时的惨状,作为现象或表象,它们或许是真实的,但是真相绝不可能只有如此肤浅的程度。不揭露军国主义日本的残酷暴行,就不足以揭示任何历史真相。

在对日本政府的责任要求中,这份文件谴责了日本政府放弃了对同盟国的所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合约,这无疑是违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虽然因为旧金山和约的明确规定,该组织并不主张向美国索赔,但是言辞中还是不满。文中一边表示“这种受害的补偿必须由发动战争的国家负责进行”,一边暗指美国逃避责任,大有翻案之意。

诺奖官网公告的最后一句话:2024 年诺贝尔和平奖实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表彰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努力的愿望。

如果没有原子弹这种武器,如果没有盟军艰苦卓绝的抗争,年轻的田中很可能如愿进入军校,继承父亲遗志,在现实世界里上大学学物理的年纪,被送往中国、菲律宾、朝鲜、缅甸,把屠刀挥向别人的父母儿女…… 太平洋和东亚大陆上枉死者又要平添何止百万,而这两枚核弹,打破了军国主义千万玉碎的最后幻想,解开了无休止夺岛战的死局,可以说是真正的“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努力”。

没能如愿成为第二代侵华日军的田中先生在呼吁和平,大搞翻案风,反对不人道,却罔顾这一切的根源,更无视无数异国他乡军国主义受害者的苦难,不去替自己的父辈反思,这种和平与反战无异于缘木求鱼。在这种肤浅和平呼吁之上的所谓核裁军口号,更显蛮横无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