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视频变糊了,消费者被侵占的权利还有..

10月8日,影视飓风发布了名为《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的一条视频,科普了视频平台在清晰度上的一系列骚操作问题。

500

但就是这样一个科普视频,居然被下架了。

这个视频大抵要说的就是,国内视频网站为了降低流量费用支出所做的一些操作。比如,通过降低视频码率,改变编码格式等方式,压缩上传的视频画质。

500

其实,国内网站诸如此类的骚操作不在少数。用户如果不主动选择,视频播放自动跳出的都是最低清晰度,虚标清晰度也是常有的操作,所谓的4K都不如油管上的1080。

500

舆情官并不是技术流,不能从带宽、宽带这些维度给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今天舆情官更愿意从一个内容消费者,用户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观感。

各大平台似乎不太尊重观众的观看体验。为了节省成本,其实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但为啥要骗消费者这呢?为什么「高清」「超高清」「2K」「4K」都变成虚标呢?重点不是码率,是大家花钱,结果看了假高清,这是典型的消费欺诈。

通过影视飓风的视频我们了解到,视频网站为降低流量费用,会对多人观看的视频进行二次压缩,也就是说,同一个视频,越多人看,相对就会越模糊……

实际上,视频网站各类糊弄用户的行为早已有之。在视频画质上欺骗消费者,还不让消费者有知情权。早在去年的时候,爱奇艺就因“限制投屏”(视频分辨率降低为480P)、禁止HDMI连线播放等单方面变更合同条款涉嫌违约被用户告上法庭。 别家诸如此类的操作也很多,比如用户开通优酷视频VIP后,若想投屏到电视上,还需要重新升级到SVIP。用户开通腾讯视频的会员后,依旧要被强制插播广告。

500

一方面,用户花钱开会员得到的体验是大打折扣的,而另一方面,各大平台这些年则是在持续不断的上调会员价格,不断细化、套娃的会员分类。

据悉, 爱奇艺共 有黄金 VIP 、 白金 VIP 、星钻 VIP 会员 三种 VIP 等级。其中 , 黄金 VIP 可 在电脑、手机、 Pad 端使 用 ;白金 VIP 新用户拥有电视端观看权益 ;星钻 VIP支持手机、电视、电脑、 Pad 、 VR 等 7 种终端观看权益。离谱的是,同一个视频平台旗下,又分为手机端会员和电视端会员,互不兼容。想要在电脑端观看更高清晰度或受版权限制的电影、剧集,还要充值更高价格的白金或星钻等级会员。

500

种种骚操作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行业的困境:用户触顶、长视频平台难盈利。

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视频网站实际上盈利的屈指可数。

爱奇艺自成立以来连续12年亏损,直到2022年,爱奇艺官方称自己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寒冬之下,视频平台一方面是通过超前点播、VIP涨价、限制投屏等各种措施促进会员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大力的控制成本。但搅局者——短视频行业的掺和,短剧的入侵,摆在视频平台面前的难题更大了。尤其是短视频行业不断挤占市场份额,为扭转这一局面,不少视频网站平台在“掘金”会员、控制成本方面煞费苦心。

500

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博弈问题,平台只有盈利才能产出更多好的内容给观众,留住观众,才能实现更好的盈利。留住观众,留住用户,需要的是好服务,好体验,而不是隔三差五的出事情恶心观众。所以这就需要做一个平衡,其实,不止是国内视频平台在面临这个问题,国外也一样。

有意思的事,大家请回忆一下,是不是平台很多时候,都号称自己自制剧投几亿做特效,用各种高清摄影机。结果呢?到了用户这端呢?会员开高画质效果还是很差,投资再高有啥用呢?

都说观众是视频平台的衣食父母,可实际情况明显就不是。

往深的进一步思考,说到底,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可见的是视频运营平台盈利困难,但是,盈利困难的背后不一定是用户不买会员或者会员费便宜导致的,是不是平台方商业模式有问题呢?

是不是别的各项成本都太高了呢?是不是制作精品内容的水平低呢?

是不是内容视频这条赛道现在的商业模式没能支撑起创作者的需求,进而没能形成正向循环?视频网站挣钱困难,市值也并不高,优爱腾的大头花销在内容采购上。b 站的市值更不用说了,用游戏来撑着。于是视频业务不挣钱的情况下只能不断节省成本。是不是应该从源头重新审视呢?

500

(早前的亏损新闻图)

此外,据悉,视频会员服务协议多属于格式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在格式合同中存在明显加重对方责任、减轻和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那么该条款应视为无效,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应该得到应有保障。

舆情官认为,视频网站平台应加强自律,同时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尤其应对开通会员协议的合法合规性、服务内容是否全面真实以及是否涉嫌诱导消费等方面加强审查。

在当下,更应出台相应的标准,切实保障我们消费者的利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