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游记(三)
离开拉斯维加斯,我们向美国东部飞去,首先我们到了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拉法叶小城,访问了以机械工程闻名的普渡大学。普渡大学是美国一级国家大学,其工程学院世界一流。我们在参观时,看到学校学生自制的机器人小车在校园里穿梭,为人们送餐。
普渡大学在培养美国航天人才上卓有成效,一度三分之一的美国航天局(NASA)宇航员来自普渡大学。1967 年 1 月 27 日,阿波罗1号在进行发射台测试时起火,三名准备登月的宇航员全部遇难。这三名牺牲的宇航员中,两名来自普渡大学。
美国宇航员前仆后继,1969年7月20日, “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毕业于普渡大学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他在月球上的脚步拓印在校区里,我用脚在鞋印中比试了一下,感受到航天靴非常的大。阿姆斯特朗如今成为了普渡大学的英雄和招牌,他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也镌刻他在校园里的塑像前面的地上。
普渡大学不仅培育了美国航天精英,也是中国科学巨擘的摇篮。中国核弹英雄邓稼先、导弹专家梁思礼以及好多专家都在普渡大学学习深造过。
参观普渡大学后,亲戚开车载我们前往芝加哥。芝加哥市区人口超 900 万,是仅次于纽约、洛杉矶的美国第三大城市、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商业和交通枢纽。芝加哥一带曾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
但芝加哥的名声不太好,一直有美国犯罪之都的说法,芝加哥的枪击案,谋杀案一直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2023年芝加哥共发生617起谋杀案。
芝加哥的高犯罪率使我有所担心,但另一面我又很想看看被世界各国建筑师视为不可不去的“建筑圣地”芝加哥。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写道:“芝加哥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也许是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
亲戚似乎也看出我对芝加哥治安的担心,他劝慰道:我们去玩的芝加哥市区的北部是非常安全的,即便是半夜从酒吧里出来,也平安无事。但芝加哥市区的南部就不一样,那里有的地区警察也不敢去。根据警方数据,芝加哥南部和西部两区部分社区的犯罪率是北部富人区的十倍以上。
感谢亲戚为我们安排好住宿,在唐人街的中餐馆吃过晚饭后,我们便一路逛向芝加哥著名的商业区“海军码头”。这一带高楼林立,不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芝加哥的天际线一片灯火辉煌。
突然,芝加哥最繁华的大街上,驶过一个庞大的由轿车、商务车和皮卡车组成的车队。这些车上打着墨西哥国旗,大功率的音响奏着各种墨西哥音乐,震耳欲聋。车内的墨西哥小伙和姑娘载歌载舞,摇旗呐喊。原来这是美国的墨西哥社团在庆祝墨西哥的国庆。这个车队是如此庞大,等我们转了一圈回酒店时,车队和音乐仍在进行。
我一时纳闷,墨西哥社团如此大规模庆祝墨西哥国庆难道没有喧宾夺主的顾忌?这里毕竟是美国,难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使得墨西哥和美国成为一体?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开始芝加哥的观光。我们沿着芝加哥河欣赏两岸宏伟的建筑,河中满载游客的各种游船来来往往。逛着逛着我们又回到了海军码头,其实这里没有半点海军的存在,有的是各色游船和各种商贩,海军码头的外侧就是浩瀚如海洋的密西根湖。这里的湖畔和海边别无二致,湖水是蓝色的还有沙滩,只是湖水是淡水。
昨夜和今晨的观光让我们对芝加哥北区顿生好感。这里街道宽阔干净,没有流浪汉。
就高楼大厦组成的城市天际线而言,上海、香港都是国际一流的,但芝加哥更胜一筹,芝加哥的布局更为广阔,更为谐调,所有的建筑似乎有机的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沿着密西根湖畔和芝加哥河纵横交错绵延十几公里。有人说,游览芝加哥就好像参观建筑艺术博览会,又好像在阅读一部生动的现代建筑史。相比之下,我感到上海在外滩、陆家嘴,西岸滨江,徐家汇商圈的那些令人赞叹的建筑群似乎未能和城市的整体建筑充分融合起来。
芝加哥的建筑让我流连忘返,但同时墨西哥社团车队庆祝墨西哥国庆那一幕也深深刻画在我的脑海之中。在洛杉矶坐公交时看到的人大部分是有色人种,特别多的是墨西哥裔。有时我会问自己,白人到哪里去了?什么是美国文化?美国的将来会变成墨西哥人的国家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离开芝加哥,飞往华盛顿。
华盛顿市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典型的东西轴线结构。这条轴线的最东端是国会山,中间是华盛顿纪念碑(方尖碑),过了方尖碑就是一战和二战纪念碑,再接着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纪念碑,然后是林肯纪念堂,最后是阿灵顿国家公墓。以方尖碑为中心,向北是白宫。林肯纪念堂的南侧有杰斐逊纪念堂和罗斯福雕像。华盛顿市的这种轴线结构,规模非常宏大,凸显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自己国家的英雄和领袖的崇敬。
华盛顿行程的第一天,一清早我就坐地铁前往阿灵顿国家公墓。站在公墓进口的大道上向东看,林肯纪念堂清晰可见。阿灵顿国家公墓埋葬着自美国独立战争起直到当下过世和牺牲的美国军人。公墓被编成不同的区域,早期墓园的墓碑比较大,现在当局决定,今后公墓全部采用统一尺寸的白色墓碑。阿灵顿国家公墓埋葬的最著名人物是肯尼迪总统。肯尼迪家族有一个单独的墓园,肯尼迪墓碑的旁边是他夫人杰奎琳的墓,两侧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美国一战英雄,五星上将潘兴可以说是埋葬在阿灵顿公墓的最著名的美国军人,潘兴决定将他埋葬在普通的墓园里,采用标准的白色石碑。参观阿灵顿国家公墓的一个重头戏是看无名烈士墓前卫兵的执勤和交接,在观看卫兵交接的过程中,观众被要求保持肃立。
对民族英雄和烈士的态度可以说是该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底色。参观阿灵顿公墓的人不少,不少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前往,也有带着鲜花来祭奠烈士的青年情侣。在这些人群中白人比例明显很高,显然美国白人对自己父辈的贡献和牺牲更为珍视。
第二天一早,无需预约,我们直接到国会山游客中心排队参加国会山简介游。简介游大约一个半小时,带队的是一名非常健谈,解说详尽而又风趣的女硕士。我们先在国会山里的剧场看了介绍国会山历史的短片,然后走楼梯,乘电梯,在国会山内部穿梭。简介游基本涵盖了国会山里的主要大厅,这些厅堂里有各个州杰出政治人物的塑像,例如里根和艾森豪威尔总统;绘画则有关美国建国各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我感触以及印象颇深的有以下几点:1,白宫大穹顶画的人物是华盛顿,画中华盛顿像基督耶稣一般坐在中间,周围飞翔的人物是美国独立时13州的代表。据导游说展开后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 2,国会山被英军焚毁后重建时,曾在一个显著的厅堂里预留了华盛顿的墓穴。此时华盛顿已经过世,他的家人决定不再迁移灵柩,所以这个墓穴没有启用,否则如今的国会山还将多出一项功能-安葬华盛顿的墓地。3,国会山穹顶上的自由女神像来自希腊神话,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不是一回事。4,白人是参观者的主体,这点和参观阿灵顿公墓一样。导游经常和参观者互动,询问他们谁来自最初独立的十三州,谁来自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当参观者报出自己来自哪个州后,这位导游会记住,然后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将这个州在国会山的代表雕塑或画作介绍给他或她。这一系列的互动充分显示了他们对美国的热爱,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5,美国人把美国争取独立那段时光称为革命时期,而不像中国人那样称之为独立战争时期。
我行走在国会山内部,并不感到十分的新鲜,相反似乎有着一种似曾相见的感觉。这不是说我以前来过国会山,而是2020年1月6日国会山骚动后,网上出现了大量的抗议者占领国会山的照片。这些照片使我对国会山的内部有了相当的了解。
参观国会山后,距离前往纽约的火车发车时间还有半天,我们决定去华盛顿北部的圣母天主教堂。(这个教堂的英文名称是Basilica of the National Shrine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如果直接翻译的话,是圣母无瑕始胎国家朝圣圣殿,比较拗口)
华盛顿圣母天主教徒位于华盛顿天主教大学的校园内,是北美最大天主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之一。教堂以拜占庭式的风格设计,主教堂分上下两层,并有几十个供奉圣母玛利亚的小厅。
美国属于基督教新教流派(Protestant),代表美国国家的教堂是圣公会教堂,里根的葬礼就是在华盛顿的圣公会教堂举行。圣公会教堂大多采用哥特式建筑设计,内部不像天主教教堂那般注重装潢,所以从建筑的华丽和艺术感角度出发,天主教堂更好看,这也是推动我们参观华盛顿圣母天主教堂的原因之一。果然华盛顿圣母天主教堂极其壮观,装饰极为华丽,色彩极其丰富,到处庄严肃穆又金碧辉煌,令我们深深陶醉和震撼。
美国是我非常关注的国家,但以前从未脚踏实地的接触过美国。这次美国行的第一个实际冲击就是墨西哥人在美国的大量存在。在洛杉矶坐公交遇到的大量墨西哥人加上在芝加哥看到的墨西哥社区车队游行,让我产生了美国还是不是白人国家的疑问。但阿灵顿和国会山的参观,让我相信美国仍然是一个白人控制的国家。然而,国会山是美国政治和文化的典型代表,应该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2020年一月大规模冲击国会山的事件标志着不仅美国政治和经济出现了大问题,美国文化同样出现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