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捧、谁在怕、谁在维护义务团
义和团运动已经过去两个甲子,但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谈。
有人把义和团捧上天,说义和团“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配拥有”。
有人怕义和团如见......(这里故意不说如见什么,各位客官自己去猜),说“真要让民粹搞得像曾经的义和团那样盲目排外,恐怕那就......”。恐怕那就如何,作者没说,但越是不说,这种可怕程度越深,这深得恐吓之真传,比明说有多可怕还要可怕。
另一个人走出来,好象在打圆场,说评价义和团“必须从史实出发以求全面客观“。但这位的结论,似乎与上面第二位接近。因为他说:”......但也希望,中国永远不要再有义和团。谁要是喜欢义和团,请移民到美国去那儿去搞,别在中国祸害。"
好家伙!因为喜欢义和团,就得抛弃自己的祖国到美国去,而且连装都不装,直言是“在中国祸害”了。
这简直太无耻!
无耻到不仅故意抹杀义和团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重大历史意义,还直接把义和团运动称作“在中国祸害”。他打着“必须从史实出发以求全面客观”的大旗亮相,让人真觉得他是“全面客观”的人呢,结果,猴子终归要露出尾巴来的。这不,他一提希望,这立场也就明了。
世人评价历史事件,往往脱离不了对现实的影射。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中就包含着这层意思。
但由于社会地位不同,利益诉求不一样,所以,对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曾国藩,这位清末重臣,有扶大厦将倾之功,死后谥号文正的历史人物,在我学初中历史的时候,他在历史课本中被定性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是维护腐朽堕落的清王朝的狗腿子帮凶。再后来,据说,人民领袖毛泽东很推崇曾国藩,连伟人都推崇的历史人物,那肯定错不了。于是,曾国藩的人物形象也就慢慢正面起来。《曾国藩家书》甚至风靡一时,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现在的历史书,我不知道怎样定性他。但站在人民史观的角度看,曾国藩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他将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同样,对于义务团的评价,也是这样。就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
说义和团完美无瑕,不让说一丝缺点的,估计无权无势,处于社会弱势地位、而且对自己现实生活多有不满的人比较多。这些人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又自负其才,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如果在乱世,怎么着也得混个旅长当当。他们恨不得马上天下大乱,重新洗牌,乱世出英雄嘛,说不定,自己就是那个乱世的英雄。其实,这种人只是想想而已,你在太平世界都混不出个人样子,到了乱世,就能混出个人样子来?我看悬!还是珍视当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是长法。
把义和团捧上天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因为要借义和团的名头作文章。字面意思,就是作文章。语挟风雷,势成万钧,无非要引人看,没人看,这文章也就失了意义。某公子深知个中三味,只要我爽,有人喝彩,那就是成功,那就是这篇文章存在的价值。至于别人如何评价,那不关我事儿。如果谈爱国,也许有。有多少,那得看这爱国能给我带来多少好处。如果爱国对我没有好处,那爱什么国?由此可见,这种高捧义和团的壮举,也不过是换来黄白之物的商品。如何变现,那得看各位的兴趣。朝秦暮楚,东食西宿,那是一点都不违和的。
与此相反的是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义和团的全面污蔑。什么愚昧落后呀,什么盲目排外呀,什么封建迷信呀,什么滥杀无辜呀,什么什么呀,哪怕他用了再多的包装,用了多冠冕堂皇的词藻,用了多少隐伏的曲笔,打着怎样理性公正全面客观的旗号,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义和团要不得,义和团的破坏力太大之类的呓语。
这些人,看似客观公正,看似理性公允,实则完全忘记了或者说故意忽略了义和团运动起事的原因。他们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上,从维护自身优越的社会地位出发,视动荡如猛虎,看群众如大敌。稍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其实大可不必。毕竟,产生义和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列强的侵略,没有一盘散沙的民众,没有国之将亡的悲愤,更没有欺男霸女恃强凌弱的洋人教堂,这种自发式的大规模民众抗争已经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但这并不意味着义和团的精神磨灭,更不意味着作为后人的我们可以昧了良心去仇视污蔑义和团。
如果有一天,中国再次陷入过去那种黑暗,无论前边的哪一类人,都有可能出逃背叛,用以换来暂时的安宁,但良知未泯的中国人不会!已经组织起来的中国人,也必将在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反抗一切敢于把中国踩在脚下的敌人。
这些人,不会张口爱国闭口伟大,他们是默默守边的战士,是辛勤耕耘在田野里的农民,是在工厂打螺丝的年轻小伙,是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还有对党组织怀着无限忠诚和信仰的中共党员......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义和团的历史意义,还要引起社会上某些人的非议,还有一种办法可以检验,检验你到底是哪一种人:
设想,你穿越到了义和团运动正蓬勃兴起的一九OO年,一边是列强对国家的蹂躏践踏,一边是官家的懦弱无能;一边是洋人的嚣张跋扈,一边是百姓的命如草芥。
我就想问:此时,你作何选择?
是加入洋教,与鬼子一起吃香喝辣,糟践自己的同胞?还是加入义和团,和他们一起“扶清灭洋”?还是两不相帮,关上门子过自己的小日子?问题是,洋人已经到了你家门口,你的门已关不上,你想要的那种小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啊!
如何选择,是你的事儿,对照一下,自己到底是哪一类人。
无论哪一类人,请不要再轻飘飘地说出你对义和团是爱还是恨,那已经没有实际。义和团的壮举已经著诸竹帛,名垂青史!
最后,引用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作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