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小霸-伊朗,为何壮志难酬?(图)

近来,大家都有点可怜伊朗这个中东之北部的带头大哥啦! 

一个印象: 太怂!且能力和雄心不成正比!

作为一个自以为豪的雅利安民族,伊朗本来是应该向同种族的德国、英国、美国等势力靠拢的!就像他们在1930年代曾经与希特勒德国结亲那样。(注:1935年波斯特意改名伊朗,意为雅利安人)

再不济,也要向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等斯拉夫兄弟靠拢才是(现代基因学证明,伊朗人与斯拉夫人血缘实际更近)。

但是,因为宗教(伊斯兰什叶派)和文化(波斯语中阿拉伯语词汇占60%)的原因,现代伊朗的选择是:以异民族身份,严重插入阿拉伯世界,当一名伊斯兰的带头大哥。

500

经过多年输出革命,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扶持了三位比较听话的阿拉伯小弟,分别是:(1)加沙的哈马斯(有众4万余),(2)黎巴嫩的真主党(有众10万余),(3)也门的胡塞武装(有众100余万)。

然而,这条伊斯兰什叶派带头大哥之路,能走多久,能建立多大实际的成果?却越来越希望渺茫!目前来看,是几乎碰壁!

(1)指挥哈马斯恐怖袭击以色列,破坏以色列与沙特建交,却使得哈马斯最终在军事上被以色列团灭,哈马斯头头哈尼亚(7月30日晚)在伊朗首都郊外被定点清除!

(2)黎巴嫩真主党方向,使以色列赌上自己10几年的潜伏特工,利用寻呼机(9月17日)、对讲机的远程遥控爆炸,擒贼擒王,对真主党骨干造成系统性死伤,并定点清除了党魁——纳斯鲁拉(9月27日晚)。

事发后,尽管伊朗方面喊出了一些壮怀激烈的口号,但整个一看,还是比较怂,还真是缺乏俄罗斯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豪赌气质!

1从亲德到亲美的历史

尽管1979年以来霍梅尼神学派系的上台,使人觉得伊朗似乎是个纯粹的伊斯兰国家,但实际上伊朗历史上一直是个大杂烩!

1907年至1915年,伊朗(当时还叫波斯)被英俄两次瓜分:北部属于俄国,南部属于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当时,沙俄帮助(波斯恺伽王朝)在北方训练了一支傀儡军--哥萨克旅(后升格为师),俄国军官实际在该部队掌权,中下层官兵是当地人。礼萨·汗(1878-1944),一个波斯父亲和突厥母亲的混血儿,在该部队是一个小兵,且家境贫寒。

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保皇派白军失利,势力从波斯退潮。于是,该哥萨克师白俄军官被清除,波斯人礼萨·汗成了最大受益者,掌握了这支军队。

此时,英国势力北扩,与礼萨·汗有互相利用价值而一拍即合,和英国人好上了。

1921年2月中旬,波斯恺伽王朝国王阿罕默德·沙阿准备出游南方,点名要求哥萨克师护驾。礼萨·汗,借机以部队长期欠饷为由,率领3000哥萨克兵,进军首都德黑兰,兵不血刃,一举实际推翻恺伽王朝。

礼萨·汗,上台后,与列宁的苏俄政府签订条约,要回了波斯主权,等于摆脱了北方俄国的控制。其后,礼萨·汗解散了英国人帮助建设的南波斯步枪队,统一波斯事务。

1925年,礼萨·汗,正式为恺伽王朝划上句号,成了名实相符的波斯一把手,从而建立新的巴列维王朝。

1930年代,礼萨·汗与希特勒德国打得火热,“雅利安人”的说法,让彼此都像找到了远房亲戚,1935年干脆改名为伊朗,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二战爆发后,伊朗保持名义上的中立,实际心向希特勒德国。1941年8月,苏联军队和英国军队各自从北方南方入侵伊朗,迫使伊朗放弃与希特勒德国的勾连,礼萨·汗不愿对不起希特勒德国,传位于长子后,在英国人安排下,去了毛里求斯和南非,并于1944年死在了南非。

500

二战结束后,苏联军队迟迟不肯从伊朗退兵,妄图支持亲苏武装,攫取伊朗土地。儿子巴列维国王,在联合国(主要是英美系)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伊朗国界,并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

自此,伊朗改以美国为大哥,转向亲美路线,长达30多年!

礼萨和巴列维父子,走的是一条,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模式的,现代化、世俗化的道路,实际具有当时的进步意义。

毫无疑问,礼萨和巴列维父子,怀有强烈的波斯强国梦!试图引导伊朗脱离中世纪的落后状态。

但是遭到了古板的传统伊斯兰经典主义者,和苏联暗中挑动的亲俄激进共产主义者的双重反对。

1963年,依靠大量石油收入,伊朗巴列维政府开始推行不流血的“白色革命”现代化经济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森林和牧场的国有化;工厂工人股份分红;农村扫盲队;妇女男子同权;免费教育;城乡社保等等。

经济改革收到了相当的效果,1976年伊朗原油产量达1.9亿吨,占中东第一位,世界第四位。1977年人均收入已达2200美元,伊朗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直接触及了宗教分子的切身利益,而经济改革步子又太大,导致改革后期经济失控,外债高企,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先升后降。这时,王室成员攫取了高额利润等不公平现象,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包括伊朗国内的无神论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民粹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等等。

1979年,伊朗先是爆发反君主制反王室的运动,其后扩大到反西方化,再是反世俗化,最终被伊斯兰宗教分子利用,形成声势浩大的伊斯兰革命,参与人口达到伊朗人口的10%。

最终,巴列维国王下台,流亡埃及,1980年逝于开罗。

可以说,礼萨·汗和巴列维国王父子,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自此,伊朗亲美路线结束!伊朗迅速转向反美路线。

2伊斯兰革命体系,是否绝对有益于伊朗,回答是否定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分子上台以后,推翻了君主制,改造了政府,镇压了共产主义反对派和世俗自由派,然后按照自身宗教主张反西方化,再是反世俗化。

霍梅尼倡导穆斯林信众,既要抵制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抵制东方共产主义的影响,创立“不东不西”的伊斯兰共和国。

500

首先,是构建了凌驾于政府(总统、总理)之上的神权体系,宗教领袖霍梅尼、哈梅内伊先后成为真主的代言人,实现了现代社会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状态。

并建立了配套的直接听命于宗教领袖的革命卫队体系,它是忠于伊斯兰意识形态,而非是忠于国家政府的,人数高达10余万人。

伊朗政府的国家正规军约60万人,实际地位反而在革命卫队之下!武器配备的水平和质量,也大大赶不上革命卫队。

这种统治方式,虽然巩固了神权阶层的社会地位,但是造成国家统治机器的重复和浪费,也增加了人民经济负担。

其次,对于老百姓而言,霍梅尼倡导宗教法理学家--法赫基加以监护日常行为,这造成伊朗40年来,至今对妇女的禁锢,如:

2022年,一名22岁的女孩玛莎阿米尼,因涉嫌违反强制头巾规定,被道德警察拘留后死亡事件。直到今年倡导和美缓和关系的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该规定才有所松动!

       伊斯兰革命分子统治伊朗这40年来,伊朗经济,实际依然严重依赖巴列维父子统治伊朗时期发展起来的石油行业。

其他行业,由于长期反美,遭遇美国制裁,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这造成伊朗的严重困难。

特别是,伊朗树立雄心,以纯粹的,什叶派老大自居,输出伊斯兰革命,插手国外事务,扶持国外宗教极端势力,本意是扩大自己的队伍,扩大影响力,但实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2007年,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被美国定为“恐怖组织”。

201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被美国宣布列为恐怖组织;

2020年,美国在伊拉克定点清除革命卫队高官“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实施);

2023年,欧洲议会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入恐怖名单;

2024年,加拿大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

总的来说,伊朗伊斯兰神权体系和伊斯兰革命卫队,有被西方国际社会以围剿恐怖主义(这很大程度上是真的)而整体拔除的潜在危险!

 小结

在复杂的现代国家国内治理,和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中,宗教领袖实际表现不出令人称奇的神迹,也拿不出什么高瞻远瞩的指示,就是一个常人。表达观点越多,越容易被现实变化所打脸。

这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容易被打破宗教神秘形象,日久容易被伊朗国内年轻人所轻视,最后走向其反面,从而为对手工作。

再,过去被宗教势力掌权初期镇压的一些反对派,也容易在合适的时机,重新露头,而暗流涌动。

其期许的伊斯兰革命输出,因涉及伊斯兰恐怖主义,如加沙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纷纷被戴上“恐怖主义组织”的帽子!

伊朗伊斯兰革命体系,考虑到爆发大战的不可承受性,在小弟被剿灭的时候,除了呼喊一些口号而外,难有为小弟不顾一切出头的勇气。

所以,可以这样说,伊朗道路再次遇到困难!到了该抉择的时候!

转向美国,很难说服长期灌输反美思想的大多数伊朗本国民众!

而,若亲近俄罗斯,伊朗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严重的历史恩怨,事实上很难真正走到一起!

亲近中国,远水难解近渴!像7世纪,中国唐王朝难以挽救波斯被阿拉伯征服那样!

本中东地区,以色列作为一支孤军,为了本民族安全,又力量不可小视,至少伊朗扶持的加沙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是不顾一切反对声音(包括来自美国的)坚决要打掉的!

所以,伊朗现在的道路,已经相当之纠结!恐非能轻易驾驭!

<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