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弄巧反拙,韩国瑜顺水推舟
上演了半年多的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的人选争执大戏,昨日终于降下帷幕。「民主基金会」昨日上午召开董事会,主要议程是推选执行长。这是韩国瑜在今年二月当选「立法院长」,并因此而依惯例当选「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后,首次出席董事会议。因为此前韩国瑜提名的执行长人选卢业中,遭到民进党当局的反对,而韩国瑜也曾多次没有出席董事会议,因而被外界视为「卡韩」。昨日,韩国瑜终于出席董事会议,但却接受了「外交部长」林佳龙推荐的廖达琪,从原任的代理执行长(此前是副执行长)真除,接任执行长;而由韩国瑜力推的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卢业中,则出任首席副执行长。其余两位副执行长,则是由「外交部」提名的前驻印度「公使」陈牧民及前驻纽约办事处长李光章。据廖达琪会后透露,会中气氛非常祥和,仅花五、六分钟即完成人事案的讨论,最后无异议一致通过。
对此,韩国瑜于会后在其脸书发文表示,许多好朋友都在关心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的结果。其实从二月份上任以来,基金会执行长的人选一直都是朝野针锋相对的战场之一。过去半年以来,执政党希望能找到一个他们属意的人担任执行长一职。然而,在韩国瑜看来,眼下很难有适当人选在学养、见识与经历上比卢教授出类拔萃。卢业中教授长期深耕外交政策领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在相关研究领域著作等身;去年担任过「美国教育部与学术交流基金会」主讲人、也是「美国国务院国际领袖人才访问计划」的访问学人。他相信只有用人唯才、才能避免再有人事任命流于政党魁儡之弊的攻讦。
韩国瑜又指出,直到前天上午林佳龙向他提出现任副执行长——中山大学的廖达琪教授,此事才有了变化的契机。韩国瑜说,他与廖达琪教授相识多年,出身眷村二代的她热爱「中华民国」,一直以来都在民主运动与外交领域展现出自己的影响力、专业度与执行力,更在二零二零年的「总统」大选中,帮助他的「外交」板块出谋划策、裨益良多。为免基金会人事一案继续歹戏拖棚,非常感谢卢业中教授愿意屈居副执行长一职,继续为「民主基金会」的事业鼎力相助。
在表面上看,林佳龙与韩国瑜的「角力」,是遵循「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的原理,各让一步,执政党为了能让「民主基金会」充分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忠实执行民进党当局的「外交路线」,而挡下了坚持「九二共识」的卢业中;但为了避免让外界「卡韩」的传言成真,却也愿意退后一步,不再坚持原定的「亲绿」人选,而是在「民主基金会」内部「擢升」,由原是副执行长、现任代理执行长的廖达琪「真除」,而卢业中则担任首席副执行长亦即廖达琪原先的职务。按照林佳龙的想法,由于在「二零二零」大选时,廖达琪是韩国瑜「国政顾问团」的召集人,相信将能为韩国瑜所接受。如果能够达成,就是首次的「朝野合作」,而且也可化解人们对「卡韩」的质疑。
不过,一直坚持「非卢业中不可」的韩国瑜,在接到林佳龙的信息时,确实是很震惊。但在冷静下来之后,却反而认为这样的安排,其实比其原先的设想更佳,因而在早日早上传信息给林佳龙,表示同意这样的安排。
这是因为,正如韩国瑜在脸书上所言,廖达琪是「眷村二代」,因而比卢业中更「蓝」。实际上,与卢业中虽然立场坚定,但仅止于在其学术活动及论文中表达了其坚持「九二共识」的理念,却很少直接参与社会上的政治活动,因而是属于「书生论政」。而廖达琪则不同,其在蓝营的政治参与度很高,经常公开针贬时政,表达反对「台独」的立场,而且在学术界、政治圈的人脉雄厚,因而曾多次被国民党中央或地方组织劝进参选高雄市的「区域立委」,但她却强调参选不在人生规画内,但愿意为国民党的候选人辅选,帮助理念契合的队友。也有人推荐廖达琪列入国民党的「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名单,为公共领域奉献专业。而在二零二零年的「总统」大选中,韩国瑜成立「国政顾问团」,邀请她担任召集人,他欣然答允,并为韩国瑜竞选政纲的「外交」政策出谋献策。想到此,韩国瑜释然开怀,反正执行长人选都是「偏蓝」的人,能够将「民主基金会」拿下来,并没有损失,因而「顺水推舟」。
为何林佳龙明知廖达琪比卢业中更「蓝」,却要弄巧反拙地提出由她「真除」执行长呢?估计原因是,只要达成「阻挡韩国瑜提名的人选」的目的,就是达标。当然,在当前朝野恶斗,发生了史上首次的退回总预算案等「极端」情况下,林佳龙也不想在「民主基金会」执行长人选的问题上,「火上浇油」。另外,可能还渗入了某些个人因素,林佳龙和廖达琪都是搞研究选举及民调出身的同行及「同门」。
现在「民主基金会」办事机构的布局,是执行长与首席副执行长都是「亲蓝」,但专业却是偏重于学术研究;而其余两位副执行长陈牧民、李光章,则是专业「外交官僚」,在业务上是属于「实务型」。但既然是由执政党推荐,其政治立场可能是「偏绿」。正好是「二比二」,不过实权却掌握在「偏蓝」的手中。
这样的布局,使得「民主基金会」虽然要按照民进党当局的政策立场,执行「二轨外交」的任务,但倘是要在国际社会推动「促进台独」的活动,可能就不会那么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