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编剧,都应该读读《矛盾论》
好多年不看国产电视剧,主要是人物塑造千篇一律,现代剧的男主不是海归富二代,就是智商爆棚的天才,女主傻白甜或者有所谓个性的事业女性,到古代男主就是一剑平天下的武林高手或者运筹帷幄的查案高手等等,无一不是集人类所有优点的理想人,就算有点缺点,都是无伤大雅,仅仅是为了缺点而缺点。像这样设定的男女主,其实是非常平面化,毫无立体感,根本不会给人留下印象。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件事物,能感受到它的立体,是因为能看到它的明暗面,给人一种空间感。同样的是,人物塑造太完美,没有正反面,首先给人感觉就是不真实,也毫无代入感。据说日本的一些特型电影总选丑男当男主,就是为了营造一种代入感,让观众能想入菲菲。当然不是说小鲜肉不能用,只是把人塑造的太离谱,缺乏了矛盾面,后面的故事自然怎么演都不真实。能给人深刻印象的人物,都是身上充满矛盾的人,如有些痞气近乎土匪的李云龙,易燃易爆的刘醒,以及小市民感强烈的周星驰,他们都有自身的缺点,又有他们独特的优点,在矛与盾中不断的引发剧情,这样的故事既真实又让人深刻。
进一步说到剧情,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 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拿观网小编们最喜欢的某某某电视剧来说,这部电视剧被编辑们夸上天,被奉为经典,但在我的眼里,里面的剧情基本不入流,因为里面的剧情仅仅是建立在争权夺利的简单问题上,像这样的剧情最不能深入探讨,例如,让所谓的反派夺权又怎么样?不能让他们夺权仅仅是因为他们没男主帅吗?反派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什么?男主集团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什么?在这个电视剧里是不会有答案的,所以一切都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中的争权夺利,本质上是难分正邪。再一个,里面设计的阴谋诡计,其实就是茶壶里的风暴,往往轻易被男主识穿化解,理由是男主谋划已久以及拥有不一般的人脉和头脑。
再看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
一开始就是裕王儿子出生,嘉靖赏赐裕王妃十万匹丝绸,外国商人又订了几十万匹丝绸,导致要增加丝绸产量,从而拉开了“改稻为桑”政策的序幕,再引发毁堤淹田,栽赃嫁祸,低价购田等等一系列的事件,一步步的为我们揭开当时明朝从上到下各人的立场和做法,揭示了明朝各阶层的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好一幅明朝众生相就呈现在观众面前,更不要说一众老戏骨给大家奉献了艺术般的演技,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当然里面的历史问题是否有艺术加工成分,就不在讨论之列。
其余好的电视剧,都说烂了,我就再提两个,一个是《恰同学少年》,这个电视剧可能很难找到资源去看了,不知道为什么,反正里面并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毛主席,而是一个少年时代拥有不少缺点的毛主席,在求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毛主席。当然,里面的故事非常有深度,对学生培养的探讨,到今天这个时代看,依然很有价值,再说里面各人的颜值非常高,说是一部青春偶像片也不为过。还有一部比较老的电视剧,是香港老亚视的《大地恩情》,如果你腻歪了现代民国电视剧塑造的民国景象,可以去看看这部电视剧,非常的接地气,看看当时什么叫宗法社会结构。里面有一段剧情我想提一提,就是说基督教到那条乡传教,一开始发面粉发粮食,很多村民都踊跃去听,后来没米发了,传教士想继续传教,可没人再去听他讲耶稣,他逮住一个村民说,要不要听我讲道理,村民回答他说,有面粉就有道理,没面粉就没道理,气死了那个传教士,后来乡里遭灾,传教士特别点名说不要救助那条村的村民。
说这个仅仅是我想到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广大人民来讲,跟基督教没什么区别,中国革命的成功,自然是靠先驱们的努力,让人民获得真切的“面粉”。其实,到现在为止,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不多。。。
好的电视剧能让人回味无穷,烂电视剧真的是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所以说现在的电视剧不好看,并非是题材限制或者什么审核,而是你们的剧情真的没意思,塑造的人也很苍白无力。有时间多看看矛盾论,想一下怎么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处理好,让矛盾推动剧情的发展,接着在矛盾激化中达到故事的高潮,演化出新的矛盾等等,真有那样的电视剧,我一定会捧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