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草根人物(25)王氏

原文:
第二百零九卷唐纪第二十五
景龙二年冬,召王公近臣入阁守岁。酒酣,上谓御史大夫窦从一曰:“闻卿久旷,今夕为卿成礼。”窦拜谢。俄而,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其后有人衣缕衣花钗,令与窦对坐。却扇易服,乃皇后老乳母王氏,本蛮婢也。上与大臣皆大笑。诏封营国夫人,嫁为窦妻。俗称乳母之婿曰阿(此字上父下者,包括手写板在内都无法写出)。窦每进表,自称“翊圣皇后阿(上父下者)”,欣然有自负之色。
窦怀贞,字从一,年轻的时候当地方官,是一个很有作为很有抱负很有锐气的人,可等他到朝廷当上御史大夫,原本应该铁面无私地承担起监察弹劾的职责,可他却摇身一变,成了韦皇后以及太平公主等人的马屁精,阿谀逢迎,百般讨好,甚至对她们豢养的宦官们也不敢得罪。每当这些人违法犯罪,他都要上赶着忙活一阵,不是为了惩处,而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脱罪。
办案的时候,窦怀贞为了避免“误伤”宦官,只要看谁没长胡子,模样像是太监,连核实身份都免了,甭管有理没理,直接判他无罪释放。
这年除夕,唐中宗李显命令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以及学士、诸王、驸马们,聚集到皇宫欢宴。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正当大家兴高彩烈的时候,李显对窦怀贞说:听说你妻子去世很久了还没有续弦,今天是除夕,朕这为你举行婚礼。窦怀贞赶紧磕头谢恩。
太监和宫女们打着灯笼,拿着罗扇,簇拥着一个穿礼服带花钗的女人,与窦怀贞相对而坐。
罗扇移开,头饰取下,大家定睛一看,只见此女满脸皱纹,头发花白,年纪足有六十多岁,正是韦皇后的奶妈王氏,少数民族出身的奴婢。看到如此滑稽的一幕,李显、韦皇后,以及在场的官员们,全都哄堂大笑。
窦怀贞当年四十多岁,以王氏的年纪,足够当他的妈妈,可王氏毕竟是韦皇后的奶妈,娶了她就算跟皇帝皇后沾上了亲戚,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之呢?窦怀贞二话不说,立马叩头谢恩,圆房成婚。
唐朝时,奶妈的丈夫被称为阿(上父下者),自打婚礼过后,窦怀贞呈送奏章一律落款“翊圣皇后阿(上父下者)”,而且欣欣然面有得色,表现出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一时传为笑柄。
景云元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杀了韦皇后,窦怀贞闻讯,立马将王氏杀死,以此向新皇帝李旦表示忠心,但仍被赶出长安,贬为濠州司马。
凭借拍马逢迎的高水平,没过多久,窦怀贞又成了太平公主派系的重要人物,不但再次回到朝廷,还一度当上了宰相。
不过,等到李隆基再次起兵杀掉了太平公主,窦怀贞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终于自缢而死。
单看窦怀贞的表现,称得上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但他年轻的时候,确确实实曾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好官,他中年以后的转变,除了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因素,客观环境的影响,应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武则天后期以及唐中宗时代,朝政混乱,奸臣当道,所谓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既然读书人自诩的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那么保命保官保前程,就成了第一位的需求。
只不过窦怀贞不要脸的表现竟然如此夸张,却仍然没能保住性命,反而成了流传千古的笑谈,这恐怕是他怎么都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