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里行为教育的缺位

现代中国家庭和社会高度重视教育,但重视的是知识教育,缺位的是行为教育。知识教育好理解,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外等等。必须说,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常常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孩子们看《长安三万里》更是跟着哇哇背唐诗,可能是历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代。

行为教育管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家教是其中一部分。现在中国家庭不大重视行为教育,或者做得不够,学校更是不管。

什么是教育,这其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在《简爱》的时代,教育在家里由家庭老师负责,文化知识只是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是风度、礼仪。老贵族对小贵族对还要传授对下人的管理、应付皇上和贵族同类的权谋等等。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小头,人与人的关系才是大头。古代中国私塾和家教里其实也差不多。

学校是教育社会化的结果。在老派的贵族学校里,风度、礼仪依然是重要部分,还要加上权术、历史、宗教等,文化知识只是贵族修养所必须拥有的点缀。

电视剧Crown是电视剧,作者是王室事务专家,考据翔实,细节相当真实。剧名直译为王冠,讲的是伊丽莎白二世从小姑娘一直到女王的故事。直到加冕初期还好看,后面越拍越烂。我看到黛安娜与查尔斯婚变,后面的不看了。在剧中,伊丽莎白二世年轻的时候,教育都在宫中完成,没有进学校,查尔斯好像是第一个到学校学习的威尔士亲王。她好奇为什么她的宫廷老师只讲帝王术,不讲数理化。她要学。据说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君王要学数理化的,从侧面反映了贵族教育的实质:驭民之术,说到底依然是人与人的关系。

但现在人们说起教育,似乎只有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外了。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人与人的关系提不到驭民术的高度,但必要的风度、礼仪、尊重别人、遵守公德这样的行为教育还是很需要的。这在现在似乎缺位,或者只是嘴上说说,谁都不当回事,感觉人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的。

在“飞机上两女子对一岁半孩子立规矩”事件里,尖锐对立的看法反映了人们对行为教育是否缺位的认知。赞同一方认为,这是对孩子行为教育缺位的补位;反对一方认为,一岁半的孩子根本谈不上行为教育。其他的分歧其实都是枝节问题。

一岁半的孩子是可以开始行为教育的。尽管还不会说话,还缺乏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和交流能力,有时一岁半的孩子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挥手打爸妈、爷奶,砸摔东西,大人肯定要呵斥的。几次下来,一般孩子就明白了,这事做不得。这就是早期的行为教育。从这里开始,懂得尊重,有感恩心,不无故搅扰他人,都可以一点一点加进来。对于飞机上的具体情况,就属于不无故搅扰他人,这里的他人实际上包括爷奶。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孩子确实会用哭闹表达不适,但不适过后,会自动停止,不会无休止地哭闹。这才是生理性的哭闹。不适过后依然不停,就是某种愤怒的发泄,这就是心理性的哭闹了,可能属于行为问题。一些父母、爷奶在孩子平常撞着什么的时候,就打这个打那个帮孩子“泄愤”,这是很坏的习惯,使得孩子建立“凡事都是别人的错”的错觉。久而久之,会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就会有行为问题。飞机上要是因为气压变化有不适(其实起飞、爬升时不适即使有,也很小、很短),没法打飞机,孩子就因为泄不了愤而无休止愤怒,这就是行为问题的表露了。

难说这是否就是飞机上发生的。从孩子在卫生间里的哭法推断,就是这样的情况。生理不适、心中委屈或者恐惧、要挟大人等,孩子的哭法各有不同,可以从声音和表情看出来。就像狗叫都是汪汪汪,但讨好的汪汪汪和威胁的汪汪汪,可以听出来、看出来。估计是平常爷爷奶奶样样护着,这会竟然不护着了,孩子理解不能。而爷爷奶奶不再护着,实在是因为孙子哭闹得过分,而爷奶束手无策了。

这样的情况不罕见。糟糕的是孩子形成样样都是别人的错的思维定势。

不断有人强调一岁半的孩子还没有思维,但同时强调关卫生间会留下永久心理阴影,这其中存在逻辑矛盾,不过这不是关键。一岁半的孩子具有不能低估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在不宠溺的父母面前老实听话,在宠溺的爷奶面前作天作地,并不罕见。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孩子(一岁半也好,三岁半也好,五岁半也好)不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只是其中一种,“别人为我服务理所当然、我为别人服务……啊,这是什么?”是另一种,不知感恩、无视他人感受、不以损人为目的但实际上也伤害他人感受的自私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无原则地“让着孩子”就是在助长这样的错误思维定势。谁都烦巨婴,但巨婴都是从养成错误思维定势的幼儿开始的。

行为教育包括(但不止是)管束,关卫生间未必是最好的行为教育办法,但在飞机上,似乎也没有其他设施可用。在需要行为教育的时候放弃,这是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尤其是爷奶)无意中通过宠溺在害孩子。过多的关注把孩子弄烦了,对大人大喊大叫、挥手赶开。有时大人或许还会说一句“不能这样没规矩”,更多时候就默默忍受了。这或许就是孩子对大人失去尊重的开始。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更是成问题。有些父母中,一方(通常是母亲)放弃很好的工作和事业,回家专心带孩子。牺牲大,期望就更高,极端的关注和常年反复的“我放弃事业都是为了你”可能对孩子并不是促进,反而形成反作用,要么孩子压力山大,永远害怕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要么听烦了,“又不是我要你放弃的,为什么给我压力”;更糟的是“没本事都要别怨我,你自己说放弃就放弃,凭什么对我要求那么高”。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以自己为中心,只有自己站稳了,才能“为了”别人。父母自己有成功的事业,对孩子是激励和榜样;爷奶可能退休了,但退休前有成功的事业,退休后还有有意义的退休生活,也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尊重。

孩子需要关爱,但过度的关爱是压力,不是动力。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空间,寸步不离、事无巨细并不是好的抚育方法。

“只要读书好,别的都不重要”也是行为问题的一大根源。从小只盯着学校成绩和排名,对行为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在“一切为了学习”的名义下,助长各种坏习惯和扭曲心理。他们长大一样,思维里只有读书是应该自己做的,其他都习惯于甚至依赖别人为他们做好,而且习惯于甚至依赖别人为他们作出牺牲。这样的心态遭到社会毒打时,会格外痛苦。

最大的问题或许是“孩子还小”。孩子都是从小长大的。“孩子还小”意味着吧问题留给后面解决,这说穿了就是拖延症,而谁都知道拖延症没有好下场。但谁都说不清什么时候孩子才不小了,直到突然发现一切都已经太晚。巨婴就是这样养成的。成年后一言不合就离职、离婚、寻死觅活,都是行为问题的爆发。

在某种程度上,如今的中国年轻人既是最有文化的一代,也是行为问题最大的一代。

是时候像重视知识教育一样,重视行为教育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