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没有好编剧么?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首先编剧好不好它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高考作文要求不要写小说、诗歌,原因也是这类与感受和好恶直接相关的文字是很难给出客观评价的。

不过,由于编剧毕竟是一项工作,而同时文字水平的高下本身也是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的,文字是否流畅,是否准确表达意图,是否能让人感受到作者传递的情绪,这是一个起码的标准。虽然要准确制定一个标准很复杂,但看到文字就能知道水平高低这还是大部分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而同时编剧作为一项职业,那么它也必然有它自己的客观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美国会有“职业写作培训班”,不管是写小说,编剧,还是其他类似工作,通过这类培训班都可以将具备一般能力的人培训成符合相关职业标准的水平。

而好莱坞的编剧大多是通过这类培训班出来的, 实际上很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知名小说作者本身也是上过这类培训班的。

其实这类培训和考公的时候培训写申论并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一种职业能力学习。

虽然国内似乎没有编剧培训班这样的机构,但事实上我们的编剧本身大多也是要通过类似的学习和职业能力鉴定的,只不过这个鉴定的标准可能比较自由,每家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我们看国内的编剧水平不高,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水平达不到基本要求,而是“更高标准”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符合观众的期望。

好莱坞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表明不是编剧职业培训的问题,问题出在创作者和目标受众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差距。

在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还是一种稀缺能力的时代,确实存在着创作者水平高于目标受众,结果导致受众不能理解的问题,所谓曲高和寡,这是大家熟悉的。

但是在今天义务教育早已普及,事实上在中国的话,是高等教育几乎也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当中近乎普及的事情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反过来的情况,那就是创作者水平低于目标受众,而由于两者作为创作者和接收者,天然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创作者天然有一种高于接收者的地位。

那么当创作者精心的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职业教育学到的技巧包装起来推销给受众的时候,受众发现华丽技巧(有的时候甚至是拙劣的技巧)包装当中的是一个远远比自己的眼界低的内核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就自不待言了。

于是两者自然就会发生激烈碰撞,最后带来的就是作品本身遭到非议和抵制。

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恰恰不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而是降低行业门槛。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就表明了有大量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因为不符合没有明确标准的编剧准入门槛,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是很高的。

但是不管是游戏、影视、文艺圈子,目前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小圈子”,因为投资方过于强调“头部效应”,只掐尖,也就是做看起来最可能赚钱的事那一部分,而剩下的则避之不及。

独立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鱼龙混杂是不假,但其中都有很多“叫好不叫座”的产品,而这些东西因为和文艺界、投资界的口味不相适应,“看起来就不像能赚大钱”,于是就被否决了。

而那些自我规训之后符合了“小圈子”口味的部分,也会因为规训和自我规训,加上商业炒作和营销影响,最后变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情况。

今天中国,或者说全世界其实都有类似的问题,就是嘴上说着“商业逻辑”,“资本逻辑”,但其实做的事情一点也不符合逻辑,仅仅是凭着个人喜好。

其实哪怕是按照最简单的逻辑,如果要在文艺领域搞投资,那就应该不拘一格,全面投资,包括对“小众”爱好领域更应该投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大卖的东西是不是在现在还是“小众”的领域。

但很可惜,也许是目前发展阶段的问题,我们看到的现状不是如此,当然在大家信息渠道丰富以后我们会发现国外也是如此,他们是高估了LGBT的商业价值,而我们国内似乎是低估了“高水平”文艺作品的商业价值。

当整个游戏界、文艺界把商业价值等同于运营手段,试图将所有一切都规训成他们习惯的方式的时候,那难免就会出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了。

不过这时候咱们也得看到,“看不见的手”确实也是存在的(太伟大了,哈耶克),市场会给他们教训,或者毋宁说,消费者会用钱投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