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讲:从亚洲世纪四大特点看世界百年大变局

500

1

都说21世纪是亚洲世纪。从四大特点入手分析,也足以证明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

本节先讲第一大特点:亚洲已出现赶超美国、将在世界百年大变局后取代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

这个国家无疑就是中国。

中国现在虽然是名列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其实早在2014年就超越了美国。

就按汇率计算,抛出水分因素,中国的GDP也应该差不多赶超了美国。

首先,中国的工农业GDP在总GDP中占比达45.5%,而美国工农业GDP占比不足20%。再者,近25年,美国的发电量一直徘徊在4千太瓦时(TWh)左右,而中国则由1千太瓦时增加到现在的1万太瓦时。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的GDP主要靠实体经济在支撑,美国的GDP则主要靠虚拟经济在支撑,其中又主要靠金融、股市等泡泡经济在支撑。

其次,中国的GDP是按产出计算,美国的GDP是按支出计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因为既然按支出计算,美国当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军费支出以及赌资、毒资、嫖资等支出计算进GDP,还可以把国民的自有住房估算租金年年计算进GDP,更可以堂而皇之地重复计算。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厂卖出一辆汽车,是要扣除原材料成本再计算GDP的,因为这些原材料别的厂家在卖出时,已计算过一次GDP。美国汽车制造厂卖出一辆汽车,则要按整车的卖价计算GDP。至于汽车制造厂在采购原材料时,此前支出了多少就已经计算了多少GDP,因此明显有重复计算之嫌,但完全不违背GDP支出计算法之规则。还远不止此,假若批发商再加价卖给销售商,销售商支出多少,当然得再计算多少GDP;销售商再加价卖给用户,用户当然支出了多少还得计算多少GDP。要不怎么会有一种说法:美国的GDP计算就是一个重复计算的数字游戏呢?还有很多人怀疑,美国GDP统计存在数字造假呢?

第三,既然是支出法,美国出现通胀,虽然对于美国经济和老百姓来说是坏消息,但对于美国GDP增长却是好消息。因为美国物价涨了多少个百分点,美国企业和国民支出就得增加多少个百分点,美国GDP也因此会相应增加多少个百分点。这几年,美国通胀最高时涨了9个多百分点,现在也在3.7个百分点左右。难怪这几年美国闹通胀,美国GDP反而增速加快了呢!

第四,因为世界各国的GDP是按美元计算的,所以这几年美元拼命升息,导致美元增值,各国货币贬值,美国的GDP虽然没增,但却让别国的GDP普遍降了。例如中国的GDP按人民币计算增了,按美元计算却降了,因此中国这几年GDP的增速虽然高于美国,但中美GDP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当然,最倒霉的还是日本。日本去年的GDP是正增长,德国去年的GDP是负增长,仅仅因为日元兑美元贬值幅度过大,导致换算成美元GDP以后,德国的GDP就超过了日本,日本不得不把世界经济老三的位子让给了德国,自己只能屈居第四。

 尽管有上述水分因素,导致中国GDP仍未能赶上美国,这两年因为美元汇率和美国通胀因素,导致中美GDP差距反而拉大了,但中国事实上已取代美国,成了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力超过了30%,也远超美国。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坚信,到2030年,最多到2035年,中国的GDP一定能超越美国!

当然,不能简单地以GDP论英雄。例如俄罗斯的GDP比中国的广东省还少,能说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比中国的广东省还弱吗?

再说,一个国家,GDP越实,其综合国力越强;GDP越虚,其综合国力越像一个虚胖的大胖子一样,似强实弱。

美国的GDP那么虚,所以美国早已变成了那样一个虚胖的大胖子,综合国力似强实弱。但美国自不量力,屡屡对中国以弱挑战强,所以重返亚太军事围堵中国,输了;与中国打舆论战唱衰中国,输了;与中国打贸易战,输了;与中国打高科技战,输了;与中国打金融战,也输了。中国对美国已由最初的被动挨打,变成了足以游刃有余地抗衡美国,下一步将是对美国不战而胜了。

2

第二大特点:世界的工业中心是亚洲而不再是欧美。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工业GDP差不多是另外四大工业强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之和。这意味着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三个在亚洲,欧洲只剩下一个德国,美洲只有一个美国。

印度也雄心勃勃地想赶超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事实上印度已跻身世界工业强国,至少算得上是世界工业大国。那么算上印度,世界工业六强,四个在亚洲。

事实上,东盟10国才堪称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附属工厂,因为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内资外资工厂,绝大多数转移去了东盟10国,因此东盟10国进口中国工业产业链上游的半成品产品最多。很多东盟10国的工厂,只不过是中国工业产业链上游半成品产品的总装车间。正因为如此,所以东盟10国已超越美欧,成了中国的世界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和美国已分别降为第二和第三。

东盟10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3.4万亿美元。东盟10国的抱团发展模式,起到了以小博大的作用。先是“10+1”(指东盟10国+中国),再是“10+3”(指东盟10国+中日韩),最后于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CEP)又正式签署。签署这个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有东盟10国+中日韩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5国,拥有22亿人,占全球将近30%的市场份额,成了超越欧盟27国和北美3国的世界第一大自由贸易区。

得益于欧美产业向亚洲转移,先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中国相继成了工业强国,然后这三国的工业向东南亚和南亚辐射,整个东北亚、东南亚及南亚成了世界工业中心,而且这个中心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取代。

3

第三大特点:亚洲升、欧美降——通俗的说法是“东升西降”的趋势,已然形成。

这个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中美两国的一升一降。中国40多年的不断上升,尽管西方在不断唱衰中国,但世界还是有目共睹的。美国近10年来的不断衰落,尽管现在仍有很多人不愿承认,但是随着美国衰落的加速,在未来几年内,世界所有的人都会越看越明白。

这个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二,就是亚欧两洲的一升一降。虽然亚洲发达国家还很少,欧洲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但亚洲的上升趋势和欧洲的下降趋势还是日益清晰的。

例如,印度曾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印度的GDP已超越了英国,名列世界第五。关键是,印度GDP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印度雄心勃勃地要超越德日争当世界老三,而英国经济因为害了和美国一样的严重金融病,无药可救,所以必然进一步下滑,甚至滑出世界前十也未可知。

再例如,日本当初是因为脱亚入欧才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和工业强国的,但是时至今日,经济却陷入30余年停滞期。日本GDP曾超越过5万亿美元,但是退回来后一直在4万亿美元上下徘徊。如今的4万亿美元能与30年前的4万亿美元等值吗?所以停滞就是倒退!

日本经济停滞——更准确地说是倒退,除了资源贫乏、老龄化和少子化等自身原因以外,还害了和欧洲一样的“欧洲病”。

其病情一:经济金融化、虚拟化,产业空心化病情虽然轻于欧洲,但对于曾差一点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日本来说,已是遭受重创,可以说是重病缠身了。

其病情二:深陷高福利之困。想想吧,日本经济一直停滞,事实上一直在衰退,国民福利却有增无降,国家财政当然就长期入不敷出,因此只有拼命举债度日,所以日本的债务比例居世界第一。

其病情三:财阀垄断了国家经济。长期垄断的结果,必然是阶层固化,经济发展僵化。所以,日本科技创新日益不足,逐步落后,渐渐在世界失去了竞争力。

其病情四:受制于美国,很多时候不能按日本自己的国家利益进行决策。这类例子举不胜举。最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各国都在抛售美债,而美国已对日本持有的2000亿到期美债违约了,但日本不但不能抛售美债,反而不得不增持美债,所以日本仍然持有1.15万多亿美债,高居世界第一。

资源匮乏、农业又不能自给自足的日本,只能长期靠出口工业品带来的贸易顺差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可是由于害了和欧洲一样的“欧洲病”,日本竟然由贸易顺差国变成了贸易逆差国,这样的日本岂能久存乎?

日本当初因为脱亚入欧而强国,现在因为脱亚入欧而弱国,将来会否因为脱亚入欧而亡国?

还有一个韩国,虽然没有明确宣称脱亚入欧,但所走的道路与日本大差不离,命运与结局也在步日本的后尘。

相反,俄罗斯虽然没有明确宣称脱欧入亚,但事实上已然脱欧入亚。结果是,俄罗斯这两年半虽然陷入俄乌战争中,同时受到了美欧的极限经济制裁,但其经济不但没有衰退,更没有垮掉,而且经济增长幅度还超过了绝大多数美欧国家,当然更是远超日韩两国。俄罗斯的经济前途总而言之是光明的,是向好的。

拿日韩两国脱亚入欧与俄罗斯脱欧入亚的结果进行对比,难道不能很好地说明亚洲在升欧洲在降吗?

上述两大主要标志,难道不能证明亚洲升、欧美降——也就是“东升西降”的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吗?

4

第四大特点:是中美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决胜力对比出现转化。

亚洲才是中美决战的主战场。

中国奉行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政策,同时奉行惠邻睦邻政策。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决胜力,主要看中国的实力和与亚洲国家政治经济尤其是经济关系有多深,带给亚洲国家的好处有多大。

美国则正好相反。美国就是要搞乱搞穷亚洲,要让亚洲分裂对立和经济倒退。美国要实现这些目的,主要靠自己的实力和亚洲的盟友。而亚洲的盟友要帮美国实现这些目的,必须首先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决胜力,主要看美国的实力有多大,有多持久;看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关系有多铁,也就是要看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是否即使长期损害自己的利益,也铁了心要长期帮助美国打压中国,祸害亚洲。

在美国如日中天、孤独求败时,美国在亚洲的盟友不但众多,而且那些盟友都主动追随美国,对美国投怀送抱,言听计从,无不以是美国的盟友为荣。

所以,美国2010年刚从欧洲重返亚太搞所谓的亚洲再平衡时,就立马把亚洲搞得风生水起,更确切地说是中国周边风波不断,一时之间中国确实倍感压力。

主要是东海、南海、台海及朝鲜半岛惊涛骇浪一浪接一浪。东海全力配合美国的主要是日本。南海全力配合美国的除了菲律宾之外,还有越南、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台海全力配合美国的主要是台湾。朝鲜半岛全力配合美国的主要是韩国。

在中国的其它周边,因为印度配合美国,中印边境也麻烦不断,如果不是中国极力克制,洞朗地区就爆发了中印战争。中国在亚洲的最好经济合作伙伴伊朗,也遭到了美国“限制伊朗石油零出口”的极限打压。连蒙古也配合美国搞所谓的“第三国外交”。连中亚五国也一度出现了颜色革命的隐忧和杂音。幸亏美国陷入了阿富汗战争泥潭,否则被美国彻底控制的阿富汗,或许会成为中俄的最大麻烦国家。

除此而外,亚洲的所有美国盟友和准盟友,以及其它各洲的很多美国盟友,都配合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宣传舆论战和高科技战等,其中想对中国一击致命的芯片战,就有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印度等14国组建的“小院高墙”。

但是时至今日,美国对中国的围攻打压形势已发生逆转,美国在亚太的盟友、准盟友已大多在中美之间选择了中立,继续死跟美国的也大多是被美国强迫的。西亚北非的沙特、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美国的盟友,它们的转变情况后文再专章分析,这里只重点说说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越南、新加坡、蒙古、中亚五国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情况。

5

先从最北边的蒙古说起。蒙古的所谓第三国外交已有名无实,成了明日黄花。这其实是蒙古的明智之举,如果蒙古真站队美国,中俄稍稍限制一下蒙古的陆路进出口,蒙古就是死路一条。

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虽然发生过有美国背景的颜色革命,俄罗斯一出兵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虽然对俄罗斯来说还有一点点后遗症,但中亚五国至少向中国靠得更紧了。

巴基斯坦由美国的盟友变成了中国的全天候伙伴国。阿富汗、尼泊尔等国也更加靠向中国。美国利用中印边境矛盾和印度仇恨巴基斯坦、中国力挺巴基斯坦的历史渊源,拼命争取印度为准盟友。主要办法是:推出印太战略,把印度列为这个战略的核心成员国;大力投资和产业向印度转移,要把印度打造成取代中国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但是,美国已产业空心化,本土再无产业向印度转移,只能动员在中国的部分产业向印度转移。但美国私人资本带着产业投资印度面临五大不利因素:一是印度官员办事效率极低,单是征地就需要四五年,而且大多贪腐。二是印度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职工素质差,而且自由散漫,吊儿郎当,要辞退还必须经过印度当地政府批准才行。三是印度对外资企业设限太多,例如外资企业关键岗位必须用印度人;外资企业赚的钱得继续投资印度,想转出印度太难,而且动不动就被巨额罚款。四是印度面积才298万平方公里,仅有中国的31%,但人口已超越中国。印度人口密度是中国的3倍多,不但导致水电等资源严重供应不足,更可怕的是现在尚未工业化,环境已严重污染,城市街道和道路交通已堵得一塌糊涂,如果发展到了中国的水平,空气污染到了呼吸困难的地步,交通堵塞到了瘫痪的地步,印度还适宜于人类居住吗?五是印度本来就热,全球气候变化加之印度工业经济发展的热效应,已导致印度初夏的气温就高达52.9度,不少人被热死,如果进一步工业化,印度的夏天气温会升到多高?印度本地人再热也无处可逃,外来投资者难道不会纷纷落荒而逃吗?

所以真正投资印度的美资等外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而且很多外资投资受挫后又撤离。外来投资远没有达到印度的预期,却要印度全力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当然不可能。因为印度深知,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印度全力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就是与自己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彻底决裂,那样的话,印度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印度尽管经常与中国制造一点小摩擦,但始终保持中印经济发展向上的关系。除此而外,印度也不在美俄之间选边站,整个俄乌战争期间,都坚持购买俄罗斯的石油。美国尽管竭力拉拢印度,印度其实连美国的准盟友都不愿意做。

印度尚未强大,就开始欺凌邻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印度的邻国,都发出了“印度滚出去”的怒吼。但印度的邻国却都与中国关系很铁,都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积极合作国。

至于东盟10国,7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良好,只有3国与中国发生过龃龉。

一是新加坡,其为美国的盟友,曾公然站队美国。中国也用不着与新加坡计较,只是既然新加坡不可靠,就意味着马六甲海峡也不可靠,便在其它一些国家修建港口,要开辟另外的海上航线。马六甲海峡商运的过路费,可是新加坡这个城市小国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新加坡顿时慌了,立马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还不时为中国说好话。

二是越南,曾听美国的挑唆,与中国搞领海纠纷。但越南是两头在外的经济,上游主要靠进口中国的工业半成品,下游主要靠出口工业成品,因为越南不能产业升级,所以只能赚一点产品加工费,GDP数据虽然好看,实际收入却很微博,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也很大。因为越南外汇储备才千亿美元,所以越南经济对于美国来说极其脆弱。这次美元加息,导致越南盾贬值,越南就损失惨重。此外,越南经济基础薄弱却虚推房地产高升,结果房地产暴雷,虽然枪毙了带头虚推房地产的越南女首富张美兰,但越南的房地产危机也并未完全化解,随时可能成为美资割羊毛的对象。所以越南总算认识到了经济上只能依赖中国,而依赖美国是极其危险的。这次苏林当选越共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首访中国,就表明了越南的立场。

三是菲律宾,配合美国搞南海仲裁案,但是判决下来了,美国又没敢帮菲律宾执行。因为美菲如果真的执行,中国不但会武力抗拒,甚至可能借机收回被菲律宾占据的中业岛等岛礁。美国绝不会为了菲律宾与中国开战,那么其结果,只能是美菲赔了夫人又折兵。菲律宾输掉的只是南海争议岛礁,美国输掉的则是世界影响力。

所以阿基诺三世下台了,杜特尔特上台后,完全倒向了中国,中菲关系在杜特尔特任期发展良好。马科斯上台后,或许因为马科斯家族贪腐的一百多亿美元都转移去了美国,被美国拿捏住了,所以菲律宾又倒向了美国,在南海不断配合美国碰瓷中国,大有学乌克兰在亚洲帮美国与中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的架势。当然这无异于小孩童对大人的碰瓷,所以每次都被中国轻松化解了。

东盟9国都在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唯独菲律宾经济自绝于中国,导致投资大幅下降,农业明显倒退。好在菲律宾虽然在小孩童式碰瓷中国方面配合美国,但在给美元致命一击方面却没有配合。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10国一致做出决定:在国际投资贸易中弃用美元,采用与人民币本币互换。东盟10国突然打出的这一闷棍,可以说打得美元快昏死过去了。

最后说说日韩。

日韩要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因为日韩深知,只有与中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保持东北亚三国的经济长期良好发展。

因为美国不择手段的竭力阻挠,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协议胎死腹中。为了进一步破坏中日韩关系,美国2010年刚重返亚太,就发生了两件巧合的事:一是韩国天安舰沉船,船上46名官兵葬身海底,说是被朝鲜击沉的,当然朝鲜坚决否认。尽管事实真相至今成谜,但当时这个事件仍然导致朝韩尖锐对立甚至擦枪走火,进而导致中韩关系也破裂。二是香港所谓的爱国保钓人士,突然莫名其妙地远航去登钓鱼岛宣示主权,于是日本借机上演了购岛闹剧,中日关系也因此破裂。

韩国后来还发生了安装针对中国的美国萨德导弹等恶性事件。中韩关系破裂,虽然对中韩双方都不利,但因为错在韩方,引发了中国人的愤怒,很多中国人自发抵制韩剧和某些韩货,韩方的损失因此更大一些。

文在寅上台后,选择了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中韩关系又恢复了正常。但是尹锡悦上台后,又更极端地倒向了美国,中韩关系比原先更恶化。韩国竟然配合美国断供中国芯片,因为芯片是韩国的主打产品,所以韩国远比中国受到的伤害大。加之美元加息重挫了韩元、加深了韩国通货膨胀等因素,韩国经济明显衰退,破天荒出现贸易逆差,尹锡悦的支持率因此降到29%,在中期选举中也大败,超百万韩国人在网上签名要求尹锡悦下台。

中日在钓鱼岛激烈对抗时,美国高官一个接一个表态,最后连总统奥巴马也亲自表态: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意思是美国一定会帮日本协防钓鱼岛。于是日本更强硬。于是中国索性出动军舰巡航钓鱼岛。于是美国屁都没放一个。于是原先一直由日本实际控制的钓鱼岛,变成了由中国实际控制。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许这时才意识到被美国忽悠了,因此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后来安倍晋三被莫名其妙地刺杀了。岸田文雄接任后,和尹锡悦比着看谁更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日本也配合美国断供中国的芯片,结果重创自己的核心产业;日本还迎合美国的放纵,冒天下之大不韪排放核污染水,结果因为中国等众多国家抵制日本的海产品,日本海产业也遭受重创;因为中国的汽车销量破天荒大幅反超日本,日本的汽车产业也遭受重创;因为美元升息,日元最高时惨跌至164日元兑换1美元,比韩元还惨得多,日本的金融业更是遭受重创。日本持续贸易逆差,经济出现负增长,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岸田文雄内阁的支持率因此最低时跌至16.4%。岸田文雄已宣布9月份放弃自民党总裁选举,这实际上与提前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无异。

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到了这个时候,似乎才有所醒悟,于是提议于2024年5月26日-27日召开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而这个峰会已时隔5年没开过。此外,日本很多与岸田文雄唱反调的团体和人士,近期纷纷制定访问中国的计划。

6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当然更是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亚洲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1个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国,中国还是东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远胜于美国。

关键中国与亚洲国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合作双赢关系,双方的最大的愿望是共同发展;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则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破坏,美国最大的愿望是破坏亚洲经济关系。但美国在最强盛时都破坏不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衰落之后就更破坏不了了。

美国当然不甘心,一直在发动亚洲盟友离间破坏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关系,但遭到更多反噬的反而是美国自己及其盟友。因此,美国在亚洲的大多数盟友或者选择了离美而去,例如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或者选择了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例如沙特、土耳其、新加坡、泰国等国。只剩下日本、韩国和菲律宾,或许三国都有美国驻军等缘故,依然在充当对美国唯命是从的铁杆盟友。但当美国的盟友越铁,受到的伤害越深。所以才有一种说法:日本之所以像狗一样效忠美国狂吠中国,实际上是想刺激中美打一仗,让中国把美国彻底赶出亚洲,这样日本才能挣脱被美国拴得牢牢的狗链子。

总而言之,上述四大特点,决定了越到这次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最后关头,美国自身国力衰落得越快,在亚洲受到的挫败越多、越大,或明或暗失去的盟友越多,在亚洲的影响力越弱,与中国终极决战可打的牌越少。

例如美国刚重返亚太时,可以游刃有余地轮流打东海、南海、台海、朝鲜半岛四张牌,短短十几年之后,东海牌因为日本无力配合打不成,朝鲜半岛牌因为韩国难以配合打不成,南海牌因为菲律宾小儿玩游戏式的碰瓷配合,打得越久越成了世界有目共睹的闹剧,丢分更多的反而是菲律宾及其背后的美国。至于台海牌,美国深知,越打越是在帮中国统一,所以只有到了无牌可打时才不得不打。

果不其然,在美国正式打台海牌以前,民进党是切香肠式搞台独。佩罗西窜访台湾是美国正式踩大陆红线打台海牌,中国大陆也破天荒搞突破海峡中线的围台军演。此后,中国大陆正式反切香肠:即美台勾连每加深一次,或者民进党每公然宣示一次台独,中国大陆的围台军演就离台湾本岛或附属岛屿更进一步,或者对台湾的经济制裁更严一步,例如最近一次就是取消了134项惠台政策,甚至有可能取消ECFA,全面中止惠台政策。美国胆敢继续踩过红线打台海牌,中国大陆最终反切香肠的结果,不是经济封锁台湾,就是直接武统台湾。

是的,台湾的统一因为美国阻挠一再推迟,台湾的统一或许因为美国过度打台海牌而提前实现。

2019年,无牌可打的美国竟然狗急跳墙打香港牌,结果把大批亲美亲西方的港独分子都暴露无遗,这些港独分子不是被抓进了监狱,就是逃往西方过有家难归的凄苦日子。中国出台国安法,一下彻底解决了香港回归后留下的后遗症。

最后总结:欧洲态势越到世界百年大变局最后关,越不利于美国;亚洲态势越到世界百年大变局最后关头,也越更不利于美国。美国越疯狂阻挠,越会加速亚洲世纪到来,而伴随亚洲世纪到来的一定是中国世纪。(未完待续)

本讲作者 张国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