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到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再到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狠抓重点产业,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培育新兴产业,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要支持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科技成果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就要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就一定能够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在新征程上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