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那些热衷“考编”的年轻人该如何应对?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意见》)的通知,《意见》对转制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劳动关系转换、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转制单位原编制内女性工作人员退休年龄、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等进行明确规定。

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接线人员表示,此前山东省已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改革,“此次《意见》主要是针对上一次的文件已经过期,重新修订、发布新文件。”同时,适用范围并未改变。

2019年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曾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当时这份文件是2019年3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4年2月29日,同时,文件明确了适用范围,主要为省级层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此事引发热议。不少自媒体发文感叹“铁饭碗”不再铁,更有甚者直呼“出大事了,醒来天都塌了”。

500

新京报发布评论称,事业单位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们在财政拨款、编制数量上都有明显区别。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本身有着较强的“自收自支”特点。这类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很早也已经通过改革,对编制数量进行了精简。也就是说,这类单位所占据的编制资源本身就比较有限,因此改革带来的综合影响,并没那么大。所以,这一改革在短期内对“铁饭碗”的冲击,应该被理性看待。

评论指出,这几年“考编热”升温,有关编制裁减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背后对应的,其实是不少年轻人把考公“上岸”当作第一求职选择的心理。

从当前的现实看,因此责怪年轻人太“保守”,未必公允。毕竟,年轻人职业取向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当机构改革遇上“考编热”,更该被正视的是社会择业心态的变化及年轻人所面临的社会处境。

澎湃新闻报道显示,目前,除了山东以外,事业单位改革已在多个省份推进并取得成效。

例如,在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5个全域试点省之一一年后,黑龙江省宣布已如期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一年来,全省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余名。通过改革,全省事业单位布局进一步优化,职能进一步重塑,活力进一步增强,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观网小伙伴,你觉得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些热衷“考编”的年轻人该如何应对?社会层面该提供怎样的帮助?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