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观察者这样,还能区分“新闻”和“风闻”的平台,凤毛麟角

【本文由“望君烟水阔”推荐,来自《本届奥运会最大的困惑和不满:全网找不到对阵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河洛书生
  • 现在的“新闻工作者”真的好业余(+++恨不能加上1万个加号),还是2000年-2010年之间的记者专业。现在写一篇报道从题目到内容就是一句话:“**大桥6月30日通车”。新闻系老师估计要气死了,自己的弟子写这样的“新闻”简直是在砸自家人的饭碗。原来的重大体育新闻,最低限度要有队伍、有名单、有对阵表、有播出时间、有专业预测和评论。看看原来《足球之夜》电视栏目,4小时!!!看看《足球之夜》杂志,你想到的、没有想到的内容都有(我至今珍藏有创刊号)!现在你想获得一些新闻,各大媒体挨着浏览,没有!!!新闻去了哪里???专业的阵地啊,可悲!可叹!

因为新闻业不挣钱甚至吃不饱饭,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基本都是各地流言说发不出工资的重灾区。这些基层的岗位萎缩了,上层就没人才后备队了。

你看现在一些媒体人很喜欢说“我们这里就没几个是学新闻出身的”,从侧面就看出来很少有专业学生去新闻媒体就业了,都是临时招到什么人用什么人。

大学学新闻的尖子生,基本都去基层教师、直播团队、考公务员、党务宣传岗了。大学生对网络舆论很敏感的,全网嘲讽学新闻的,学生自己也就看不上了,基本没有在念书时就立志去传统媒体的。很多新闻专业同学更是无心上课,都早早翘课出校门去打工实习自谋生路了。

网民把微博抖音当新闻,那“新闻从业者”自然把网民都当有微博抖音类需求的客户。如观察者这样,还能区分“新闻”和“风闻”的平台,凤毛麟角罢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