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掌握技术没有“核心”?
商场如战场,残酷的战场里,没人可以保持优雅,如当年的3Q大战,腾讯四处扩张扩到了安全领域,360见自己领地收入侵,一见苗头,来的是腾讯,卧槽,不敢大意,立马反击QQ后台读取信息,侵犯隐私,弄了个QQ保镖;腾讯一见势头不对,危及腾讯根本,连小马哥都要亲身下台搏杀,后续还很少见的上了央视节目解释说明,最后还是国家部门出面解决,大家各打二十大板。
由此看见,生死存亡之际,什么优雅面子美誉先摆一边, 活着才有未来。只是在很多人看来格力现在还远远未到生死存亡之际。
没错,在奥克斯靠电商起势的时候,格力也是这么认为的;董小姐仗着格力掌握核心技术,什么小米,奥克斯流电商,都是浮云,一口一个骗子。等到现如今,奥克斯已经蓄势待发,积聚好力量,招兵买马,开始从“拼夕夕”向“淘宝,京东”转型,正面冲击格力,美的。
此次,格力的动作虽然大,但从时间上来说,已经迟到了几年了。对比周鸿祎跟小马哥,董小姐太不谨慎了,当然也可能与互联网企业更新换代比较快有关,互联网的战场瞬息万变,作为这么多年存活下来还能发展到巨头企业的360,腾讯,求生欲不可谓不强,对局势判断也很敏感。
试想一下,当初在电商兴起时,奥克斯,小米入局,董小姐也跟进布局,学学三星内存条一样,以本伤人,放血优惠一段时间,或者跟荣耀红米,搞个子品牌弄个性价比,奥克斯的情况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势头强劲。
当然,现在亡羊补牢,晚是晚了点,动还是动的起的。一般互联网或者电商品牌企业迅速发家之路,一般三个阶段:中高端产品做低价交朋友(山寨)、爆品扩张市场吸用户(性价比)、转化高端品牌(割韭菜?)
格力已经错过了前几个阶段,现在奥克斯正处于打造品牌的时刻,前些时间还从格力挖了几百人,正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完善产品,真要转型完成,估计就成了跟美的,志高,海尔一般,到时想要拼只能忍着内伤去拼了。
而卡着这个阶段的格力也恰好打的是这个阶段产品的痛点---质量,虽然现在互联网都讲究性价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打着性价比旗号的都会阉割一点东西,同样奥克斯空调卖的这么便宜,除了互联网模式,里面肯定也阉割了不少东西。而空调不同于手机,手机的测评从硬件到软件,从里到外早被发烧友,测评机构测的个底朝天,啥不合标准早被传到全网,空调的关注度远低于手机,很多人就关心吹个凉,其他啥的也不在意了,从而导致奥克斯为了贯彻性价比,抱着侥幸心理,欺负消费者外行,被格力抓到从这个方面切入打击。
其实吧很多消费者买空调就是处于吹个凉的阶段,对质量要求也很简单,格力做的高质量空调有点像现在手机说的性能过剩的阶段,也许对于钱比较紧缺的没必要,奥克斯做老老实实做低端空调也就没啥问题,偏偏要以次充好,搞个660芯片说是855的,价格比别人低一大截,那别人老老实实装855芯片的不举报你举报谁?
现在格力摆好擂台,亲自上站,就等奥克斯上来擂台pk了,然而奥克斯也是不争气,回函也是烂的出奇,扯什么民族企业,上一个称民族企业的公司现在都成什么样了,支持者希望的是拿出真是的报告来打格力的脸,可惜也许是无奈之举,真有问题只能东扯西扯,又或者奥克斯还在积聚力量,咱不知道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