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羌到缅甸,现代羌系民族集团的治理之路
1
在祖国的大西北,曾经有一个古老、散乱,但也勇猛、骠悍的民族,叫做羌人或者羌族,更早则干脆叫做先羌。
在先秦时代有史以来,羌民族就已经活跃在祖国的大西北,与华夏民族有着数不清的恩恩和怨怨!
一方面,两个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通婚历史,一个华夏人可能有着一位羌人舅舅;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羌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干脆直接就融入了华夏,融入了汉民族。
比如,著名的姜子牙家族,3000多年前,就融入了华夏族;
比如,著名的浙江刘伯温家族,1000多年前的北宋,才开始融入;
事实上,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今天的汉民族中,有大约一半人口的祖上来自于羌人,成为汉民族构成的最大生物学来源。
所谓的汉藏语系,汉藏同源的说法,根本的联系媒介,仍然是羌人。
不同的是,汉族中,羌人以从属归化者地位居多;而藏族中,羌人以征服者地位居多。
2
在早秦时代,羌人种落有邽戎(今天水)、冀戎(今甘谷)、绵诸戎(今张家川)、豲huán戎(今武山)、翟戎(今临洮)、襄戎(今通渭)、绲戎(今静宁),乌氏戎(今彭阳)、义渠戎(今宁县)、朐衍戎(qú yǎn,今宁夏盐池)、大荔戎(今陕西大荔)等等。。。
秦穆公独霸西戎以后,古老的戎人之列国体系,被破坏,吸附融合。
但,很快秦厉公时的一个逃亡羌人奴隶——无弋爰剑,又在河湟地区(今青海西宁地区)取得成功,成为羌人领袖。
至无弋爰剑的曾孙忍,玄孙研时,子孙繁衍,这时已经是秦孝公时期,因秦民族政策宽和,长期保持和平,当地生产力、经济、人口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绵延至汉代,亦接受汉的领导。
西汉宣帝时,曾有湟水南的先零羌,渡湟水暴动,汉将赵充国领兵镇压。
东汉明帝时,烧当羌从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出兵夺得先零羌的大榆中地,成为西北边患。至汉顺帝时,长达8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进攻陇西郡、金城郡、汉阳郡,与东汉朝廷对抗。被汉兵镇压后,西溃赐支河首,即今青海黄河源。
另一支,白狼羌,则是周秦时期,从陇西南下至西南川西的一支羌人。汉明帝时,其头人曾朝觐洛阳,筵宴献唱《白狼王歌》三首:表达远夷《乐德》-《慕德》-《怀德》之义。
历史上,羌族人建立的有影响力的政权,著名的共有两回。
羌族酋长——三国曹魏镇西将军姚柯回的后裔——姚苌cháng、姚兴父子,建立后秦王朝,曾与北魏王朝、东晋王朝短暂(共计34年)呈三足鼎立之势。
最后一个著名的西北羌族,则是鲜卑拓跋部为贵族而来的党项羌族,他们建立了著名的西夏王国(1038年—1227年),最后被成吉思汗父子灭国。少数西夏唐兀人,流落各地,在明代融合于汉族。
3
缅甸之缅族人,实际也是羌系民族,与历史上川西的白狼羌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是分布最靠南的一支羌系民族,人口也最多!今天约3600万人左右,占缅甸总人口5620万(截至2023年10月1日的数据)的65%左右。
唐代,川西白狼羌被强盛一时的吐蕃政权(633年—842年)所灭,一部加入藏族,一部东出融入汉族,一部南下求生,到达今缅甸中部的叫栖一带,吸纳骠人、孟人等,逐渐融合强大,形成一个小乘佛教化的缅人集团。
约北宋杨家将时代,蒲甘王国的缅人第五代王——阿努律陀,统一缅甸,建立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243年后被忽必烈所灭。
约明代中期,东吁王国的缅人之王——莽瑞体、莽应龙,先后吞并了孟族统治的白古王朝(今勃固),掸族统治的阿瓦王朝(今曼德勒附近),建立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
清乾隆前期,1752年,东吁王朝被孟族人灭亡后,缅人小头领——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贡榜为基地,反杀成功,建立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贡榜王朝向东击破暹罗首都,向北四次击退清军,向西进攻曼尼普尔王国,武力一时无二。但终在清末,被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征服!
阿努律陀、莽应龙、雍籍牙,分别代表缅人的三次崛起,被称为缅族三大帝。
4
今天缅甸总人口5620万人中,1缅族约3600万人左右(65%),2掸族约850万人(14%),3克伦族约450万人(8%),4若开族约190万人(3%),5孟族约为130万人(2.8%),6克钦族约为124万人(2.4%),7钦族约有100万人(2%),8克耶族约15万(0.3%)。
上述数字,仅供大概参考,现在并没有可靠详尽准确的数据。
克伦族、钦族、若开族、克钦族,其实也是南下的羌系民族,抵达缅甸的时间,比缅人还要早。
实际上,缅甸的华人即汉族人也相当多,二战时缅甸大城市华人华侨就有30万人,但华人入籍也不被承认为是一个民族,不予识别。1960年代,缅族竭力想把汉族人同化为缅族人,文化上予以打压,取缔华文教育,甚至发生排华暴乱,仰光等大城市华人遭遇迫害,大量离境。
但即便如此,从1990年代,又有大量华人涌入缅甸。加上原有的果敢华人(25万)、掸邦华人,至少有200多万人。
最起码在缅北,华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现实存在。
5
缅北的8支现代族群独立武装:
果敢同盟军(彭德仁) 兵力2万,人口60-100万;
德昂民族军(达艾鹏) 兵力2万,人口60-100万;
若开军(通米能) 兵力3万,人口190万;
克钦独立军(甘双) 兵力2万,人口120万;
佤邦联合军(鲍友祥) 兵力4万,人口60万;
勐拉军(林明贤) 兵力5千,人口10多万;
北掸邦军(攀发) 兵力8千,人口150万;
南掸邦军-勐傣军余部(召耀世) 兵力1万,人口150万;
自2023年10月27日,果敢同盟军(全称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在彭德仁率领下,出兵老街,把亲缅势力白所成等四大家族赶下台,并驱逐缅军,至2024年1月份控制果敢、木邦、贵概、勐古四县及一市(老街市),面积1.1万平方公里。
2024年7月25日凌晨4点,果敢同盟军再传捷报,经过23天紧张战斗,解放缅北最大华人城市--腊戍(音数),并宣布军管。
腊戍,人口80余万,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面控制腊戍后,同盟军控制面积将为2.4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将达到180万人左右,经济规模将联成一片。
至此,境外华人武装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性胜利!
6
下面说说,对于境外华人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应持的态度。
华人和羌人,交往和互动源远流长。但总的趋势是:羌人形成的民族集团政治文化中心,不断结束,拥抱华夏文化而走向与华人的融合,羌人本身也成为这种互动的最大受益者。几千年来,均是如此。
而今天的缅北,作为一种华羌结合部,目前事实上也存在这种现象,即文化上谁将胜利的竞争?
缅族,作为一个本身就是来自于中国的西北源头的羌系民族,在缅甸时间并不很长,仅1000多年。依靠努力杀伐和小乘佛教的奇特结合,在近古时期,在西南发展成现代羌系民族最大的一个政权。
但是,在现代社会,缅甸又没有发展为一个现代强势的先进文化体,不但一直弱于近在咫尺的华夏文化体,更弱于500年来一直逼近的西方文化体。所以,在文化先进性的竞争上,到21世纪现代社会这个节骨眼上,已经事实上失去了使缅北掸邦各民族汉族、掸族、佤族,包括德昂等等民族集团的被同化的资格!
南亚孟高棉体系的佤族、德昂族,均更愿意接受说汉语,接受华夏文化而不是缅语文,愿意与中国保持直接经济联系。壮傣体系的傣族、掸族也是一样。甚至是羌系老资格的克伦族、钦族、若开族、克钦族,都不愿意听从缅人的领导。可见,缅甸所谓的大缅族主义的“统一”的基础,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搞武力的,强行的,缅族文化的强加,和自以为的“中央式统一”,注定会失败!
这种大势所趋的文化潮流,即便是仍然坚持萧规曹随于50年代中缅政策的中国方面,也无法切断和阻挡的!只能顺应。
7
西南稳定,对于现代中国相当重要,如何处理好缅族-这一现代羌系民族的关系定位,以及未来文化归属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事关重大。
一定要从古老的千百年羌系民族迁徙历史的角度来看今日缅甸,而不能仅仅是孤立地将缅甸作为一个现代意义(其实是西方意义)存在的独立国家的角度来分析。
国家都未真正成形和发育完善(脆弱的《彬龙协议》),其他何谈?
在西南缅甸问题上,既要反对像俄罗斯那样,凡是说俄语的民族都是我的;也要反对被1950年代以来被树为经典的“不干涉内政”的狭义束缚捆住自己手脚,陷入刻舟求剑的历史局限性。比如,以泰缅边境傣亮山为总部的南掸邦军领导人召耀世,就明确希望“中国能够打消干涉缅甸内政的顾虑,发挥更大的作用”,恐怕这也是所有缅北民族地方武装的共同心声。
历史证明,不妥善处理好缅北和缅甸,就会干涉和影响到我们的内政(革命问题+贩毒问题+电信诈骗问题等等)!
这一次,中国一定要抓住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好西南问题!
要有华羌结合——华羌融合,以及解决几千年的历史欠账的,总的负责任的历史高度,来进行全面的合理布局!